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老龄社会加速来临,且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二元经济体制和非均衡发展的结果是地区和城乡之间存在不合理的巨大差距,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非常脆弱。中国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基本养老的重点领域,应该选择投资互助型的模式,在激励农民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以政府扶持和有限补助为特征的青岛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体制机制统一、合理有序差别的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筹资及其方式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等.基本对策与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循序渐进、稳健实施的原则;坚持社会公平的原则;坚持农村保障与城市保障相衔接、相协调,而不相互统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坚持自愿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成"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中作为我国人口基数最大的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成为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成为了十八大报告中建成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那么研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和特点作出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特别是文化差异等背景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体系演进的过程当中,我们应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从制度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文化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强化政府的责任、提倡孝文化,在观念上和模式上培育新的家庭养老方式、建立民间的农村社会养老慈善机构,多渠道筹集社会养老慈善资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产生和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凸现,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退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前,学界普遍倡导推行弹性退休制度,本文对弹性退休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弹性退休制度对于缓解养老保险负担和推进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作为辅助和保障,退休制度改革中只有充分权衡各方利益,平衡各权益主体的关系,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德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农村养老保障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保障体系。文章通过对德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梳理,指出其具有如下特点:自成一体,但具较强兼容性;立法完善,政府适度扶持;自治管理,农民充分参与;双重功能,以保障促经济。德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对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是:分类整合并进、防止制度碎片化;归位政府责任、补贴监管同行;保证农民知情、畅通表达机制;同步经济建设、改善农村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大养老"的保障体系。文章从养老保险、老年救助、老年福利等五大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最新进展,从老年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养老保障资源合力作用不足,不同人群养老金差距大,失独家庭老年人养老困难等。并从"大养老"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需要处理好个人、政府、社会三方面的关系,树立自我保障意识,发挥自我和家庭保障能力,促进各种养老保障资源的整合,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减少制度碎片化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住房改革的深入已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产,住房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私人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一物质基础,就有可能将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与居民已经取得的住房产权很好地结合起来,解除老年人养老的忧虑,“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正是由此而生的一个有价值的创新性设想。本文就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的推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贻芳 《江汉论坛》2002,4(7):49-50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统一和平衡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保障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和政治稳定功能为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楚道文 《兰州学刊》2013,(7):176-183
住房保障就是通过市场、社会、互助、家庭等各种方式满足社会成员的住房需求,保障社会成员的住房权利。基于这一认识,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由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住房自力保障制度、住房互助保障制度、住房家庭保障制度和住房其他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不同的构成部分,其制度目的、实施手段和实施内容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现阶段,加拿大已建立起广覆盖、高水平、多元参与、高效率与可持续性强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这一体系仍存在缴费率偏高、运营社会成本较高和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差距过大等问题,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国际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对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带来的挑战。借鉴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以全国统筹的基础养老保障为基本保障制度的多元化养老保障机制,改革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机制,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整体而言 ,我国农村尚不具备全面推行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但鉴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存在 ,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可先行推进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 ,以为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从企业间统筹试点开始,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号相结合"模式,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并经过了多次的改革与调整.建立了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和合理的企业(单位)、个人的分担机制,初步实现了养老保障社会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保障制度覆盖面小、范围狭窄;养老金支付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管理手段少、职能弱化;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缺乏强制性,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现行制度设计和筹资手段,与庞大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需求不相适应;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不科学;社会保障的法制化程度低等.重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国家、单位和个人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坚持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与其它养老保障实行"一率进企"的原则;坚持城乡有别、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政事分开、社会化管理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原则;坚持社会保障优先,量力而行、稳中求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的模式设计,在充分肯定其优点的同时,认为这种城乡两大板块的运行模式,不适应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模式自身设计的缺欠,也使其难以生成良性运行机制。因此,应按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外在型结合的模式来重构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概念,建立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测度模型,阐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并应用此模型对中国1998-2008年的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进行了测度,且进一步将中国1998-2008年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和人均社会保障实际结构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定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保障实际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一定矛盾,人均养老保险实际结构水平高于其适度结构水平,人均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实际结构水平低于其适度结构水平,因此,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国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适度化,实现社会保障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化。  相似文献   

17.
刘奕  张怡 《晋阳学刊》2007,(5):50-53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保障、家庭保障等传统保障功能弱化,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缺陷、农村养老保障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及我国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中的责任偏差等角度来阐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政府责任、政策公平性和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入手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传统产业劳动力溢出、新兴产业出现“用工荒”,使得二代农民工的就业及其保障问题凸显.如何因势利导,解决我国二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应优先解决“三保”问题,积极构建以“三支柱、多层次”为模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使“农保”与“城保”协调发展,相互对接,为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镇退休职工从单位养老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彦鹏 《东岳论丛》2006,27(3):33-40
单位制的部分解体、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等一系列的外生因素使单位养老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促成了对养老模式的根本变革。纯粹的单位养老,过渡状态的社区养老,完全意义的社区养老则是目前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养老模式的局面,社区养老对单位养老的渐进替代是可供选择的变革路径之一。制约退休人员实行社区养老的因素,既有制度层面的问题,也有社会层面的问题,还有观念意识层面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渐进式推进改革,减少改革过程中的摩擦是由单位养老转向社区养老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