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代史官文化具有巫史合一、瞽史一体的传统 ,《尚书》的文体的记言及其巫祝色彩表明 ,瞽史巫祝的言语为后世各类文体的渊薮 ,而《尚书》篇章的韵文化现象 ,也揭示了三代“史”、“诗”形态重叠源于瞽史一体的传述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先民极其重视历史 ,先秦的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的直接产物和代表。其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兴以立功 ,败以成罚”的实用———资治性 ,“好恶同于圣人”的道德———伦理性 ,“跌宕而不群 ,纵横而自得”的历史———文学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再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演变历程的研究,阐述了中共三代领导人对和平统一大业战略思考的逐步深化和完善,揭示了其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革命首先是从农村走向胜利的 ,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的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位置 ,既继承前人、联系实际 ,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思想 ,对于指导我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三代领导人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冰  田春明 《理论界》2007,5(5):15-16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了关于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思想,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思想是对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兴办教育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回答了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根本问题;借助于社会实践内涵所发生的时代变化,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通过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书写的前提首先要有文字,中国文字的产生绝非始于殷商甲骨文,最初产生的文字恐怕比八千多年前的贾湖契刻还要早,"史"就是参与创制文字者之一。国家建立后,"史"转化为史官,国家成文的书写基本由史官来完成。《尚书》是中国早期史官书写的成文,也是中国早期的儒学元典之一,它含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书相比较,《周书》不仅篇幅多内容丰富,而且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书写模式和相当高的书写技巧,表现出鲜明的儒学意识与相对稳定的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审美风范,对后世成文的书写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建国60多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凝聚着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倾注的心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对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地位、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未来等重大问题上都作了重要阐述,指导中国教育事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三代领导集体与民族区域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历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长期探索、比较和实践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制化、制度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进一步贯彻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创立与发展是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公布至今已两年有余,学术界有关夏商周年代的讨论仍在进行,研究成果连续不断.本文对有关的学术动态进行了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2.
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树民 《河北学刊》2002,22(1):146-147
我国古代历史上统称是夏、商、周三代 ,有些古籍又称为虞、夏、商、周四代。作为虞氏的世系 ,现在可考的有幕等十五个名号 ,而不止是尧舜禅让中的舜一代五十年 ,是古代史上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 ,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王健 《殷都学刊》2002,(4):12-19
古代国家的政治疆域是统一王朝中央权力控制下的、具有大致范围的政治统治区域。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平行并进式”特点 ,决定了夏商周三代政治疆域的传承与包容关系。三代政治疆域有四个显著的特征 :一、政治疆域的模糊性和多变性 ;二、早期国家政治疆域中的数都并存意义 ;三、政治疆域中的“点”、“面”与“虚”、“实”关系 ;四、三代政治疆域统治传承的法理性。  相似文献   

14.
考古学上的先周期和西周初期这两个陶器群所代表的年代,在武王克商前后是交错 重叠的。徐良高说武王克商后丰镐地区商文化因素突增不符合实际。因此,把97SCMT1西周初 期地层叠压先周期灰坑的地层关系称为“商—周考古界标”是不科学的。碳十四测年方面的专 家,听信“商—周考古界标”的错误主张而获得的克商年代范围,可信度受到影响。夏商周断代 工程把由此获得的克商年代范围作为推定武王克商年的出发点,是很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李学勤 《殷都学刊》2008,29(3):13-14
方[戈丮]乳各鼎属西周早期后段器,系器主为妻作器。铭文中“方”是地名,“[戈丮]”是爵或职名,“各”是人名。“[戈丮]”作为爵或职名,在晚商青铜器铭文屡见,而藏于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的商代晚期玉戈刻铭等均表明讯的地位很高。殷墟出土的跽坐执戈者以及西周较晚的铭文,也反映出称[戈丮]者可能是执戈拱卫之臣。  相似文献   

16.
偃师商城是商汤建国的标帜与夏商断代的界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商周断代工程"利用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制订出我国第一份科学的<夏商周年表>,具有权威性.笔者不同意<偃师商城--不准确的界标>一文的观点,并从文献记载、考古实物资料和碳-14测定标本的年代数据等多方面来加以论证,指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7.
论夏商时期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意识,它产生于夏商时期.夏商时期的忧患意识有种种表现,并且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原始性,它对其后历代的忧患意识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夏代的王位继承在正常情况下是父亡子继的,先商部族首领的产生方式也是父亡子继的,但商汤灭夏后,就为之一改,王位继承制度成为兄终弟及。其原因或在于夏作为第一个家天下王朝的背景和商汤灭夏后面临的不得不如之的形势。面对此景,商天下的开创者可能决定在继统法上实行兄终弟及,并定下广建婚姻的国策以为之辅。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很早就产生了海洋文化 ,它丰富了农业文明。夏商时期的海洋文化表现为出现了朦胧的海洋意识、海神崇拜以及早期的海洋旅游行为和以海岛为避难所 ,表现为开发了近海的海洋资源 ,有了一定的航海能力。它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还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夏商文化分界问题,学术界颇多争议。二里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还是要被肢解,不仅关系到夏、商文化的研究,更关系到考古学文化理论的创新。以往在讨论中只注重二里头文化的倾向使得这项研究始终没有突破。如果把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与东下冯类型结合起来考虑,则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