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读小学的时候,在班级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每学期评五好学生时很少落选。因此班主任卢老师对我格外有些“偏向”,总把班级的“大权”交给我执掌。可是,我却常常令老师失望,原因是我有个最大的缺点——太老实。我从来不敢理直气壮地履行自己的职权,不但没有替老师分忧,反倒让老师多为我操了一  相似文献   

2.
新学年伊始,我被安排到五年(1)班任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这可是全校老师都感到头疼的一个班级,前任老师反复提醒我:“对这个班的学生,你可得凶着点、防着点。”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洗礼     
今天,我刚一踏进教室,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向我汇报:“老师,我在菜市场见到小彬了。”“老师,小彬跟我说他转到杏美小学了。”小彬,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小男孩……几天前的一个早上,校长领着我们班王志杰的家长过来找我:“小曾,志杰的家长找你有  相似文献   

4.
同你一路走     
我一直忍不住地喜欢他。记得一年级时,仪松刚从贵州过来,小小的身子,瘦瘦的脸,每次放学总追在我身后,用带着浓浓贵州味的普通话问我:“老师,你要不要同我一路走?”这个每天的“同路人”给我留下了许多絮絮叨叨的欢乐,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我请了产假,离开了班级,假期中我时常想起他,不知他是否听得懂代课老师上的课?产假结束后,我回到了原来的班级,他们升上了二年级,而我忠实可爱的他却掉队了。我挺遗憾,为他,也为每天路上少掉的那份快乐。谁知因为学校人员变动,今年,我又接了仪松所在的那个班,见到他时,他已经是四年级的大孩子了,…  相似文献   

5.
声音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呀。但在现实中,并没有让我感到诗一般的美妙。在我接到的这个班级中,除个别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特别关心外,大部分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平时都是不闻不问的,只有到了期中、期末的时候才会关心孩子的成绩。一旦孩子成绩下降下了,他们不会去为孩子寻求原因,而简单草率地去怀疑老师的教学水平,去否定老师的一切。试问,这样对老师公平吗?记得前些日子我就受到了家长的无理指责。那一天中午,班级的某某同学的家长带着儿子气势汹汹地走到我面前,把考卷往桌上一丢,不分青红皂白劈头就问:“这次成绩为什么会这么差?考卷没给我们家长签名,你作为老师,竟然也不通知我们家长……”一连串的指责把我给愣住了。  相似文献   

6.
我当小老师     
暑假的一天,妈妈不在家。我和弟弟商量,由我来当他的小老师,弟弟高兴地连声说:“好!”于是,我就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小黑板上写了“aoe”三个字母,同时,让弟弟端正坐好。我指着第一个字母说:“这个念‘啊’!”弟弟张开小嘴巴,跟着念起来。我又指向第二个字母,并  相似文献   

7.
“给我一杯减肥水,让我一天不伤悲……”一阵浑厚的歌声由远至近,不用说,一定是“张郎”又在吐露心声了。此“张郎”非彼“蟑螂”也,他是我们肥肥的张老师。“郎”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把它加在张老师的后面,就得来了这个雅号。二轮名车“叮铃铃”张老师悠闲地骑着一辆老式“35”自行车进了车棚。我们迎上去问“:张老师,都什么年代了,您还不换辆新车!”“张郎”边小心地抱下车后座上的女儿,边转过身来“:你们不觉得我这辆‘凯迪拉克’很先进吗?现在买都买不到呢!就是能买到,我也舍不得丢下这跟随了我十八年的老伙伴!”我们面面相觑,真是哭笑不…  相似文献   

8.
由于一场变故,爸爸在重压下离开了人世。下岗的母亲用她柔弱的双肩支撑着这个残破的家,我们母女相依为命。冬天的一个早上,西北风“呼呼”地抽打着一切。我只穿几件打了补丁的单薄衣服上学,冷得直打哆嗦。那天,第一节是语文课,当老师讲解课文时,教室的窗户被风吹得“噼啪”地响着,风一个劲儿地往教室里灌。我哪有心思听老师讲课呢?我一会儿搓搓手,跺跺脚;一会儿又蜷着身子,把手藏在书包里,牙齿“咯咯”地响着。“海燕,站起来。你为什么不专心听讲?”“毕老师,我……我很……”我想说“冷”,但怕被同学们嘲笑。毕老师看见我站在桌前不住地发…  相似文献   

9.
心中的故事     
2006年的开始,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季节。(一)多余的担心早春二月中的一个偶然,我由偏僻的乡村教师暂时升格为县实验小学的老师。朋友得知消息纷纷劝我三思而后行,“城里教书,工作压力大,加上班级人数多,你身体不太好,会累着的。”“城里同事间关系复杂,你比较单纯,适应得了?”“城里学生个个鬼精灵,刁得很哪!”“去城里教,还不如在乡下教,既轻松又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对自己更有利……”这些话,让本来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心一下子揪紧了。万一学生故意捣乱,或者要求学校换老师,那时候我该怎么办?家长会在教室里跟踪听课吗?同事们会嘲笑我吗?……  相似文献   

10.
又到了周末,又到了布置作文的时候,李老师说:“你们班这一周布置什么作文啊?有什么好的题材大家共享嘛!”王老师笑着说:“今年大家最关注的是‘金融危机’我让孩子们写写有关金融危机的题材。”办公室老师一致赞成,都认为这个作文题目好,金融危机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们应该有东西可写。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准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了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2.
晴菲 《社区》2005,(1):48-49
我的心里,50 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位王老师。 1951 年我上小学了。爱唱歌的我,一到学校就被音乐教师发现了,她姓王,叫王淑荣。王老师总是夸我的歌儿唱得好,她的每一句夸奖都是那么亲切,那么让我充满信心。记得有一次王老师让我在六一儿童节表演独唱,在临近演出一个星期前的那天早晨,我刚到学校,王老师把我叫到“教师预备室”。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鸡蛋来,拿一支准备好的筷子在鸡蛋的顶部用力地戳了一个洞,又将蛋里面那层薄膜戳破,然后递到我的手里,说:“把这个生鸡蛋喝了吧。”老师看着我不解地望着她,笑了。说:“都说喝生鸡蛋对嗓子好,我每天…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不觉中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再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这一天到了拍毕业照的时间。 闪光灯之后,我带领孩子们返回教室,让他们拿出纸笔,把刚才拍照时的情景、周围人的表现.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真实地记录下来。没想到,话音刚落,班级里竟像炸开了锅.很多孩子不满地嘟囔:“哎,又要写作文了!”“我还有一叠试卷没订正完呢!”有个男生甚至大声叫道:“高老师都要毕业了这次就饶了我们吧!”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都上三年级了,个子很矮,在班上只能高过一个女孩。我最讨厌的就是体育课了,上体育课我要站在最后一排,而且最后一排就我一个人,一走步,我像个小丑似的跟在后面,尤其是还要穿运动校服。我的校服又大又肥,走路摆臂看不见手,衣服盖过屁股蛋儿,同学们都笑我是“打狼的”。我很自卑。去年秋天,区里举办队列广播操比赛。为了拿个好成绩,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训练了。为了使队伍整齐,我被“理所当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都不愿意让我上)地甩了出来。说实话,我也想为班级争光,可我又能怎么样呢?谁让我不能长得高点呢?不让…  相似文献   

15.
铃响了,程老师咯噔、咯噔进了班级。“好,下面我念一下这次阶段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名单。”我不由得一颤,原本跃动的心立即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因为考完后我就知道考得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跟你说件事,别告诉别人,我们班老师的手机不是好家伙。 有一天数学课上,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听讲。突然,一阵 “蛐蛐”一样的叫声在教室响起。老师停止讲课,把插在腰间的手 机拔下来,看了看号码,就到外面走廊去接听了。我们在静静地 等待着,走廊外传来老师爽朗的笑声,也不知道谈的是什么开心 事情。几分钟后,听见老师说:“不聊了,我还在上课。”然后,“啪” 的一声,关手机的声响。老师回到班级继续给我们讲课。 前天也是这样,上午第二节,老师刚上了没有十分钟课,令 人讨厌的“骚扰电话”来了,这次老师没接听,挂断了,但是他 …  相似文献   

17.
教妹妹识字     
我妹妹今年才四岁,上小班。今天,阿姨要我教妹妹识字。就这句话,我在脑袋里打了个大问号。这可怎么办呢?我又没有在“老师”这个行业实习过,我怎么教她呀?再说了,我妹妹的绰号叫“日本鬼子”,我看,我就是把她的头揿在书上她也不会定神的。你看,我在讲“西瓜”的“瓜”,妹妹却说  相似文献   

18.
月考卷纸发下来了,老师让家长签字。回家后,这事让我给忘了。第二天老师检查卷纸签字,我一下子傻了眼,怎么办哪?我急中生智, 模仿妈妈的笔迹,写了一个“家长阅”,一看还挺像,心里暗暗高兴。这时老师走了过来,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没想到,老师扫了一眼就查看同桌的了。我以为就这么混过去了,可又被同学给揭穿了。老师鼻子都气歪了,“韩江雪,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在办公室,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诚实。我真是又后悔又难过。我记住了老师的话:做人一定要诚实啊!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精神     
2001年秋,我给华南师范大学01级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教育概论》。这个班的学生出奇的对学习怀有热情。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听课方式是“老式”的、“传统”的,甚至显得有些“不成熟”,比如很多人约好了似的很整齐地望着老师,很像后来一位老师告诉我的“朵朵葵花向太阳”。这很容易让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感到虚荣心得到满足,尤其是我这样长期讲究虚荣  相似文献   

20.
在《爱的教育》里,我看到老师与学生是朋友式的交往着。学生就是老师的孩子,哪个学生病了,老师是必定要去探望的,这是当老师的责任,不存在值不值得的问题。想起前几天,班级里的兴年手断了,我买了些水果准备和班委们去他家里探望。还没去之前,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就在旁边泼冷水:“去干什么呢?根本就不值得那么关心学生,他们都是忘恩负义的人。假若你不再教他们了,在路上碰了面,叫你一声‘老师’都是妄想。再说,每逢有学生病了,带他们去看完病,有几个会对你说声‘谢谢’?又有几人会还给你钱?”我颇不以为然,我去看望学生,因为我是他的老师, 我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我只想让他知道我很关心他,全班同学都在为他着急,希望他早点好起来,仅此而己,此外,我并没有过多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