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巧荣 《江汉论坛》2007,(10):118-120
象征手法被广泛地用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乔伊斯在其"发展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大量运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姓具有神话象征意义,名具有宗教象征意义;静态和动态形象也具有象征意义;某种颜色、水及某些地方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乔伊斯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人公史蒂芬试图摆脱周围的压迫,追求自我,找到人生奋斗目标各个不同阶段的内心冲突,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痛苦、觉醒、叛逆和作出人生重大抉择的复杂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文学史发展的点位上来看,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是一首现代主义的象征诗歌。诗歌的素材来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诗歌采用的是现代主义的"整体象征"艺术技法,而不是传统诗歌的"局部象征"艺术技法;诗歌的主题意蕴由读者参与,可以进行缤纷的多元化阐释,而不单单是一个传统的政治学评论。《海燕之歌》的文学实践服从于现代主义的象征诗理论,继而决定了它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3.
象征性思维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态。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象征"话语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精神契合,为其积蓄了文化资源并提供了创作生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又是一种由于文学语境的变迁、新的文化质素的出现激发起的艺术创造意识和诗性诉求方式。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象征性创作呈现出两种审美途径:其一是借用本雅明的话即"废墟美学"上的象征化创作或"忧郁的象征",其中感性化抒写、神秘的意念、感伤意识、唯美情调和象征诗艺发挥着综合互补的作用;其二是追求象征性表达的智性哲思层面的"苦闷的象征",它具有象征主旨知性化的本色,因而是一种深邃的理性、精妙的悟解、渊深的蕴涵在象征化思维逻辑下的审美营造。  相似文献   

4.
象征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自诞生伊始,就有了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客观事理和主观认识的习惯。在文学作品中,象征是以象征意象来暗示表现抽象的意义。艺术家将透过生活表面现象所领悟到的形而上哲思作为艺术表达的最高目的。作家们运用超实主义创作方法,精心营构出蕴义丰富的象征意象世界。20世纪是象征型艺术的世纪,西方现代派作品中具有鲜明的表意性,这反映了西方精神危机下现代人的焦虑状态,也表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家们的形而上探求。  相似文献   

5.
张伟 《阴山学刊》2010,23(3):57-61
意象是个歧义颇多的概念,有中西之别,古今之异。意象是艺术创作主体充分调动审美想象力,化"意"为"象"的创造物,是一种承载着审美经验的具有感性物质外观的形态。生产艺术产品,就是将"人心营构之象"物态化。从创作主客体关系和艺术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来看,艺术产品分为再现型、表现型、象征型,呈现迥异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象征手法的视角对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象征、背景象征和物体象征进行探讨。结论是 ,它们在刻划人物真实、丰富性方面、在表达和深化作品主题、加强结构及增强诗剧意境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代女性词人借助“荷”意象来表达她们复杂的人生状况,赋予“荷”、“荷花”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魏夫人、周容淑、袁正真等词作中,“荷”意象构筑起一道道别样的风景,酸甜苦乐的人生况味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荷”意象或是青春灵动形象与和美圆顺生活的象征,或是表达了爱情婚姻乐曲的不谐音,或是命运多舛的人生写照.词人运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段,物境与心境悠然相合.  相似文献   

8.
李青苗 《兰州学刊》2009,(12):206-210
象征在狭义上指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广义上则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象征是符号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隐喻和指称关系密切。《左传》中的象征系统博大精深,文章仅举三例:《周易》中蕴涵的丰富的符号学思想,是《左传》象征系统的组成之一;书中的各种礼仪是一种社会约定的行为符号,各种礼仪形式象征了礼的实质内容;另一个重要组成即书中的各种理念,如德、信、忠、敬等等,还包括先秦时著名的“正名”思想。  相似文献   

9.
仪式象征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多年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等诸多学科对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从仪式象征的宏观研究、仪式象征的微观考察、仪式过程与象征结构的阐释、仪式象征符号的解读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仪式象征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藉此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其研究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就中国仪式象征今后的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拟声词和联觉语音象征,能够引起人们在思维上的联想,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音义相切、声情相谐的艺术效果。由于它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被广泛应用于命名艺术当中。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广告中,命名因此具有拟声或联觉语音象征理据。  相似文献   

11.
吴刚 《天府新论》2005,2(Z1):272-273
象征是人类审美性表达的基本途径,是实现主观对客观超越的基本手段.原始艺术彰示着人类的最初智慧及思维方式,因而象征背后有着深刻的人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刘玉凯 《河北学刊》2001,21(2):44-49
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这用象征,鲁迅则是使用象征的行家,他的小说中充满了象征构思和象征语象。对这样的经典之作,只有用象征主义的阐释方法即象征解读,才能领会其中的万千气象.本文从意旨符号、人物形象、情节布置、人生解构四个方面时鲁迅小说进行了象征解读,从而认为:象征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诗的点金术。鲁迅小说是诗.  相似文献   

13.
政治象征:概念、结构和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象征是指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意义和意义的表现是其基本形式要素,而意义的政治性是其本质。政治象征具有表现的情感性、神圣性和意义的模糊性、争议性和变化性。在政治过程中,政治象征是一套意义系统和权力技术,因而是政治分析的重要题域。“政治象征”是象征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政治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题域①。但迄今为止,在学科和主题研究中,一直缺乏对“政治象征”做出一个一般性的概念界定。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对政治象征现象做系统化的研究,而已有的研究工作在政治学中也一直处于边缘性地位②。本文运用结构主义和阐…  相似文献   

14.
上古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与仪式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仪式消亡了,也有一些重要的仪式保留了下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仪式象征、表达、传输了特定的意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人类在共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法律仪式,这些仪式通过不同的方式象征、表达了特定的内涵;同样,借助于这些仪式的表达,法律获得了神圣性.法律的运用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也依赖于这些神圣的仪式.  相似文献   

15.
赵德利 《青海社会科学》2013,(6):187-190,196
仪式是一种传达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一种将祖先的"创世"神话传承下去,并使后人借以更好地生存下去的方式方法。仪式与艺术缘生存活动而化合同构,远古歌舞仪式即是人类祈求食物丰盈、生命永恒的艺术类型,现代文学亦潜隐变化不断再现。它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文学发展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创造社作家受《苦闷的象征》的影响,走出了狭隘的“自我表现”说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确立起了为人生与为艺术相统一的文学观,拓宽了五四文学“自我表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小说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艺术是构成白先勇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特质。白先勇禀承象征型思维的天赋,继承发扬中国文学传统的象征艺术,并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象征手法,使其小说的象征艺术体现出东方为本、东西方嫁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曾有向北方的回纥政权纳上"金钥匙"而称臣的举动。"金钥匙"是一种权力的表征,但是追寻其本源,却发现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环境中,"金钥匙"的象征意义与此相异。"金钥匙"这种象征权力的形而上的意义,与西方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基督教文明及伊斯兰文明有关。这样的传统随着渊源于地中海东岸一带的火祆教、景教以及伊斯兰教特别是摩尼教的向东流传而流传。而大量的昭武九姓胡人或到达新疆,或向着东北及河朔之地迁徙,这种象征权力的金钥匙制度从西方经中亚传向中原也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绣鞋风波"是<金瓶梅>中的精彩篇章,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绣鞋风波"中的鞋描写呈现出丰富的象征心理学意义,具有鲜明的比兴象征功能."绣鞋风波"故事情节反映了弗洛伊德子恋母理论,是中国化的俄底普斯情结.  相似文献   

20.
施军 《北方论丛》2005,1(2):26-29
中国现代小说象征批评与实践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象征批评尝试,30年代的散点式多向度批评繁荣,到30年代中后期较为成熟的以象征为主要视角的批评家的出现,构成了一条连绵不断的批评艺术之河.这一理论批评推动了现代小说象征品格的确立,促进了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