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进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具有强烈的关联性.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产业结构转变升级.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密切,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水平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此分阶段,对吉林省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协调性、 相关性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第一产业与城镇化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不代表第一产业不重要,而是指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不会提高城镇化水平;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总体偏离程度也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提出吉林省应加快第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推动城镇化进程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最发达、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城市群经过40年的发展,体系日渐完善,人口规模逐渐壮大,城市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化水平在国内三大城市群中遥遥领先。但还存在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城市化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与城市规模等级不匹配,产城协调性不高、个别城市严重失调,人口稳定性不强、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由此,本文提出强化城市群发展思维,推动城市群内创新、产业合理分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和社会融合,引导人口有序分布,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健康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城中村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演进可能性进行研究。采用参数化技术建立以城市功能模块及人群流动为概念起点的动态化城市区域模型及设计原型,以此对城中村的激活和城市肌理的演进提出多维度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的模式和推动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过程,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和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的提高,也包括了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市型的转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渐加快.当今城市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化过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提高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与思想观念,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本文定量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资源总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城市化进程对耕地保护造成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城市化对耕地保护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重点和政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成为中国“十五”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一、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也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体系的布局、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缺乏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城市的产生与快速发展,同时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与管理进程也带动了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城市化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它是评判一个国家发达化程度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代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发展的,在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新泽 《城市》2001,(2):9-12
一、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城市化包括小城市(镇)和大城市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结构失衡,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强大城市建设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梳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演进历程,中国探索式城市化道路成就瞩目,但依然出现许多诟病,究其原因是缺乏稳定的检验城市化质量的标准,提出人居环境是检验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标准。从城市问题现状论述其必要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空气污染尤为严重。从人居环境的学科基础论述其充分性:现有城市化衡量标准,忽略城市化的主体与本质;人才队伍、学科基础使其具备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充分性。从城市本质及城市功能论述其重要性:聚居点是城市的本质;人是城市的主体,而非本质,衡量城市化需要以人为本,但不能把"人"当作城市的本质,更不能当作城市化的衡量标准;居住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居住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科学发展观能够统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王家庭  赵丽  孙哲  王璇 《城市观察》2013,25(3):5-20
结合我国29个省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区域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与区域城市化的关系依旧呈现倒N型;(2)其他影响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3)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省区均处于随城市化率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按照人均GDP为标志的发展阶段比较,中国城市化水平比一般国家低了15个百分点,结构上呈现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状态,也形成GDP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严重扭曲。这是建国以来特别是1960年起开始的反城市化道路和政策所致。但1978年以后,并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认识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推进城市化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上,是犹豫和半推半阻的。城市化滞后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事实证明,城市化水平低是城乡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城市化方面的犹豫和缓慢,是导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重大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英国城乡统筹政策对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后,英国迅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失衡、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教训后,英国政府开始了对城乡统筹政策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当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中国,面临着与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几乎相同的城市化问题,因此,有必要学习英国的城乡统筹经验,以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既是“人口的城市化”,也是“空间的城市化”。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组明显,社会分层现象明显体现在居住空间分化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程度加剧。通过上海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及特征进行剖析,进而对农民工居住空间演变、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新加坡40年来高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着重从产业与城市综合环境两个方面,探讨新加坡永续发展的重要观念与策略,以及相关的借鉴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近10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理论和政策背景,指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问题,也存在重城轻乡等突出社会问题;采用人口供需平衡的方法,分析评价了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土地城市化的关系;对城市化加速理论进行剖析,认为我国当前工业化技术体系不适用于机器技术体系下城市化加速的经验规律,应该结合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议适当降低城市化发展目标与速度,纠正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偏向"和"以物为本"的做法,体现国家赋予城市化带动农村发展的重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平欣光 《城市观察》2010,(6):117-129
论述了城镇化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及经验教训,并就中国城镇化推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指出中国应走特色城镇化之路。文章并就珠三角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应发挥先行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 《城市观察》2011,(6):158-164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进程的主要刻度标尺。新世纪之初,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与变革的时期,城市化作为这一时期的一种内生发展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新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研究分析,以期为中国城市化战略实施提供有益参考,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快速前进的局面,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其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破坏。本文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1)走新型城镇化的创新之路;(2)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3)实现新型城镇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4)充分认识我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陈江生  李萌 《城市观察》2012,(3):5-11,40
城市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理性认识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城市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提升,根基是基础设施的均衡建设,主要问题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保障条件是制度创新。并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