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的传统办学理念呼唤"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是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强调情感、活动教学;强调留有自主空间的管理方式.生本课堂应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生本课堂"的教学着力体现"一切为了孩子,高度尊重孩子,全面依靠孩子"这一新理念.以生为本的课堂是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后而获取知识的场所.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活"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好动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对于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来说,如何创新方式,走进孩子心里,真切的让孩子无拘束地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思品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在开心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道德品质,锻炼意志,真切让课堂有效、自然的“动”起来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互动"式教学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强调动态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生生以及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研究、探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话言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提出:不要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而是让教育来适应孩子。由此可见,真正卓越的课堂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活动。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质量才能升起来。学生动,教师必先动。要教师动,学校领头人--校长必须带头动。  相似文献   

5.
"以活动为中学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中开展各种活动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使学生把语言学习转换为内在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去分析,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及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学需要创新,学生学习更需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要多给学生"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创造性学数学。1让学生动眼,提供观察机会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取知识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我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相应的教具,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再指导学生分步观察(一看边,二看角),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最后让学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较强的适应能力,做到人际关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这一单元中的一个内容.通过钻研<标准>和教材,研究学情和学法,我力图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以下目标: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体验到数学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实愉悦;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经历探究数学和获得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中建构自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知,在"碰撞"中自主发展;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王瑛 《科学咨询》2009,(10):20-20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同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章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树立问题意识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间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新学习.让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不自觉中达到有机地"渗透"和"融合",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伞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从而保让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的实际运用中,要根据职高学生心理特点、专业特色、班级差异来设计适合职高学生的活动,制定有效的活动规则,让职高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在生活中学数学.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以"生活实践"的回归,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们需要在课前汇集集体智慧,备好课,设计中职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就"动"起来了,在引导学生完成设定任务的基础上,让他们轻松地学习语言,寓教于乐,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期待感,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了,这也就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悦动乐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较强的适应能力,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对人的健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作为针对大学生的体育课,如何才能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使体育真正对学生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这问题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吴涵芳 《科学咨询》2009,(10):54-54
新课程改革,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程改革,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精彩.在新课程改革中,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地探索、实践,都在不断的学习,以充实自己,展示自己,突破自己,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得愉快.哪如何"上好数学课",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一种生活,当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感、价值、地位被忽略后,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枯燥、苦涩和知识的深奥.课程改革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让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体验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神奇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应该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从生活中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阅读的能力,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奇心(探究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既可以保持儿童的好奇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培养孩子对科学的积极态度.笔者以为,在开展探究教学中可能出现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