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品牌学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前品牌学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品牌理论创新和品牌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和保证,专业建设则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和前提.在对高校品牌学专业建设的背景、品牌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品牌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问题进行剖析的同时,结合实际,探讨和设计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湖北民族学院作为惟一一所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民族高校,在六年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此,民族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该立足民族特色,调整其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并整合资源,以达到培养复合型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和发展该学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品牌学是民强民富之学,品牌人才培养是品牌教育关键,实践教学方法决定品牌学的教育效果,本文从品牌学实践教学的范围、授课内容、实践教学成果衡量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了实践教学范围扩大化;授课内容实践化;实行"理论知识 实践经验 课题参与"的实践模式,对于课题进行"真题真做,优劣皆考,小心求证,实现教研一体化"的方法;实践教学成果衡量标准化等方面的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4.
品牌学理论演化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学及其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学科形成的基本规律,结合实际把品牌学及其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划分为提出问题、理论准备和框架建设三个基本阶段,并进一步细分为早期品牌实践与品牌思想阶段、品牌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古典品牌理论阶段、现代品牌理论阶段、当代品牌理论阶段、单数品牌科学阶段和复数品牌科学阶段等七个子阶段,然后对每一阶段的历史轨迹、延展广度及未来发展进行梳理和刻画,最后指出品牌学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进行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建设,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本文从新的金融形势分析入手,探讨了我国高校现有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创新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创建品牌专业成了高校在竞争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品牌学的角度看,高校品牌专业的品牌特性是品牌专业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集中体现.其中,品牌专业的品牌非赢利性、文化根植性和象征消费性是其突出的品牌特性.基于高校品牌专业的品牌特性的认识,本文认为,新时期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培育要实现由打造专业品牌向打造高校品牌转变的品牌战略创新,以及从功能与情感塑造转向个性化体验建构的品牌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工程教育改革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设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方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设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存在教学定式化、产学相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构建设计学专业新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包括彰显“全链式”培养特色,构建“跨学科—多体系”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制定“串编式”核心课程规划,实施“共享式”实践项目的组织模式以及建立相关教育教学保障机制等,以期为我国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专业特色,对油脂工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两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基本思路。从理论教学课的建设、课程内容、“精品课”的建设、实践教学课的建设方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揭示油脂工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同于学术型、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本文从培养模式、专业筹建及培养方案、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经过实践与探索,提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及其基本思想,并具体阐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以及为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应在师资队伍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的探讨、注重产学结合的研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方面所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存在教育理念落后,脱离本校实际,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规格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培养环节脱节,相近专业关系处理不恰当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个专业建设的基本问题,决定了专业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它是组织教学以及确定教师编制的基本依据。制定并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首要内容,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都是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个中心进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总体性、强制性、稳定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原则、产学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肇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生物科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套新的实验课程体系。新体系将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分为基础操作实验,形态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4大类型,并将实验室按实验类型进行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12.
杨贤江的人才观以培养有效能的主体人为主旨,始终高扬成才须成人、使用需涵育的培养观,提出体育运动、精神养护与养成研习、实践开发和审美体验、参与生活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在为当下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改革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启示我们.重树新的主体性人才观,以学教融合朋辈互助方法为载体,将涵育受教育者成人能力置于本位。  相似文献   

13.
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对象,探讨了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和人才市场的新要求,首先从培养计划的制定上适应教育环境与教育理念的变化,同时在培养计划的实施上,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努力为学生的成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分析《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教学目的、内容、手段等方面入手,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创建有特色的《管理学》教学体系,紧紧掌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确保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确保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因为知识分子具有健全的人格,所以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真正的知识分子既是受教育者的应然状态,也体现了世人对大学里走出来的人的一种期望和要求;另外这样的定位也与大学教育的启发心智、涵养人格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而且大学通过培养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知识分子,延展了其作为独立的思考中心、思想中心、批判中心对社会的批判和引领的使命——"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最具有特质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的人才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这对于推动我国高校整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等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名气和资源都比较小的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便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针对中小企业的分析,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诗狐”故事是清代文言小说中大量出现的一类极具近代文明色彩的人狐恋故事,其角色、情节、主题等多个文学因素都具有十分独特的性质。这种新颖故事的大量出现,最直接来源于其时社会中令人瞩目的才女现象。现实才女正是“诗狐”的原型,作为封建末世文人心中的理想女性和渴慕对象,她们被文人以浪漫的艺术手法演绎进精彩的人狐恋,成为有清一代文学的特色和成就。  相似文献   

19.
人才相对论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于人才在时间、空间、层次、专业、能力、兴趣、流动等要素上呈现出的相对性特征进行科学考察与思考的一种理论。本文研究了人才相对论的七个基本内涵及其数学表达式,并分别考察了它对于人才管理者和人才自身成长的意义。总结了其对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人才强校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最重大、最紧迫和最持久的任务。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校必须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因此,高校必然要重视、依靠和创新性地做好人才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强校。本文分析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及指导思想,重点阐述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