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关于劳务派遣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和实际情况.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做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范:一是为了规范用人单位在系统内自我派遣的违法行为.明确了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规定“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劳务派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已于2013年12月20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务派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相似文献   

5.
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还是雇用关系或者劳务关系对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还是雇用关系或者劳务关系的界定,目前较为普遍的是从用人单位的主体合法性上对其进行审查和认定,认为非法用工单位由于主体不合法,因此与其职工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建立的是一种雇用关系或者劳务关系。笔者认为,对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还是雇用关系或者劳务关系的界定,应当从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以及劳动关系的特征上进行考察和界定较为适当。第一,《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和…  相似文献   

6.
《劳动者》2005,(11):I0001-I0002
第一条 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章法 《劳动者》2005,(11):45-45
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职工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由此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这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属于特殊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的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时,却因其特殊的劳动关系,不属于“在职职工”的范畴,在要求用人单位按“工伤”待遇进行经济补偿时,往往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已于2013年12月20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部长尹蔚民二○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务派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2005,(4):i008-i00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监管,规范电力监管行为.完善电力监管制度,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2005,(3):22-23
一、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2005,(3):i001-i00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范劳动保障监察行为.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2.
四、关于劳务派遣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和实际情况,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做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范:一是为了规范用人单位在系统内自我派遣的违法行为,明确了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规定"用人单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规范劳动力市场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职业介绍,是指运用市场机制为劳动力供求双方实现相互选择而提供的中介服务行为。第三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职业介绍活动,适用本条例。境外唠动力入境就业和境内人员出境就业按国家有关规走执行。人才交流活动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实行劳动部门举办和非劳动部门  相似文献   

14.
遂宁市安居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成功创建省级外派劳务基地为契机,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经济的大项目来运作,近年来同日本、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使农村大批富余人员走出国门,打"洋工"挣"洋钱",为发展地方经济、农民增收致富创造出了一条好路子。  相似文献   

15.
11月4日,巴中市与中集集团在北京举行了劳动基地合作签字仪式.市长熊光林代表市政府与中集集团董事长李建红签订劳务基地合作意向协议,市劳动保障局局长严德兴与南通中集和太仓中集代表签订了劳务基地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6.
巴中市巴州区以建立“四个机制”、采取“四条措施”、实施“四个五工程”,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为建设巴州新农村,走出了一条新路。2005年.全区劳务输出36万人,劳务收入12-3亿元。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130元。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 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为了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0.
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调查核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伤认定的立法精神就是最大可能地保障劳动者因工作或与工作相关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能获得医疗就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事工伤认定的人员在受理工伤认定过程中,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对千差万别的工伤情形作出综合判断。《条例》第19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