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 2 0世纪文化史上 ,钱钟书和鲁迅无疑是最有影响的两位大师 ,代表了在他们各自领域的极致成就 ,而这两位大师在学术思想上的异同 ,也就颇值得探讨和研究。从他们对金圣叹、嵇康的评价以及对社会、人性的批判等具体问题上 ,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学见解、学术研究、文化批判诸方面的超越常见的共识相通 ,以及这种共识相通的思想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国学教育呈现出"复兴"状态,本文主要从国学的概念、国学教育现状以及国学教育回归的意义三方面重新审视现在的国学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晚近中国"西学"的代表人物,曾"暴得大名",又毁誉参半,其"全盘西化论"的观点曾受到保守人士的指责。他对待国学既持有批判的态度,也有建设性的主张,在批判的同时又有继承。他能打破固有的治学经验,引入科学的方法,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整理国故。反对盲目的全盘否定,也反对一叶障目式的盲目的歌颂,而是重新估定价值。在传统文化整理和研究方面,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地做一番整理、爬梳的功夫,扩大了国学的研究范围,对文化的传承和学术积累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对待国学的态度、原则、方法等方面值得后人借鉴与深思。  相似文献   

4.
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最有价值的。他尖锐的笔触几乎涉及哲学、历史、宗教、法律、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所有文化领域。他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中国创建民族新文化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戏曲的反思与转化——论鲁迅的戏曲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戏曲艺术至今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传统戏曲如何寻找与新时代结合的途径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对传统戏曲有着深刻的思考,他对戏曲的见解不仅涉及对传统戏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而且还揭示了传统戏曲中一些重大深层的问题。系统地考察鲁迅对传统戏曲的思考与见解,对当代戏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鲁迅的乡土小说与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站在历史与文化的高度反思观照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结构,他的乡土小说揭示了故乡人卑怯凌弱、节烈等第、中庸瞒骗等病态人生和心理,对以奴性文化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了深刻形象的批判。鲁迅立足于对人的启蒙,立足于改革,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对自我的解剖反省结合在一起。鲁迅受到过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近代文化批判先驱者的影响,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批判有着比前人更加执著的精神和更为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鲁迅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儒、道、墨、释持有不同的态度,展示他对基于儒家传统思想的封建礼教以及儒、道之下而形成的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对佛、墨思想,鲁迅更多地持一种积极评价的态度。但是作为文化传统的社会思想,它的演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鲁迅真的并没有离开我们,更没有远去.但鲁迅研究历史已够悠久,其道路也是比较曲折坎坷的.长期来,我们许多人怎么也读不懂鲁迅,甚至有些研究者也对他摸不透.何故?关键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鲁迅与如何跳出鲁迅.  相似文献   

9.
鲁迅杂文无论是写作目的 ,还是“诗史”性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类型”形象的创造 ,还是总体的艺术风格 ,以及一贯性的文体意识 ,都呈现出显明的整体性。本文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 ,论述了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特征。并指出这种整体性 ,不但是鲁迅杂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殊规范之一 ,而且也是鲁迅杂文之所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批判与怀疑精神,是对当时主流思想的坚守和对自己所坚守的理念的批判性审视,是以质疑与批判为主要表现的深刻自省,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主要体现在从维新思想转为启蒙运动、对启蒙主义的坚守与拷问、女性启蒙话语关注的转移等。  相似文献   

11.
杨树达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古汉语语法、修辞、训诂、金甲文字和汉书等方面造诣极深,创获很多。出版著作数十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我国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鲁迅剖析旧婚姻夫妇伦理,进行了对"男尊女卑"、"妇女自身奴性"和"节烈道德"的批判,来表明其对具有时代特征的夫妇平等的伦理关系的寻求。  相似文献   

13.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当前某些试图颠覆鲁迅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鲁迅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有独特的探求,也有不应忽视的焦虑,有时表现为传统批判中的偏激。应了解“偏激”的语境和历史理由,同时看到鲁迅还有对传统积极传承的另一面,国民性批判出于启蒙需要,绝非丑化国人,而是极可贵的民族自省,鲁迅对民主,平等,科学等流行观念均有前瞻性的独立思考,他提出应警惕过分崇奉物质带来的现代文明病,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他的文学精神和创作风格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先锋文学也从鲁迅那里汲取了创作养分,如反抗传统、叙事圈套、文本戏仿等。但是先锋文学产生于当代文化语境中,所以某些方面又呈现出与鲁迅创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国民性"是鲁迅一生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都在不倦地剖析着国民的弱点,在不息地寻求着改造国民性的途径。站在新世纪的边缘审视我们的社会,鲁迅当年提出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命题的现实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当代中国作家、知识分子的精神资源;当代社会的客观社会环境;当代社会主体思想实际三个方面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意义进行了当代解读。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奠基人,国民性批判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其早期的人生经历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鲁迅青少年时期的家道中落、南京矿务学堂求学、进化论学说以及日本仙台学习医学等人生轨迹,都对其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使其最终选择这一思想成为他毕生致力完成的历史责任与文学使命,代表着现代启蒙知识分子在学而优则仕思想终止后的精神状态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意义上关系隐微,但又不可小觑,他们思想上、文学上的异同取决于客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主观(知识分子的禀性)两方面因素。从客观上看,“自下而上”的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和“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的轻率性分别构成了“当事人”身份鲁迅和“后来者”身份的夏目漱石的文化背景。从主观上看,人文批判型知识分子的禀性使得他们都经历了心理的挫败,不同的是,鲁迅仍以飞蛾扑火的精神投入到新一轮的搏击中,而夏目漱石则步入心灵的禅院,以期在静思默想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伦理是鲁迅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鲁迅认为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是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育驯良的“好孩子”而非具有独立人格与创造性的人;教育方法上由于“长者本位”思想的影响,使用虐杀而非指导的方法;教育内容上是陈腐或“教人诈”的。传统家教伦理不过是人对人的奴役,长者对幼者的奴役,因此鲁迅主张救救孩子,解放孩子。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曾精要地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的糟粕作过尖锐的批判,其锋芒所向直指封建法律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社会特权这一要害,其犀利笔锋大量地集中于抨击反动法律对"思想犯罪"的残酷镇压,痛斥封建立法与司法的严重脱节和严重的"有法不依"状况.这一切,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与国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学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建立,也使世界把眼光投向中国“国学”。国学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和平崛起中重建,是人们关注国学的焦点。为此,《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专门组织了由中南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杰舜教授组织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教授、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郑仁钊博士等。在座谈会上,人类学家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就国学与人类学的关系畅谈了自己的看法,颇为别开生面,另有洞天。本刊特全文发表座谈会录音稿全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