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思想史书写中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已与“马基雅维里主义”相剥离。由于深受行为主义知识和思想背景的影响 ,在“马基雅维里主义”日益被边缘化的过程中 ,对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局限性内在逻辑的分析却成了思想史书写的遗漏  相似文献   

2.
韩非和马基雅维里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却洞察到共同的人性观——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导致他们在政治思想观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作为政治思想一部分的政治传播观念,韩非和马氏也有诸多可比之处,对此,前人较少论及。本文对他们在政治传播功用的认识、政治传播的谋略和技巧的使用以及受众观上进行了比较。这与他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马基雅维里摆脱了形而上的研究方法,立足于意大利的历史经验与社会现实来阐释政治的具体内涵、目标与运作方式,这种以政治实践为本位的叙述方式,体现了实用主义与现实主义特征。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方法论思想蕴含着作为政治知识的方法论、作为政治判断的方法论和作为政治科学的博弈论等丰富内容,从不同维度展示了政治判断、政治博弈所呈现出来的政治智慧,这些可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构建和政治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柯联民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151-155,158
处在十六世纪历史拐点的欧洲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和让·博丹,在各自阐述其经典理论中,都表现出理想追求与现实选择的矛盾和迷茫。而两者始终坚持法权对之于国家权力的优先地位,无疑受着源自古代的自然法理论的影响。马基雅维里和博丹对人性、国家与法的关系思考,开启了讨论近代国家理论的道路,闪烁着思想萌发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用功利的观点解释社会政治生活,是韩非与马基雅维里的共同特点。在他们的政治哲学中,政治的目的不是道德的良善,而是统治者卓有成效的统治,君主是否具有做恶的艺术出品德的优劣更为重要。韩非与马基雅维里对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7.
柏拉图对"高贵的谎言"的承认与马基雅维里对邪恶的政治手段的强调,不同程度地暴露了政治行为中道德合理性与政治有效性的博弈问题。但由于他们的思想植根于古典与现代两种相异的理论传统,因此,两者提出问题的目的、分析问题的立足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向度等都有所不同,从而反映出古今政治哲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共和主义的复兴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当代西方共和主义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归古典共和主义政治传统,而是对共和主义进行更加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拓展与阐释.在规范政治理论中,当代西方共和主义政治哲学在公民身份、自由、民主与美德等维度上做出了既不同于自由主义又区别于社群主义的阐释,深化了在相关问题上的理论分析.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既体现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批判与挑战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思想范式的同时其本身也在反思与辩驳中不断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9.
试比较韩非和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政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珍愚  李睿  周晶 《学术界》2005,(4):231-237
韩非和马基雅维里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却洞察到共同的人性观———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导致他们在政治思想观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纵观历史长河,向我们宣扬各种人性论的其实远不止他们。从性恶论出发,我们可以意识到理性的有限性,法律等强制方法在国家管理中仍然必需,从而推导出“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从性善论出发,我们可以意识到道德教化的作用,自律以及德育教育等方式方法在国家管理中也非常必需,从而推导出“以德治国”的必要性。通过对他们的人性论政治思想的研究,以史为鉴,我们可以看到韩非和马基雅维里人性自利理论科学的价值,为平衡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反思共和主义的复兴:一个批判性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擎 《学术界》2006,31(4):50-60
本文从学术批评史的角度对西方共和主义思潮的复兴做出批判性的考察。作者分析指出,当代共和主义论者在对自由观念的重建中试图超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二元对立,但未获得突破性的成就,而他们重新阐释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努力也遭到许多有力的质疑。因此,共和主义的复兴并没有像最初期许的那样带来理论的创造力与实践潜力。本文在最后的结论中指出,共和主义理想作为对“公民政治”的召唤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对自由主义的挑战也有利于迫使后者不断改革与修正,但共和主义思想本身难以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一个完整的替代性政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徐梓淇 《理论界》2010,(1):105-106
作为罗尔斯《正义论》批评者,以诺齐克、纳尔森为代表的近代自由至上主义者构建了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但目前缺乏明确的定义。本文通过与功利主义、无政府主义比较,界定出自由至上主义的定义,即从道德层面论证个人权利,具备个人主义、自由至上、有限政府特征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都是为挽救或缓解资本主义政治危机提供理论"修正和护航"的。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作为对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独特的理论反省,提出了与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回归政治"的拯救之途。在如何对待自由的问题上,自由主义主张的是现代人的"消极自由",而阿伦特主张的是古代人的"积极自由";在如何对待共同体的问题上,社群主义建构的是"身份认同的共同体",而阿伦特建构的是"个性显现的共同体";在如何对待共和精神的问题上,共和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反映和维护自由主义精神的现代共和主义,而阿伦特则追求通过回归"古典共和主义"来重新"理解"和"修正"现代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政治理论界晚近出现的所谓"公民的回归"事实上是在复兴西方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古典共和主义传统关于公民身份有着非常丰厚的理论资源,它先后经历了古代希腊与罗马、早期文艺复兴城市国家以及法国大革命这样几个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和主义理论家为公民身份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要素。但是,总体看来,古典共和主义传统的局限使得这种公民观念在现代社会走向了衰落。在现代大众—官僚社会重振公民理想,必须正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剑桥共和主义思想史学派的重要代表昆廷·斯金纳的研究,为人们理解西方政治传统尤其是西方自由观念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视角.古典共和主义的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在理论上体现了整体主义、政治平等主义、内部和平主义、公共性、相互性、积极行动等基本原则.斯金纳的研究对当代中国来说,有学术与实践之双重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公民资格理论历来有两个传统,即自由主义的公民资格理论传统和共和主义的公民资格传统,前者倾向于强调个体权利,后者倾向于强调公共责任;前者由于对公共责任的忽视而遭到诸多批判,后者虽成功地弥补了前者在公民责任强调上的不足,但却有以文化批判代替政治经济批判之嫌。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资格观的建构应慎重合理地吸取以上两种公民资格理论传统,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公民资格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欧洲近代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最早产生于英国,对于“自然权利”问题的关注成为其产生和发展理论的起点。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理论正是以自然权利为依据从人的角度来界说国家和政府的产生及其存在的合法性,这可以说是近代政治哲学发展中从理论上或观念上摆脱神学-政治的最初努力。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者早就探讨布尔什维克的“热月”和“雾月”问题。不应视之为反苏谰言。列宁和3O年代一些布尔什维克老战士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论及苏维埃政权的官僚主义化,而这些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理论上的传承关系。葛兰西关于马基雅维里学说是“走在时代前面的马基雅维里的雅各宾主义”的结论,就二者都倡导以暴力推进社会进步而言,是正确的。但用马氏的“政治技术”来“完善”革命的雅各宾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则必然使人民革命家蜕化为新官僚。历史现象之间有时可以比较,但历史比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能抓住某些表面现象随心所欲地作文章。  相似文献   

18.
在麦金太尔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个主题贯穿其中,这就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麦金太尔认为自由主义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制度和自由主义的中立性。这三个方面是自由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制度的主要难题。在麦金太尔看来,无论是作为实践还是作为理论的自由主义,中立性都是无法保证的,也就是说自由主义的中立性是虚构出来的,因而自由主义对自由和自主的推进是伪装的。但是无论麦金太尔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多么激进,有几个问题确是他理论的盲点:1.麦金太尔对自由、自主和政府的中立性这些观念的承认,使得他的批判具有局限性。2.尽管麦金太尔批评自由主义的制度,但他无法提出替代自由主义的其他可行选择。3.麦金太尔尽管主张用至善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的中立性,但是无法给出所谓的共同的善的具体内容。4.即使自由主义的国家确实不是中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的中立性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揭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的主题,而合法性产生于民主;民主是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在这种意义上,他的共和主义是程序主义的;由于这种程序主义对政治价值没有明确的承诺,而且也不能达成"一致同意",所以它必然导向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0.
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现代性问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现代性在政治领域的反映,现代性政治必然关涉政治传统与现代主题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又集中地体现在对经典的解读过程。马基雅维利作为激烈地反传统的思想家,对他的思想解读本身就成为现代性的重要内容,伯林的解读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就这些现代问题的传统资源而言,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君主论》蕴藏着广阔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