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乡村旅游特色鲜明,景点多,品位高,发展潜力大。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西递、宏村为例,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以提高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环境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一方面,乡村环境既是乡村旅游重要的吸引要素,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资本;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政策问题和乡村本身的落后性制约着乡村旅游发展,影响了乡村旅游环境建设。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环境政策实践分析,在建立乡村旅游环境综合改进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我国乡村旅游环境建设优化路径:第一,国家政策向乡村旅游环境建设倾斜;第二,制定乡村旅游环境建设专项政策;第三,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旅游规划;第四,增强社区参与权利;第五,加强综合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乡村旅游近些年虽然发展迅猛,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呼和浩特乡村旅游不容乐观,仍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脏乱差,旅游产品开发盲目等诸多问题.呼和浩特要加快推进呼和浩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科学规划管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对民族村寨的振兴需要城乡、产业、文化、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以阿坝州为考察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社区参与为研究理论,在充分调查当地旅游与扶贫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旅游、扶贫、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促进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影响机理。旅游发展与环境有紧密的共生性,当地的旅游生态化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贯穿始终以及民族社区居民要积极的参与。提出要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建立当地居民旅游资源入股企业的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培养新兴业态,融合传统农牧业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寻求民族地区旅游与环境一体化共生的实现途径,才是实现农牧民增收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经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论文运用主观博弈理论对皖南与皖北旅游产业合作进行分析,建立了旅游产业合作的主观博弈模型.研究表明,皖南与皖北旅游产业合作的初始域开始出现,皖南与皖北参与人要扩大旅游合作的共有信念,博弈域环境的诱发性变化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旅游合作共有信念的形成.最后,提出了促进皖南与皖北旅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的基础作用是经济功能,它能带动、拓宽、深化当地农村市场,从本质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促进当地农村向全面发展迈进。文中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居民作为旅游影响的切身感受者,其感知与态度对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从旅游地居民的角度,选取官庄景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管庄景区社会、文化方面的正面影响普遍为居民所认可,负面影响认可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居民目前没有认识和感知到旅游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认为当地乡村旅游正处于融洽阶段,当地的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知,让村民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农民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备受关注,各地区推出一系列政策和办法鼓励农民工利用当地特有资源进行旅游业创业,为农民工提供了创业的机遇。后疫情时代,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难、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旅游创业环境差的问题,严重影响创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为探究现阶段农民工对旅游创业环境的满意度,文章构建旅游业创业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从农民工的角度对旅游创业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对旅游创业环境满意度评价一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等18项指标均值的感知满意度都小于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将18项影响农民工满意度的指标定位到IPA分析模型内,划分出优势区、保持区、改进区以及弱势区,并针对其各自特点提出发展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民工旅游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通过调查分析从定位、规划、环境、营销等方面为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即理清内涵,确立乡村旅游定位,制订规划,指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打造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强化营销,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喜欢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前往乡村地区休闲度假,给旅游地理学和休闲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为研究中国新型的甚至是未知的城乡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这种新的休闲度假趋势主要产生于大中型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以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周边郊区为例,研究新型乡村旅游在城郊地区的发展,在保留和修缮传统乡村景观的同时,也产生出新型景观。旅游的发展促使乡村地区结构重组,建立了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经营活动与当地农业发展之间的新联系。从中区分出两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一种是为了适应当地乡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另一种则是由个人开发且相对独立的小型农家乐或乡村旅游景点。这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既有利于当地发展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活动范围,也为城市居民重新审视乡村世界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市场需求多样化、常态化的发展背景下,乡村旅游新业态应运而生.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项目驱动因素是改善呈现多、散、小、微格局,持续发挥旅游对乡村地区综合带动效益的关键.本研究拓展了扎根理论在乡村旅游新业态方面的应用,以五彩山村特色民宿为例,从驱动其发展的旅游公司、当地政府、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四大关键主体出...  相似文献   

12.
民族旅游开发改变了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计与生活方式,旅游带来的经济增长能有效提升旅游地社区的生活质量,旅游引发的城乡互动促使旅游地居民在城乡差异对比中反思自身的乡村身份。鉴于乡村身份认同对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旅游开发提升泸沽湖景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研究背景,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观察方法收集数据,同时运用扎理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出泸沽湖旅游开发影响乡村身份认同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旅游引发的物质改变是影响泸沽湖景区乡村认同变迁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伴随当地乡村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主客互动的增强,泸沽湖景区居民的乡村认知观、乡村身份自信和乡村社区认同感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的管理结构可以视为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要维持该系统的有效运行,政府、投资经营者以及当地村民应该发挥既有的功能。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也存在着政府未充分发挥社会治理职能、投资经营者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较浅显、当地村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且缺失话语权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吸引投资并进行科学规划与规范管理;投资经营者应深入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同时构建并延伸产业链;村民应该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增强自身参与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乡村旅游是以内生式发展模式为主,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面临着众多困难,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长沙市桃花岭村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个案研究,半结构访谈40名经营业者与管理者,应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了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的变化。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早期,农家乐经营者主导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是随着各种行动者的介入,在发展方式、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乡村旅游管理等方面存在异议,整个行动者网络缺乏沟通,各主体缺乏对等意识,趋于僵化、丧失活力。只有既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个行动者,体现当地农户主导的有效基层组织,又得到政府提供政策、资金、管理的倾斜与支持,才可以解决当前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更注重对休闲娱悦的体验和历史文化的熏陶。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城市旅游者,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碰撞中,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被或多或少的同化,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地价值的挖掘,提高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认识,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区位熵理论、产业集聚竞争态模型,对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 (2)不同地区集聚度差异明显; (3)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加强区域合作等建议,有利于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差异化营销是西藏乡村旅游产品不断高级化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更好满足西藏乡村旅游者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西藏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收益,也有利于西藏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西藏乡村旅游的差异化营销,应重点做好三个工作,即深入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禀赋和顾客群差异;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打造独特而响亮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其特定目标和功能,其运行过程就是优化乡村旅游系统结构、完善乡村旅游系统功能的过程.本文将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运行目标、运行保障和动态反馈与调控机制,探讨了其分析框架和调控过程,从而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旅游火热度不断攀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是乡村旅游工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概念、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由于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节能减排,因此循环经济符合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具有天然的条件.文章梳理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效应,提出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以安徽贵池霄坑村为案例地,分析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在霄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霄坑村旅游发展的其他低碳旅游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