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水平9年间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各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变化差异较大,发达省份的行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欠发达省份的差距持续缩小,全国的平静掩盖了各省行业收入差距变化较大的事实,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各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违背了"库兹涅兹倒U型假说"。基于30个省份19个行业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各地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地经济增长与行业收入差距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互为因果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参考适应性分析范式,提出产业系统适应性的内涵和测评模型,并将测评模型应用于剖析15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产业系统适应性探讨2014年15个沿海开放城市产业系统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所有研究城市可划分为5类,即高应对能力低敏感性高适应型、高应对能力高敏感性中等适应型、低应对能力低敏感性中等适应型、高应对能力高敏感性低适应型、低应对能力高敏感性低适应型.其中,天津适应性指数最高,北海适应性指数最低,前者约为后者的5.5倍.应对能力和敏感性都是影响产业系统适应力的关键因子,降低脆弱性和敏感性、提升产业系统的多样性、增强恢复力是提高15个沿海开放城市产业系统适应力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具有深刻的产业变动原因。文章以地区GDP为基本指标,通过对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进行产业分解进行和地区分解,分析了1990~2009年20年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产业构成和地区构成,揭示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变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地区集中因素。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而非农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又是推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导性因素。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以及缓解非农产业地区分布的不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泰尔熵指数,对1997~2007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距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1年间,中国总体能源效率差距明显下降,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其中区域内能源效率差距快速下降,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显著增加.从三个区域上看,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略有增加,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地区发展和城乡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综合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嵌套。文章运用泰尔指数的三阶嵌套分解方法,在八大综合经济区、省级、地级和县级4个空间尺度上,对2000—2018年的中国区域发展差距进行分解,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空间尺度的地区差距及其受到上一等级空间尺度差距的影响,分析每一种尺度地区差距对整体地区差距的贡献。结果表明,小尺度空间的局部不平衡和城镇化导致的多样化将是未来地区不平衡的主要特征;地区平衡发展的关键是地级单元(尤其是地级市)之间的协同。应将地区协调发展的重点放在地级单元之间,以及地级单元内部的城乡之间。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多变量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中国不同省份之间农村金融排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排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东部省份最显著且程度最高,在中西部并不明显;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加快商业金融发展、促进金融业合理竞争的金融手段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财政支持措施比金融手段更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关于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研究,均通过构建一个相对指数来综合测度一国或一地区的收入差距问题,比如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缺乏对行业内部的深入考察。行业收入差距四分图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综合比各地去行业收入差距问题,而且可以比较各行业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同时,可以将各地区各行业造成整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大小(贡献率)进行量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这种影响大小描绘到四分图模型中,进行可视化分析,直观而准确。 相似文献
15.
智慧城市建设是创新驱动导向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文章从智慧城市经济体系具备的持续性、创新性、生态性和舒适性这四大特征角度出发,构建了内含14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大城市经济智慧指数的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34大城市的经济智慧发展水平可以分为3大类别:经济智慧指数最高的城市分别为深圳、上海、北京以及广州;第2、3类别城市个数分别为12个和18个,前者的平均综合得分均为正值,而第3类别的城市经济发展智慧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16.
浙、苏、粤、闽、鲁五省,同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总量较大,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及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差异,五省农村居民收入不仅总量、结构不同,而且增长的速度、增长方式也有所差异。近几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性别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利用三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研究在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里性别收入差距的程度以及成因。研究发现在1980年代,性别收入差距程度较小并且在各个收入水平上类似。而到了1990年代以后,性别收入差距的程度有所扩大并且主要集中在低收入群体里。本文还发现在低收入群体里较大的性别收入差距主要是由性别歧视造成的。本文由此建议社会更加关注低学历、低收入的女性劳动者,保护她们的权利,该群体是劳动力市场上最弱势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加入WTO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将意味着一场新的革命。入世后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将融合得更加紧密,商品、资本、劳动力的流动将更加频繁。人民币汇率作为人民币对外价值的主要体现,它的走势将会影响我国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1990~2008年中国各省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13个具体指标,并通过主因子分析法,从中提取了4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最主要因子是资本流动。文章最后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