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试论明清时期商人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 ,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的出现 ,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出现了某些松动 ,弃儒经商、商人业儒者不断涌现 ,士商的互渗和交融使商人与教育发生了密切关联。重点考察分析了这一关系发生的原因、方式及其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乡村中的精英群体,英国约曼是农业革命的发起人和推动者,也是英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从富裕农民接受教育的社会条件、接受教育的支付能力和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等几个方面的考察,可以透视出他们在英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领头羊地位,及其对整个英国资本主义的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早期 ,商人是英国社会救济和慈善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与中世纪相比 ,近代早期商人慈善活动更加社会化 ,方式更加多样化 ,范围更加广阔。商人的慈善活动不仅反映了近代早期英国传统慈善开始向近代的转变 ,更反映了商人群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家庭对意欲从商孩子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在近代早期,家庭仍是一个集生活、生产和生存技能传授于一体的单位。家庭环境、父母对商人职业选择的坚定态度,教育投资和培养规划,以及可资利用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先赋作用,在商人培养和教育中至关重要。较之绅士家庭、职业界家庭和约曼家庭出身的商人,商界家庭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造成商人的培养效果和未来成就的取得对家庭出身过度依赖。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这不利于高素质商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以工商为本的现代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13世纪,德国汉萨同盟商人凭借优势进入英国,并逐步掌握了英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当英国作为民族国家兴起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之时,汉萨同盟却走向衰落,汉萨商人也在16世纪末退出了英国。汉萨商人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不应忽视。他们向英国国王的贷款,缓解了国王财政拮据状况,抑制了国王与各阶层的矛盾,有助于社会稳定。他们从事英国羊毛和呢绒出口贸易,有助于促进英国羊毛和呢绒的生产,有助于英国与国际市场对接。在汉萨商人带动下,来到英国的德国资本和移民,还为16世纪英国采矿冶炼等“大工业”部门的兴起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转型时期高小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后,提出了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歙县江村江氏商人是徼商的典型代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江村商人崛起于商界.虽然明末战乱使江村商人遭受重创,但是清初的一系列政策使江村商人获得了重整旗鼓的机会,迅速发展,并于乾隆时期达到极盛.了解江村商人的发展及其衰落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明清时期的徽商乃至明清徽州社会.  相似文献   

8.
发家热闹的"98便士店" 薛晓平是东北汉子,而立之年,留长胡子,外号"胡子". 薛晓平的履历上,没有任何海外留学记录. 1994年,薛晓平只身去马来西亚,起初靠兜售传统中国工艺花鸟字画维持生计,不少时间是在公园和闹市用几枚橡皮块蘸上五颜六色的国画颜料,给游客写花花绿绿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教育硕士在招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的教育硕士在招生培养上应在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应减少入学条件限制,采取灵活招生方式;应明晰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应采取多元学习和考核方式,加大实践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商人阶层也逐渐壮大。他们与文人墨客交往频繁。出于好儒或者谋取利益的目的,有许多商人加入到了文学创作的队伍中,并且大量刊刻文学作品。这一行为,有力地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也使明清时期文学创作的形式和精神内容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商人文学创作主要有重视人文和自然、轻利尚义、僭越礼制以及感情细腻等特点,能够深刻反映出明清时期商人乃至社会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德育工作也由此需要确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方法,包括确立"社会—个人"相协调、"适应—超越"相结合、"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和谐共进、"德—智—体—美"诸育互渗的新理念,采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双向交流、个别讨论,知行统一、注重实践,寓教于管、教管结合,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等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徽商的产生和兴盛,是徽人在那个时代顺时应变实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物.无论是这种"转变"的过程还是这种"转变"的结果,都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导致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缺失。本文从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教育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成功教育与培养后代子弟是晋商持续五百多年辉煌的重要原因。晋商后代子弟的教育以私塾式的家庭教育为主,分为两种类型:为入仕而准备的儒学教育和服务于商场的职业教育,并且辅之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家史教育。如此的教育模式,既磨砺了子弟的品行,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应对变幻莫测市场的能力,为以后的顺利接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延续了家族的商脉。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就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适度、规范、高效、廉洁、公正和透明的政府行为与其相适应,这对于推进社会转型进程,把握其方向,减轻其振幅与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政府行为必须进行重塑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在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手段和行为环境的创新上有大的突破,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转型期社会结构与文化形态的急剧变化,人们的交往方式也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致使社会交往中道德规范与道德要求出现急剧的变化。因此,探索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乏力、失重、底气不足与生活实际脱节的困境,旨在从源头上厘清当前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吸纳其中有用的资源。使其既具有政治意义的骨架,又具有社会生活的血肉,以建构其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和长久实践效力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17世纪70年代起,英语词汇中出现了"Chinoiserie"(中国风尚)一词,标志着英国社会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实际上,当时的英国受荷兰、法国以及中英贸易的影响,从王公贵胄到平民百姓都开始倾慕中国文化,并以收藏和拥有中国货为荣,在一种蒙昧状态中描述和模仿中国文化,最终演变成了18世纪流行于整个英国的"中国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