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关于汉语修辞学的学科形态和研究范围等问题已经引起我国修辞学界的广泛注意,广大修辞学者正在进行有益的深入探讨。对于这些汉语修辞学的重要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看法,以就教于修辞学界同人。 在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中,有些学者认为修辞学之所以称为“学”,是因为它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才代表学术水平,因此认为修辞学应属于理论学科形态。有些学者则认为修辞学属于语用范畴,它是注重话语表达效果的,因此修辞学理所当然地应属于应用学科形态。还有学者  相似文献   

2.
论《修辞学通诠》对“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通诠》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初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修辞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书中对修辞学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其中对“辞”从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进行的较为精辟的分析,为我们研究修辞学提供了比较广阔和全面的研究思路。本文在现有的关于《通诠》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对《通诠》中的“辞”及其对“辞”分析进行研究,以期获取更多的对修辞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关于辞章学研究的答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辞章学研究中带原则性、根本性的12个理论问题作全新的、简要的回答,解决了辞章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难题。它对于修辞学、语体学、风格学的研究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建立"文学理论学"学科之必要。"文学理论学"是关于"文学理论的理论",属于"元科学"的范围。它要解决"文学理论是什么"的问题及其文学理论的对象、特征、要素、范式与变化规则等问题。"文学理论学"的体系形态可能多种多样,但一定有其基本的研究领域。该学科对认识文学理论、提高文学理论研究的自觉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郑子瑜教授,于60年代初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研究修辞学,大学当局特地开了“修辞学特殊讲座”,聘请郑子瑜为客座教授,讲授“中国修辞学”。听讲者限于该校文学院及教育学院的教授,计有实藤惠秀教授、大矢根文次郎教授、提留吉教授、阵内宜男教授、原田正己教授、松浦友久教授等六人,皆系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及语言学者(据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的《自序》所载)。1964年,由全日本各大学中国语学科教授及讲师组成的“中国语学研究会”,邀请郑子瑜主讲《中国修辞学  相似文献   

6.
辞章是有效地表达话语信息的艺术形式。辞章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辞章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调音,用字,选词、造句、构篇,辞格和艺法,表达方式,表现风格和语体风格,以及讲究表达和接受的四元六维结构等。刘勰的《文心雕龙》对这些方面都有精彩的论述,它是一部经过周密思考写成的辞章学专著。  相似文献   

7.
所知学引论     
所知学研究“所知作为所知”所具有的规定、所遵循的规律。它既属于哲学的新学科,也属于哲学的基础学科,又同各领域中的实践密切相关。所知学的建立一方面将使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更严密、更准确,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人们更自觉、更有效地从所知的角度来看问题、处理问题。所知学的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所知学的元理论;所知学的基本概念;所知学的基本原则;所知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8.
1992年 ,骆小所先生运用深层修辞理论首创艺术语言学。艺术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和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美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我们应认识到艺术语言学的独立性和边缘性 ,以便更深刻地认识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以伦琴射线、电子和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为标志,自然科学踏上了探“幽”入“微”的艰辛历程。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粒子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开创了人类对生命现象微观机制认识的新阶段;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兴起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则进一步表明由“宏”入“微”、“宏”“微”相关的分析方法已经进入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此后,诸多“宏”“微”之学相继破土,竞相争妍;宏观与微观(简称宏微)范畴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宏微关系问题竟成了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语体学又称“功能修辞学”。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语体学将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影响、指导广告翻译,广告翻译也需要依赖语体学中的修辞手段打入文化群体市场。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修辞是重要组成部份。在先秦典籍中,有不少关于修辞方面的言论。历代辞章家在古代诗话、文谈、随笔、杂记、史论、经解之类的作品中,又加以阐发与补充。虽散见各书,未成体系,但对于修辞实际的探索,修辞理论的研究,颇有贡献,逐渐形成中国古典修辞的一些传统概念和原则,所以称为古典修辞学。 把修辞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系统而全面地加以考察、研讨,还是近数十年的事情。“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才有“修辞学”这一名称。当时研讨修辞的文章颇多,也出版过一些有  相似文献   

12.
修辞心理学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辞学的研究在中国由来已久,研究成就亦较大。但目前修辞学界还囿于修辞现象及其规律的描写总结的旧有模式,而对修辞诸现象生成的深层心理因由的探讨则少有关注。为了使修辞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我们必须实现修辞学研究从说明“当然”到阐释其“所以然”的转变,也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修辞心理学体系。为此,本文就修辞心理学体系建构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并勾勒了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山地城市学”在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内的提出引起了多学科领域的关注 ,但是由于受到原学科思维模式的限制 ,使得“山地城市学”中各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各自为政 ,成果无法相互交流借鉴。本文试图打破中国城镇体系中城镇地貌类型的“山地——平原”二元划分模式 ,建立一个四极划分体系 ,以解决上述矛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并阐述了一个观点:面向21世纪研究学科的发展是当前中国修辞学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接着,文章从21世纪修辞学与社会的结构、与其他学科的结构,以及自身内部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修辞学学科发展的三个趋势。最后,文章就修辞学发展发表了三点看法;修辞学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现代化”,而不是“科学化”;修辞的发展结构应从科学而不是从学科积累来构建;修辞学的当前发展应特别注重整合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北京学与地方学、首都学的关系和学科研究区域范围等一些争议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学学科的属性。假设北京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根据研究对象,它是一门自然、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多范式综合学科;根据社会学学科属性分析方法,它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科学和一门“分野度”较高的“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所以,北京学发展过程中既要加强与地方学、首都学的联系和扩大研究的区域范围,还应不拘泥于研究范式,加强应用理论研究,扩大研究队伍的同时增加批判性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一过去的修辞学书把看似矛盾其实统一的哲理性句子这样一类修辞归在“精警”(或称“警句”、“警策”)修辞格属下。对于“精警”这一修辞格,我们早就有这样的看法:它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修辞格的名称是值得考虑的。作为语言学科的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的。当然,属修辞学研究范围的辞格也不例外。从许多辞格的命名看,是指的对语言所作的特别处理或加工,是指的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些特殊手段与方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手段”、“修辞方式”、“修辞方法”;辞格的命名  相似文献   

17.
当今汉语修辞学研究空前繁荣,但是修辞学史的研究却相当薄弱,至今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多年来研究汉语修辞学史的“四大家”为修辞学史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在编写体例、方法、体系方面各有优劣得失。世纪之交的修辞学史研究要走向全面发展和繁荣,需要修辞学界的广泛参与,尽快建立起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史体系。文章首次比较全面地评述了汉语修辞学史研究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辞章学属于语言应用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研究空间。在两岸文化交流中,两岸学者遏学术知音,从此拉开了两岸辞章学共同攻关的新篇章。两岸的学术交流表现在召开学术研讨会,共促学科发展;表现在学者热心讲学,传播学术思想,增进两岸学术了解;表现在两岸学者协力攻关,互刊论文与专著,研究成果丰硕;还表现在对两岸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对两岸学术交流历史进行总结回顾等诸多方面。两岸交流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对修辞学基本概念作出界定,然后就修辞学学科品性阐明看法,最后论述了从事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即“系统原则”和“实践原则”。在讨论过程中指出,修辞学界许多争论肇始于“研究对象”一语的多义性,论及研究对象必须注意“目标对象”、“资源对象”和“参考对象”的区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国修辞学曾经拥有骄傲,但这骄傲其实主要只是属于《修辞格》、《修辞学发凡》和《语法修辞讲话》。尽管今日中国修辞学专业队伍与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修辞学的阐释力其实却在大幅下降。面对当今生活,修辞学陷入了“失语”的窘境,而修辞学之所以“失语”,关键就在于既未能根据社会中心话语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术聚焦,又未能根据语言领域的变化而有效地获得相应的生活体验和理论素养,从而建立新的研究范式,于是,修辞学在相当程度上只能成为“自言目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