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以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青岛市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学生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需求,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对青岛市350名民办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社会因素对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人、学校及家庭因素。95%以上的民办大学生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且需要多种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因此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有效加强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利 《理论界》2005,(4):114-1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这项工作还有待改进。本文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述和解读出发,对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存在着很大局限性,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亟待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将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引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弥补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许多缺陷与不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校应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施途径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以及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们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高校"两课"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关注"两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促进教师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培养心身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汪晓萍 《天府新论》2005,(Z1):317-319
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才算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效果评价等.在深入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系统已经遭到破坏这一事实(即使这种破坏不一定以显而易见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树立心理的健康有赖于健康的心理生态系统的观念,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地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为了进一步作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和表现出发,在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教育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塑造他们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艺术教育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良好兴趣的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兴趣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获得幸福、丰富精神生活和发展健康人格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大学生良好兴趣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兴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