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丽瑰宝,是精髓。它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古诗中也不乏学生喜闻乐见的趣事,如《舟过安仁》,也有诗情画意的景色。如《山行》,也有感人肺腑的故事,如《游子吟》,这些都是学生习作中常见、常用、常感、常写的内容,走进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走进古诗,细细推敲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写作内涵。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采用启发性、合作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如何使语文的作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作文的评语着手,细致入微、潜移默化地来吸引学生对写作课的注意力。具体的做法是实行作文评语的"五个一点儿"。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指出作文中常见的几种硬伤,通过案例从技术层面上加以引导、点拨,使学生明白考试作文自由,但也是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明确指出: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可见,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写作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德语基础写作教学阶段,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以认知派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德语教学阶段中初级写作课的实践,对自由习作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总结这一写作形式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来浙教版的教材,习作编排的序列性很强,三年级侧重写物,四年级侧重写事,五年级侧重写人,一般在五年级才开始安排写人文章的训练。而人教版教材的习作编写打破了这一框架,光是三年级上册的8次写作训练,就涵盖了人、事、景、活动、童话等多项练习。其中第二组课文编排主题是“名人故事”,讲的是列宁、高尔基、李四光等这些中外伟大人物小时候的故事。文章表达特点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运用人物的语言与行动来反映人物品质。在语文园地中的习作就安排了写人物的题材,写一写自己所熟悉人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电化教学是运用电器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形象直观。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1.议论文训练的原则训练中学生写议论文,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进行思想教育。训练议论文定的整个过程都要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共产主义理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的理论表明:学生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才能形  相似文献   

9.
黄玲艳 《新天地》2011,(6):20-21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意境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语言的艺术典范,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本身的含义,韵味仅凭语言描述,很难领会诗的意,诗的关,加之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的时代背景,人物思想难以理解。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困惑所在。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诗的真正内涵,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中肯而生动的格言。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谚语,《广雅》解释为“传言也”。《说文段注》:“传言者,古语也。”陆德明又解作“俗语”。总之,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是前代的故训。论“谚”,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可见“谚”这个字,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籍中,并且在古代就已进入诗文。例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孔颖达疏:“醉不自知,  相似文献   

11.
许多小学生不喜欢作文 ,一听说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学生为什么对作文不感兴趣呢 ?主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观、练、评”三者的关系。虽然生活中有写作的素材 ,但小学生不认识 ,不捕捉 ,更不留心观察 ,即使观察到了也不知怎样去描述。老师出了作文题目 ,学生不知从何起笔 ,即使写作了 ,内容也很空泛。写不好 ,就失去了信心 ,从而作文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小学作文教学中应充分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引导学生观察客观事物学生上三年级后 ,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有了新的发展。为解决学生作文难以下笔的问题 ,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写作要求 :写景…  相似文献   

12.
“老师.学语文要数作文最难了,对吗?”一个刚入学连汉语拼音都没学完的小女孩问我。我震惊了。愣了一下后忙笑着作答:“不,作文不难,当你认识了汉字后,作文就是你和语言文字做游戏。”小女弦笑着走开了。我陷入了思考:“作文难”的舆论为什么如此之广.连最天真、纯朴的儿童都已深入其心。孩子们刚迈入校园就对作文望而生畏,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能成功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们习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反思着,摸索着……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最头痛的就是作文了。为了解决小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达、记忆力好、想象力丰富这个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回归到生活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下每一天的所见所闻,并把所见所想的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让真实情感自然流露。所以,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培养他们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究其原因.我想与长期以来单一的评价方式,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入俗套的评语不无关系。只要我们翻阅学生的习作本,诸如:“内容不具体”、“语言不通顺”、“书写不工整”等“空、泛、旧、浅”的评语比比皆是。教师们“呕心沥血”作的评语让学生摸小着头脑.也感到索然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长期困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针对中段学生特点设置的活动作文教学法,是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个性和情感的写作方式,从而为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练写——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沿袭已久。此模式流程冗长,结构松散,主客倒置,反馈信息量少,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与现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格格不人。在此模式下学生写作文都是“奉命而作”,作文写出来往往是空洞乏味,缺少新意和灵性。“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原动力,只有积极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作文教学才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在指导学生立意的时候.总是要求学生写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提醒他们.要少写甚至不写假、丑、恶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作文或叹息或摇头.他们深感无话可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靠教育培养.作文是培养创造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为此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思维条件,其次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听、说、读等手段,最终使学生会完整、清晰、流畅地把想到的、看到的、昕到的事物用规范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般的作文教学模式,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以及课本上的要求,按固定的课时安排对写人记事性记叙文进行写作训练。通过指导审题,阅读范文,讨论写法,让学生当堂完成。这种做法,虽然学生经过多次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但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写作习惯等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观察、积累、练习,把课外写作与课堂写作练习结合起来.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二、放飞心灵,抒发真情;三、创设契机,丰富想象;四、张扬个性,自由表达:五、创造机会,体会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