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什么是自由,它与必然是什么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已解决了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多年来我们很少学习和研究这个问题了,使人们对它陌生起来。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制造思想混乱,致使有的人在必然王国面前一筹莫展,无能为力;有的人则无视客观必然性,追求绝对自由,为所欲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干了不少蠢事,给我国革命与建设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我们有必要重新学习革命导师关于自由与必然的论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端正思想路线,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于自由与必然这对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最科学地论述。在哲学史上,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唯意志论者以为,自由是摆脱必然的绝对自由,是心灵的任意创造,这是一种唯我论。机械论者虽然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却否认人的意志自由,认为人只能受必然的支配,做必然的奴隶,而不可能做必然的主人,这是一种宿命论。总之,他们都把自由与必然对立起来,形而上学地看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黑格尔第一个把自由与必然联系起来,认为“自由是对必  相似文献   

2.
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意志在根本上是人的存在问题.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能够追问自身的存在意义.对自由意志的思考意味着人开始走向了对人自身的绝对尊严、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的自觉确认与自觉承担.近世西方以自由意志和个体选择作为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从伦理精神本性上来说是正当合理的.但是,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悖反关系,即:道德"应该"既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又需要克服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这种悖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个体与社会本体的二律背反处境.在生活世界中,道德"应该"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受偶然性情景和存在性事实的影响,也与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相联系.自由意志作为道德"应该"既是绝对的,又是历史的.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形成的划界关系乃为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检察官量刑建议制度是规范法官量刑裁量权,确保量刑的公正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学界关于检察官量刑建议制度的相关理论纷争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概念之争即“主体之争”、“提出时间之争”、“提出方式之争”、“静态与动态之争”;二属性之争,即权力?抑或是权利?还是法律监督权?检察官量刑建议的理论基础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是自由裁量权之要求和公诉权内涵的必要延伸;其二是基于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其三程序参与之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家是制度变迁的关键要素,国家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是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转型经济学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也难以适应研究问题的需要。本文通过将新保守主义国家理论与多元主义国家理论相综合,提出转型期国家有两个目标: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增加社会制度公正。这两个目标在一定时期是存在矛盾的,但在一定时期是相统一的,这决定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行为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沈晓阳 《江汉论坛》2002,(10):53-57
意志自由论与决定论的关系问题,是自由理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分别对意志自由论和决定论双方的论据作了全面考察和梳理概括,并对两者的关系作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不仅不是对意志自由的否定,而且还是意志自由的必要条件,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与意志自由论是可以兼容的。  相似文献   

6.
自由意志问题是道德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自由意志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意志的自律或他律等问题历来倍受争议.在这些争议之中,奥古斯丁与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有着重要影响.两人的理论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任务,两人的理论特征又体现出巨大差别.简言之,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带着鲜明的神学背景,目的是为其神正论服务;而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具有明显的人学特色,服务于其启蒙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这一角度出发,在探索现实社会物质生活关系中,建构了经济公正观:以公有制建立为基本实现途径、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平等自由为核心理念。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要以唯物史观为统领,研究公正问题,追求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平等和自由的关系,确保公民基本权利,实现人本质的发展;要正确处理机会公正与结果公正的关系,实践以人为本、加强社会调剂。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因脑神经科学的介入,"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的古老争论因其关系重大而成为哲学界的热点问题,并出现了"否定"与"肯定"两个话语阵营。然而争论双方的论证与探究活动皆遵循着相应的规范本身,就体现着自由意志——若无自由意志,规范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争讼双方之所以对此视而不见,只因二者皆陷入了一叶障目的思维误区,即双方在探讨自由意志时皆从无批判的既有理论和方法出发解构了现实的人这一自由意志的根基,从而导致人拥有自由意志这一事实始终得不到合理解释。立足于自由意志的根基,从现实的人出发,我们看到尽管自由意志以生命与脑神经组织的正常存续为必要条件,但却是一种社会化的成就,因而既不可能被还原为脑神经组织,亦不可能归诸无人身的理性。同时,自由意志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性存在自有其限度。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绝对性,而矛盾的各各特殊便造成个性、相对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在哲学史上,象这样把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辩证关系提到“矛盾问题的精髓”的高度,还是第一次。究竟能否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认识史(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创立以来)关于一般与个别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去探寻“矛盾问题的精髓”说形成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问题的价值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价值问题,因此,不能沿用理论哲学的逻辑而应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进行考量。作为一种规范性价值,社会公正既与社会经济、人的发展阶段相联系,也与一定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发展状态相关联,它既体现为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评价制度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公正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范围,高线是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各得其所“都比较满意”,底线是彼此“都能接受”。在现代社会,自由和平等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基本人权和基本价值,而自由和平等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社会公正就是作为自由与平等的合题,作为调节二者冲突的制度设计原则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自由的问题之所以牵动着自古以来许许多多哲学家的心魂,就是因为它是同人的本质相关联的。什么是自由,自由的内容是什么,获得自由如何可能,一句话,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争论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要归结到人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来,叔本华的意志自由学说也是如此。在叔本华,意志自由只寓于存在之中,而决不在作为“表象”的人的行动之中,人只有通过“生命意志的否定”才能达到那种绝对自由的“无”的境界,而这全部过程都是建立在人的本质理论基础之上的。“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①。基于叔本华的意志对世界的推动理论,叔本华以为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也带来了不少不和谐的问题,从而阻碍了社会整体的、持续和协调的发展。造成不和谐问题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围绕体制、制度和政策创新公正性问题,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的考察,揭示制度安排相对公正在其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并试图强调说明,制度作为社会状态函数的一个关键性变量,其公正合理与否绝对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否紧紧相连,指出中国目前制度和政策安排短缺、匮乏,尤其是公正有效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桎梏,文章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怎样看待自由,是理论界长期有争论的一个问题。国内外都有少数人主张自由是绝对的,即认为有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绝对自由。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一切自由都是有条件的,即相对的。究竟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自由既不是完全相对的,也不是纯然绝对的,而是既有相对性的一面,又有绝对性的一面,因而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体。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都是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有条件与无条件的统一。列宁说:“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现就自由的相对性、绝对性及其统一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精神生产自由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良 《社会科学》2001,25(5):35-38
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可以归结为追求自由的活动。但是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所追求的自由是有区别的。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而存在的 ,劳动在这里只是谋生的手段。精神生产所追求的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① 。也就是从自己的内在本性和个性出发 ,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在精神生产领域中 ,精神生产者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把自己内在本性的需要反映出来 ,形成意志 ,并在自己的生产活动中将这一意志加以贯彻和实现。这种意义的自由 ,正是主体对自身发展关系中的个性自由或人的自由的发展。尽管精神生产自由不同于物质生…  相似文献   

15.
制度与经济增长:新制度经济学的诠释和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功绩,一是将制度性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并把制度分析纳入经济分析的一般框架之内;二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传统的复归。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强调了对经济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分析,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有助于说明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有助于人们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理论建设;有助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创新型国家建设由技术、制度和观念三个基本层面构成,而制度层面可以相对区分为操作制度、战略制度和基本制度三个层次。制度选择是一个整体工程,不同的制度层次相互制约。但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会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低层次的制度安排及其有效性。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需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体系,需要保证对内对外尽可能开放的制度和贯彻自由竞争的原则。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保障,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关系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制度选择是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为关键的环节,和谐竞争的制度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苓 《理论界》2014,(3):14-17
制度公正该如何是好?从哲学层面研究制度公正在于探寻问题的本真,寻求制度公正的原点;关注现实,追寻一种合理的价值实现方式,是制度公正的政治路径;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制度公正的伦理话语。制度与人原始的相互缠绕,使得制度公正本质是人自我的公正;幸福是人自我公正的价值诉求,缘此,制度公正本质还是一种求善之举。公正是人类普世的永恒理想,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假说"认为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并且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选择的基础和分析起点.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努力克服"经济人假说"的缺陷,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具有不同的克服路径.新制度经济学的克服路径在于不断的制度设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克服路径在于彻底的制度革命.  相似文献   

19.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提出和运用旨在于提高行政效率,但在日常行政实践中往往由于过分追求效率而牺牲或引发了社会公正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以前诸多学者主要从外部控制即制度完善方面来考虑的,而没有注意到从内部控制即个体伦理自主性建设的重要性,笔者试图从这方面来分析解决行政自由裁量权中的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提出和运用旨在于提高行政效率,但在日常行政实践中往往由于过分追求效率而牺牲或引发了社会公正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以前诸多学者主要从外部控制即制度完善方面来考虑的,而没有注意到从内部控制即个体伦理自主性建设的重要性,笔者试图从这方面来分析解决行政自由裁量权中的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