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辽宋时期存世至今的宗教建筑,辽中京大明塔历经千年仍然矗立于中国北方,其建筑结构和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区域历史文化特点,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物质文化载体之一。与赤峰地区其他佛塔相比,辽中京大明塔整体建筑结构和艺术造像装饰均保存完好。深入了解辽中京大明塔的建筑艺术形象,可以进一步了解辽宋时期中国北方建筑结构的营建技术和艺术形象的处理方法。解构研究佛塔建筑时,应当逐步分析辽中京大明塔的建筑结构组成和使用的艺术形象,依据所得的相关数据探讨辽中京大明塔各部位呈现的古代建筑信息,以此深化该类型古代建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以后的修缮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审美关系来看,中国古代住宅建筑风水观念中蕴涵着生态美诉求,这可以从气动布局、屈曲流转、和谐生情、浑融自洽等建筑追求上明显地感受到。这种生态美诉求同东方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密切相关,是中国古人生态智慧和诗性掌握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含蕴在“风水”之中的生态美观念对于我们矫正现代住宅建筑中存在的技术片面性,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型居住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村流坑的风水格局与环境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风水研究在我国地理、建筑学术界正进一步展开,其实践成就及迷信糟粕都将在不断研究中得到揭示。古村流坑被誉为“千古一村”、“中国南方民俗建筑的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典型”。文章从古村的地理格局,包括自然环境的生态、景观以及村落选址、规划等方面,阐述了有关风水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由风水理论所构成的古村环境意象;同时概括说明了我国江南古村在风水方面的一般特征,从而为更好地批判继承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提供充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基本上是绿色的,或准绿色的。在古代建筑发展史上形成了“象天法地”“建筑节俭”“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美”和“风水环境意识”等思想观念。总结、继承这份建筑文化遗产,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城是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经岁月的沉淀而形成的,古城旅游景观无不浸润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当代中国古城旅游景观规划中传统文化内涵的缺失问题越来越受到旅游规划学界及艺术学界的关注,本研究以中国传统理论范畴"意境论"作为指导,对旅游景观概念进行了探析,建构了古城旅游景观意境的审美机理,解析了凤凰古城包含天象、建筑、风水、人文活动等旅游景观意境的构成要素,以期能更好地挖掘古城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国,在古代就开始在朝鲜半岛传播和发展,对朝鲜民族居住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从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陆续有朝鲜族人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聚居,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意识,风水观念持续顽强地发挥作用,指导他们进行居住环境的选择设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因此,探讨风水观念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环境选择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对今后更好地进行朝鲜族村落的规划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整体性”、“闭合性”、“同构性”等理论主张 ,作为接受美学的心理分支及其原理 ,运用到诗歌鉴赏上 ,不仅可以从理论维度上破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法则 ,而且可以从审美实践上诠释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意境。其方法论意义可以探得文学接受的审美真谛。  相似文献   

8.
风水在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营建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风水意象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显著特色之一。在今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要求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反映。本文对古代风水文化、风水意象对古代城市的影响及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浙江古塔是浙江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建筑形式。明清时期兴起的风水塔,在浙江省的传统村镇中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在民间,素有"无县不塔,村村见塔"之说。浙江浓厚的吴越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造就了古塔的浙江风格及艺术文化内涵。而在当今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村镇中风水塔建筑艺术的保护和继承正面临着危机。在分析归纳古今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传统村镇中风水塔的建造功能、目的出发,总结出浙江传统村镇风水塔的造景模式。系统地研究浙江风水塔的理景艺术对当代的历史园林遗产保护、汲取古代经验、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气候的变化,在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砖仿木结构塔出现。此类塔的抗潮、抗震等综合能力提升,保存年代更为长远,建筑材料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匠师们在砖作技术上的提高及粘合技术的发展。振湖塔在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下,与当地文化特色紧密连接在一起,就地取材,有着较高的...  相似文献   

11.
住宅风水与人的生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在当今工业文明社会,因其不符合机械因果论曾被斥为迷信,为众多学者所拒弃,其实它根植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包含潜在的科学性,对人们居家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其对现代民居设计观的影响,可为今人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女性美容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物资料和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古代女性容颜审美活动的有关记载出发 ,勾勒了中国女性美容习俗的形成过程 ,分析了蕴涵其中的美学特征 ,阐释了古代女性对于容颜美的审美特征 ,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风水——中国传统环境选择理论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是人们选择和规划居住环境的一门学问,体现了古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构成了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传统风水理论既具有封建迷信的一面,也包含了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家具作为社会文化功能和艺术审美功能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各个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本文从哲学、社会意识等方面来研究我国古代家具审美思想的成因,追溯我国古代家具的文化内涵,以期从深层次上把握中国古典家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喜剧意识的笑是人类社会实践文化心理机制和生命自由资源的审美升华。只有具有审美价值的喜悦感情,才能成为喜剧意识的笑。能够凭借自由嬉戏态度对待社会历史必然的喜悦感情就具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大陆农耕文化基础上奠立的伦理理性主义文化和西方古希腊海洋文化基础上奠立的历史理性主义文化,分别孕育了中西方文学的喜剧意识。  相似文献   

16.
理工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理工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现状出发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实质的概括 ,阐释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育是理工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文化载体之一。其主要实质是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体现了广泛而独特的审美特征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武术审美之“和谐”特征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荣  李高  陈冲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45-47,6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传统武术的审美特征中的和谐美、形神美进行研究,目的是为弘扬武术文化,更好、更快地推动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元素的思考,分析了中国书画独特的审美特色和审美情趣,其思辩性特征、书画同源理论的构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对客观事物独特的认知模式,因而产生出迥异于西方的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他们是在海外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这部分人中,有必要加强古汉语的教学。古汉语的学习,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审美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审美阐释活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旨趣,对中国诸种文艺现象的审美活动进行分析与剖解,最终目的是“合外内之道”,实现“内在而超越”。唐君毅运用历史和美学的观点,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品评中国古代绘画与诗歌艺术。在广阔的学术视域中,唐君毅精心剖析中国古典文艺的民族特性及其审美历程,把握中国审美文化的精髓,其审美阐释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