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张飞  童伟  李双宏 《理论界》2013,(2):32-34
互联网为聚集民意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撑。互动型的网络表达对政府治理、公共政策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政治关联性的网络表达,政府如何作出回应是新形势下塑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政治关联性的网络表达对回应型政府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了现实中我国政府对政治关联性的网络表达回应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政府如何加强回应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角色变迁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了公民参与的水平和参与方式,给公民提供了新的参与渠道与平台;同时,网络提升了公民参与率和参与效果.此外,网络参与还迫使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对政府治理尤其是地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政府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政府由控制者转变为议程的安排者;政府官员由管理者转变为协调者、仲裁者与冲突的解决者;政府由效率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平民化政府角色等的转变.此外,本文也反思了网络参与所带来的"网络扰政""网络话语权的控制",甚至"网络暴政";政府与公民之间需要确立的是协作与信任关系,通过新形式的公共参与建立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政府组织的变革与行政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的普及与应用 ,使原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在产生分化的同时 ,也促使新的政府组织形态的形成。网络政府对“以权力为中心 ,以控制为单位”的传统政府职能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它不仅是将原有服务简单网络化的问题 ,而且更是传统行政职能的变革 ,这就需要按照网络政府的要求 ,对政府行政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 ,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4.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提高,起因于政府部门对某一事件回应不及时或回应不当。应对网络舆论危机,要慎用封堵删禁手段。可设置官方“网络发言人”,负责日常网络舆情监测,解答网民疑惑,做好沟通化解工作,实现未雨绸缪。网络舆论危机一旦发生,政府机关一方面要放下姿态、放平心态,坦诚面对,真诚道歉;另一方面,客观公正处理事情,并及时在网络上公布事情真相,争取网民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面临的一种新形式的危机.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实质是政府形象危机问题,与公共事件危机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由于受网络信息串联、群体集化的影响,政府网络舆论危机与其他媒介所产生的危机也有不同的特征.政府网络舆论危机虽然危及政府能力体系的发挥,但是也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对话创造了机会,为政府与公众之间重新互相理解提供了契机.只要及时科学地处理危机,稀释危机效应,通过理性的协商与对话,还是可以在新的高度上重塑政府形象,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影响日渐显现,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对此,应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和政府部门间协作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7.
善治理念指导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现代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电子乌托邦的幻想、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传统政治体制的限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善治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通过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努力使整个社会实现广泛的民主。对此,我们应该在善治理念指导下,政府与公民合作努力共同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不仅能够加强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而且有利于政府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树立廉洁形象,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政府机构信息公开意识淡薄,对网络反腐存在抵触心理;政府机构滥用自由裁量权,垄断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形式主义严重;政府网站建设存在不足,公开内容和方式需要完善等。为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的有效实施,应加快网络反腐立法建设、推行官员财产网上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平台建设、积极开通政府微博、不断改进网络发言人公开方式,从而推进网络反腐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救灾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特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性与网络相结合,网络对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进行围观,引起网络舆论质变,可能引发网络公共事件,造成社会风险,对政府灾害救助能力提出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现代救灾能力不强、灾害信息发布机制存在缺陷、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落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失当等。防范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转化为网络公共事件,要厘清其转化机制,重点掌握其酝酿、发生、发展、高潮、平息五个阶段特征。实践中,应按照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着力加快政府现代救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发布机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增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改进官媒灾难报道方式,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同时完善网络监管,倡导网络自律。  相似文献   

10.
政策网络视阈的政府执行力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政府执行力置于政策网络中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政策网络视阈,政府的执行力既要受到网络中不同结构的影响,更重要的决定于不同结构之间的协同运动。不同类型的政策网络和同一类型的政策网络在不同的条件下,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因素不同。运用协同学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揭示政策网络中政府执行力形成和提升的内在机制,构建确定序参量的模型,准确地确定序参量,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论坛在社会意见交流中的空前活跃,其问政功能和舆论影响日益显著。把握网络论坛的民意特点,认清其在民意诉求中的作用,有助于政府网络发言人在与公众的沟通交流中找准角色定位,实现对网络论坛的民意疏导。同时,要从政府、网站和网民三个方面积极促进和维护网络论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和贫困问题的加剧使农村养老贫困问题亟需得到关注和解决。养老贫困问题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要负担主导作用,但是单独靠政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养老贫困问题。以合作治理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基础,寻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市场、个人等社会力量合作,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救助网络体系,可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社会语境和媒介生态,媒介的融合诱发了社会变革,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因而呈现出多种异化与畸变现象,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范畴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通过议程设置重构、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加强网络社交管理、规制政府行为失范、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等途径,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从而促进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得以健康稳定、和谐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海外人才归国创业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海外人才跨国创业具有双重网络嵌入的特征,即技术网络嵌入和市场网络嵌入。同时。创业网络是动态变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海外跨国企业.不同性质的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创业阶段主要划分为创建期和成长期:在创建期。海外市场网络对跨国新创企业绩效影响显著,海外技术网络对跨国新创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而在成长期,海外技术网络对跨国新创企业绩效影响显著,海外市场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海外跨国创业企业需要分阶段利用特定的网络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自身成长.而地方政府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扶持跨国创业企业建立和维持海外网络。促进跨国创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肖方仁 《理论界》2013,(8):23-26
信任网络是实际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政府合法性是实现有效治理的保证,其本质是民众对政府以信任为基础的遵从。政府与社会信任网络之间存在竞争。政府信义降低,用于公共利益的资本减少,而强制力的使用增加,只能导致政府的可依赖性和合法性衰微,从而其他非制度化信任网络兴起。政府嵌入社会关系,包括培育信义、积累资本、平等融入社会信任网络,是赢得民众支持和实现政府合法性最为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政是新时代政民互动的一次新探索,是政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新形式,为公民行使权利、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渠道。文章运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544篇论文和CNKI中的1 029篇关于网络问政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梳理国内外网络问政研究的发文情况,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对比分析网络问政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国内外网络问政研究均梳理了三大热点主题,其中主体和媒介研究是二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其演化阶段略有不同,但对未来网络问政研究前沿趋势的预测和判断是一致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为未来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结合时事分析,从政府、公民和技术层面为推进网络问政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的转型期。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挑战。网络舆情的突发性、非理性、去个性化以及多元互动性,对舆情监管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表明,完善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建立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治理的新格局,将会有力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能力,对构建和谐网络舆情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管理的视野面临新的拓展;在管理学领域,事实上已经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网络社会管理学.网络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主体身份虚拟和自由平等、交流无障碍和互动、信息资源共享等.网络社会管理的主要方法是网络技术的基础监控,网络法规的他律控制,伦理道德的自我约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加强网络问政和网络服务,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频率逐年递增,威胁着当前社会的稳定,对社会的管理及发展也造成不良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引导网络群体事件向有利方向发展,控制其不利影响,已经成为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群体事件还存在着多种问题,如危机意识淡薄、法制不健全、系统的网络群体事件应对机制尚未建立等。培养政府官员危机意识、健全法制、构建系统的网络群体事件应对体系将是我国政府防范和化解网络群体事件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