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模式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政治隐喻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其文体和框架功能等积极作用,很少人关注政治隐喻潜在的消极影响。文章通过对美国总统的政治演讲进行分析,对政治隐喻投射的不可靠性、片面性和误导性进行论证,以期加强对政治隐喻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2.
英汉味觉范畴隐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范畴隐喻。研究结果显示,表示味觉行为的动词"尝"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表示味觉器官的名词"舌"主要投射到语言/形状域;表示味觉功能的名词"味"主要投射到认知及情感域;表示味觉效果的形容词"酸","甜","苦"和"辣"主要投射到人物/情感/其他感官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中英味觉范畴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其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在对英汉语政治隐喻实例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探讨政治隐喻的解读功能、表现功能、扩展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各种文体功能。隐喻的文体功能展示了隐喻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研究隐喻的文体功能可以加深对隐喻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5.
英语性别歧视的隐喻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语言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而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的,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英语性别歧视在隐喻语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重要范畴之一,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的阐释与应用,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界定,指出隐喻是一种涉及框架之间概念投射的认知过程。隐喻可以用于多模态语篇中,对现实世界的话语建构发挥作用。隐喻还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并影响其意识形态。然而,隐喻研究需要更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性更好的分析工具。虽然隐喻常用于英语政治语篇分析,但是在汉语中不太常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综合现有理论,完善隐喻的理论基础,探索适用性更强的分析方法,使隐喻更好地用于批评性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M.A.K.Halliday和C.Matthiessen提出的最新隐喻理论,首先探讨了语法隐喻产生的理据,指出语法隐喻的出现是对经验重构的结果,然后通过分析政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表明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之一,同时又具备影响人类思维,构建语言现实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英语隐喻的认知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认知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用语 ,探索并研究计算机隐喻的基本结构及其认知作用。语料主要来源于计算机接口部分。通过语料分析 ,我们发现隐喻在计算机领域普遍存在而且体现了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 ,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计算机用语里也表现在日常人机交流中。  相似文献   

9.
隐喻与政治语篇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基于概念系统的跨域映射所实现的语言使用,藉以表达隐喻使用者的意图。隐喻是构筑政治语篇有效的手段之一。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建构作用可以体现于强迫,抵制、反对、抗议,掩饰,合法化与非法化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英汉人体词“eye(眼)”的隐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是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通过隐喻的建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相同的身体结构与感知器官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投射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认知的参照点等方面的不同又使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投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英汉人体词“eye(眼)”的隐喻投射既体现了人体隐喻化共同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论文从认知角度讨论了汉语中词语的隐喻投射,并根据隐喻认知的原域和目标域的理论,详细的分析了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词语的隐喻投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论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功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模式在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隐喻除了用来表达某一政治观点外 ,还有激发大众情感 ,引导民众政治倾向的作用。同时 ,作为一种特殊语言 ,隐喻在言语社区也有一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语篇的主要语用功能是参与国家事务,进而影响社会和改造社会。论文阐释了中英文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现象,并以实例解析隐喻说服在政治语篇中的运用。劝说主要有四种诉诸形式,即人品诉诸、感情诉诸、理性诉诸以及情理相济诉诸。隐喻说服功能有效而得体的运用能更形象、更生动地传递抽象的政治观点和信息,进而实现政治语篇的语用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认知是大脑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学认知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读者认知和经验的参与,而且需要读者与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世界发生互动,从而理解了文本,深化、扩展了读者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文章阐述了文学认知功能中的隐喻认知功能,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理解隐喻时利用了头脑中有关的世界知识和经验,同时读者对隐喻的理解深化了自身知识和经验并形成概念、进一步完善了自己对隐喻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与政治密切关联,戏剧隐喻则是政治语篇中最为常见的隐喻模式。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框架理论,文章对英语政治语篇中的戏剧隐喻进行了系统地描写。在"政治—戏剧"这一隐喻模式中,戏剧作为隐喻的来源域利用自己的框架和槽关系实现对政治这一目标域的框架化。戏剧隐喻的描写方法和框架可以适用于隐喻的跨文化对比之中。  相似文献   

16.
语气隐喻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气隐喻的策略有语气类型转移和人际投射。人际投射使隐性的言语功能主观地或客观地显性化。由此语气隐喻可以增强话语人际意义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语言隐喻本质上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隐喻思维是对变化中的现实进行概念化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隐喻理解抽象概念与复杂状况,因而隐喻思维广泛应用于政治实践,为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结合认知理论,从语言学角度对"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所蕴涵的隐喻思维进行解读,认为目前美国外交正处于调整期,外交政策趋向强化单边主义,这一变革将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综合Lakoff&Johnson,GeorgeLakoff,BipinIndurkhya,Mey,Ungerer&Schmid等学者关于隐喻的论述,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等四种类型并讨论了它们的认知功能;并探索性地运用投射性隐喻过程来解释由Joos提出,易仲良发展了的英语动词过去时"距离性"语法意义拓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伯克新修辞学思想、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从语言、认知、语用层面分析政治语篇中隐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试图提供一个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隐喻批评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的隐喻,因其独特的体验性,会经常成为政治家们在政治中的运用。这里通过对两位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所使用的政治隐喻的对比研究,分析和揭示隐喻主观性对表达说话人的情感、视角和认识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籍以提醒人们加深对隐喻本质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