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无论什么时候阅读,都会感受到作品的不同魅力。在此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以图形—背景理论为支撑来说明该篇小说的多元主题意义构建的深层机制,即围绕小说中的两个意象爱米丽和玫瑰花来分析说明读者依托图形—背景理论,从不同的识解角度认知这两个意向就能构建出不同的主题意义,在南方社会背景的映射下,爱米丽不仅是南方传统的卫道士同时也是南方传统下的牺牲品,而爱米丽的爱与恨在玫瑰花那里集中地彰显出来,不同甚至看似矛盾的主题意义在认知诗学的视野下得到了统一和消解,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证明福克纳小说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作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出发,分析其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两条主线所折射出来的福克纳对于旧南方爱恨交织的南方情结,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行将灭亡的南部种植园奴隶制与蓬勃发展的北方工业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年代里,没落的南方贵族小姐艾米丽垂死挣扎,为挽住大势已去的南部文明与锐不可挡的北方工业文明作殊死抗争,并由此上演了一幕感人肺腑的文明已逝的悲剧。福克纳正是借助爱米丽,表达了对消逝文明的哀思,对南方文明的思念和缅怀,由此为南方文明献上了一曲悲怆的挽歌。  相似文献   

4.
赖辉 《云梦学刊》2003,24(1):88-89,128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伟大的文体家。在其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他将不同文体巧妙揉合进故事叙述里,使《纪念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成为经典的恐怖小说;同时,他对叙事视角的精心选择,又使《纪念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的内涵远远超出一般的恐怖小说,上升到对人性的深层关怀。  相似文献   

5.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故事通过大量的场景描写以及隐喻的运用,把一个没落的贵族小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6.
《给爱米丽的玫瑰》与《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均是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短篇小说,爱米丽和韦瑟罗尔奶奶分别作为两部小说的女主角,在人物形象、阶级地位、家庭背景方面看似差异较大,但在后内战时代背景下,两个女主角均折射出了女性的悲哀。分裂的自我与自我压迫为其共同悲剧诱因。两位女主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权社会作抗争,并逐渐觉醒出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及反抗强弱等级存在一定差异。虽然两位女性所具备的女性意识难以与社会阻力相抗衡,但这种觉醒与抗争意识体现出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女性真实的生命,也为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及相关人物描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林涛 《家庭科技》2007,(5):42-43
今年28岁的丽刻骨铭心地记着父母对姐姐的疼爱甚于她,因为姐姐长得漂亮、可爱,父母不自觉中几乎将爱都给了姐姐.为了像姐姐那样得到父母的疼爱,学生时代的丽一直努力学习.她的聪慧确实使父母的态度有了些转变,丽由此知道,原来她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战胜并超过姐姐,赢得父母的欢心.  相似文献   

8.
对译者来说,解读、翻译文学作品的主要客观依据是原作文本。问题是,即便原作文本提供的各种因素,例如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都是客观的,解读的途径仍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译文的经验揭示了翻译的辨证法:译无定法,却不是无法。  相似文献   

9.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无患子科,别称离支、荔枝、丽支、丹荔.它原产于我国南方,誉称"岭南佳果之首".  相似文献   

10.
《简.爱》问世以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既自尊又自卑、既激进反抗又妥协迎合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巨大的激情和基督教新教道德伦理观念,在一系列不寻常的情节发展之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简.爱是作家理想化了的自我,她的故事是浪漫的、成人版的灰姑娘童话,作家通过虚构实现了女性获得幸福的梦想,从而引起了女性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叙述者是叙事文本分析中最核心的概念,对于叙述者的区分和研究是理解叙事作品的关键。叙述者在小说中主要起着结构与功能两方面的作用。对于叙述者问题的研究关键在于理清叙述者与作者、作品人物、读者、形式和内容等诸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由此把握叙述者的功能与作用。本文从对《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分析入手,探讨叙述者的特征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焕然 《学术论坛》2007,30(8):111-115
扬雄最早提出丽则标准,班固继承了其观点并有所创新.晋代人以真实可信、言语华美为丽则.刘勰以丽辞雅义作为评赋原则.唐人对南朝淫丽文风进行批评.宋人将丽则作为赋的理想标准,祝尧将丽则阐发为情、理、辞的完美结合.明清受祝尧影响,强调丽与则的兼美.  相似文献   

13.
乔治.爱略特以其独特的道德关怀被誉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发展者。针对当时功利主义思想对人的影响,她在作品中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表明了仁爱与宽容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两种人物行为与结局的对比,宣扬了自己以“爱”为核心的人本宗教道德观。  相似文献   

14.
2 0年后再读《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 ,深切地感到 :对熵的理解必须跳出形而下的功利化偏见。熵定律是形而上的定律 ,把握熵的本质 ,“重兴”形而上的思考是时代的需要。书中有限的、代价的、节约的、共生的、适应的和爱的观念为人类摆脱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带有根本性的思想遵循。  相似文献   

15.
《简.爱》作为女权主义的“崇拜文本”,在整个20世纪女权主义批评对女性创作的评价中都占据了一个中心位置。本文试对前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新女权主义及当代女权主义对《简.爱》的文学批评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此说明从伍尔芙到当今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和观点的巨大变化,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有强烈女性意识的池莉从来就不是站在女性的对立面来塑造男性,相反,池莉对饮食世界里的男性寄予了深深的理解、宽容与同情.这种既不爱男也不薄女的男女观直指20世纪文学中研究最匮乏的性别意识领域,并就如何描写两性关系以及如何塑造两性世界里的男女形象提供十分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何世剑  喻琴 《天府新论》2006,(3):146-150
"丽"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个历程.元明清时期是古典美学"丽"范畴的深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它在许多艺术部门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运用,人们对"丽"的审美质性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其标志有四一是"丽"在诗论视野中得到了深化;二是"丽"在词论视野中得到了拓展;三是"丽"在曲论视野中得到了多方面争辩;四是"丽"在小说理论批评视野中得到持续论述,并且"丽"在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理论视野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探析,见出"丽"在此期走向升格.  相似文献   

18.
梁海艳 《理论界》2009,(12):133-134
《简&#183;爱》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通过主人公简&#183;爱坎坷的一生,尤其是她爱情上的悲欢离合,阐释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本文对简&#183;爱独立自尊、自由平等的爱情观进行分析,无论对当时社会还是现今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乔治·爱略特在女性历史上取得了无人可比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因其观点及创作主题,特别是其女性主义主题,其生前身后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使得爱略特在西方文艺评论界的地位相当令人困惑.本文旨在澄清一些爱略特与许多女性读者之间的误解及其女性主义观在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丽"(包括"华"、"艳"、"采"、"绮靡"、"妍媚"等)被看做是诗、赋及其他所有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尚"丽"成为一种审美风尚.这一风尚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但一味地追求"丽",也使文学创作产生了一些流弊,"丽而不淫"、"辩丽本于情性"即是对一味尚"丽"的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