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妇女曾经肩负着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两付重担.但是,在她们晚年时,却是社会供养体系中的贫困群体,特别是无业、高龄、农村老年妇女又属于这一群体中最贫困的一族.从对北京地区的调查中看到老年女性的社会贡献与她们余寿供养的反差;足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们常用“妇女能顶半边天”来形容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界十分关注中国女性人口,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女性人口的社会地位问题,并将女性人口就业状况视为衡量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参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3.
女性素质是一个关联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在新世纪来临之际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提高女性素质更为刻不容缓。女性素质的全面加强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更需要女性自身的坚韧努力 ,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女性权益、社会地位与生育选择:相关文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学刊》2019,(1):31-44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女性社会地位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从五个方面(子女数量、生育意愿、性别偏好、生育间隔和堕胎)对近几十年来国外人口学领域有关女性权益和社会地位对生育选择影响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廓清女性社会地位的概念、测度方法和现有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从而为该领域下一步的研究尤其是探讨中国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提供文献上的借鉴。通过文献服务检索系统、数据库和科学网站进行文献检索,列出文献清单,对研究设计、研究数据、女性社会地位测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结果进行审查编辑,排除写作质量不高、研究不规范的论文,通过逐层筛选最终确定了68篇文章。基本结论是:生育选择是个人偏好和社会结构性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女性的社会地位会同时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生育性别偏好以及最终的生育决策。女性社会地位越高,子女数量越少,在生育决策方面越具有话语权,生育意愿越低。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一般会拥有更好的避孕意识,农村地区的女性生育意愿要显著高于城市地区的女性;女性社会地位越低,生育间隔就越长,越偏向于生育男孩,越容易发生堕胎。  相似文献   

5.
于米 《人口学刊》2017,(3):97-105
女性农民工已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力量,体面劳动是一种有尊严的、和谐的劳动,是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劳动观。研究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体面劳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管理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女性农民工体面劳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验证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体面劳动的双重作用路径,同时验证心理资本的正向调节作用,旨在引起社会对女性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关注,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为丰富体面劳动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女性就业状况是衡量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尽管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渠道多元化、行业的逐步拓宽为女性就业提供了新的领域,但是女性就业目前仍然存在着众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现抱怨女性就业人数和比例下降,女性职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慧 《人口与经济》2017,(4):108-118
由于育龄妇女同时承担人口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双重职责,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基于角色冲突理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运用最新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生育过程对就业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生育已对四成以上城镇女性就业带来不利影响.比较生育过程对就业各层面的影响机理发现,城镇女性因怀孕而失去工作的比例最高,分娩对收入影响最大,育婴对就业影响最具替代效应.为减少生育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建议政府完善生育保障制度,通过财政兜底提升城镇女性就业稳定性与个人收入;发展公共托幼事业,减轻育婴对女性就业带来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清中叶以来,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人口”,这是中外研究者早已充分关注的一个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农业生产领域中,人口对生产力压迫现象的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媒介与儿童、媒介与性别的研究者.我参加过许多有关妇女发展、儿童发展的研讨会。我观察到,对大多数妇女研究者来说.妇女或女性不包括女童。在讨论妇女问题的时候.我们有社会性别角度,研究了很多性别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国妇女社会地位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明  王艳秀 《人口学刊》2004,11(4):26-29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妇女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不断改善,但实现韩国社会性别平等仍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在韩国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而且需要一个强化的社会决策机制,才能逐步实现从思想意识领域到社会实践领域彻底地根除性别歧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别意识是国际社会兴起的与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并列的现代意识之一。谈起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人们一般关注的是有多少男青年找不到对象,有多少"光棍"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人。这当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殊不知其背后事关女性生存基本权利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性别平等的基础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是计划生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已婚女性的流动与留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关注农村已婚女性是否存在"转移滞后"现象和流动与留守的已婚女性就业状况,发现在有成员流动的农村家庭中,总体上并不存在已婚女性流动滞后现象;从就业状况来看,绝大部分留守女性从事农业,而流动女性约2/3参与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且收入可观;当地的非正式制度和支持外出的社会网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寻求女性的发展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从理论到实践 ,从理想到现实。“半边天”的地位和作用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重视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任何一个问题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我们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经济大环境的改变 ,使得许多问题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 ,我们一直寻求的女性发展问题也不例外 ,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变化了的现实 ,才能在现实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本文就是从市场经济为女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入手 ,寻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歧视——概念、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人口研究》2007,31(3):46-49
2007届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又一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歧视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无论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中,还是在学术研讨的过程中,或者是大众传媒普通民众的讨论中,就业岐视的概念常常含糊不清,甚至被滥用,进而影响了人们对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就业岐视问题形成清楚的认识,也必然影响相应的法律、政策的制定、实施及临测.  相似文献   

15.
老年妇女──女性人口中需要社会关注的一个脆弱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妇女──女性人口中需要社会关注的一个脆弱群体徐勤1990年,我国60岁以上女性人口已达5,083万,占女性人口的9.3%,并正以每年近3%的速度递增。与其他女性人口以及男性老人相比,老年妇女生活中存在更多的困难,在许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是一个极为...  相似文献   

16.
健康不平等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控制遗传基因等与生俱来的个体异质性前提下,研究和发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健康差异的影响,对于减小健康不平等、维护健康公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中国长寿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压力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性,较高的社会压力所对应的是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反之亦然。并且,社会压力对于健康的负面影响程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中也存在差异,社会压力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的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社会压力对于解释健康不平等的作用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马琳琳  王晶 《人口学刊》2015,(1):103-112
本文依据联合国颁布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中关于农村老年妇女权益保护的政策精神,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对吉林省农村老年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经济生活、政治文化生活、家庭养老等方面进行性别差异分析,验证了农村存在老年女性化、农村老年女性贫困化、老年女性在政治参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低于老年男性等社会性差别,同时,对农村老年人的性别分工与性别角色进行女性主义理论思考,并为社会关注农村老年妇女和贯彻农村性别平等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女性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估主要取决于对自我能力的认可程度、母亲和自己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居住区域的性别文化性质。对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一个与心理或性格相关联的先决条件,而教育投入则是提升女性社会地位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大男子区域文化不仅不合理地降低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且还让处于不平等社会地位中的女性感到自我满足。要进一步改善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在注意提高妇女自信的心理素质和自强的教育素质的同时,从社区和社会层面消除以男权为核心的传统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导言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家庭和社会角色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在人口迁移领域,特别是人口迁移的选择性方面。早在19世纪末期,E.G.雷文斯坦就在迁移规律中指出,女性以短距离迁移为主,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具有迁移性。而已有的有关中国人口迁移选择性的研究,说明男性和女性在迁移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第一次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因此,本文将以省为基本单位,对中国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性人口的社会、经济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法律规定在全社会实行男女平等和保护女性权力,改变了以往那种极度轻视女性人口的极不公正的状态,使得中国女性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女性人口再生产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水平都比较低,中国女性人口的现状也存在着令人不十分满意的方面,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关心女性,提高女性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