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时下识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高耗低效,学生对识字兴趣不大,写字潦草,错别字随处可见。如何扭转这一现状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3.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让小学生制作识字卡;通过朗读课文来识字;通过游戏、发挥想象认记生字;创设生字复现环境,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认识生字,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很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韵文识字说     
韵文识字能受欢迎并长久不衰,一是韵文识字较好地体现了汉语语音规律;二是现代韵文识字是传统韵文识字的继承和发展;三是韵文识字从认读入手,抓住了识别汉字的“牛鼻子”;四是韵文识字符合愉快教育的原则;五是韵文识字符合初学者、特别是儿童的思维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一种“复脑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识字教学我们缺少一些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教学中一些识字方法,虽然对科学识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这些识字方法又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有建构起科学的识字教学体系,从汉字本身的识记规律出发,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对识字量、字种、字序上做出科学的定位,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任燕 《新天地》2011,(12):232-232
新课标中指出,识字教学是阅读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低年级要大量识字,以帮助大量阅读和写,识字任务十分艰巨。让识字变得轻松、愉快,让阅读提前实现,是每一位实验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令我很吃惊,在课堂上看到了可喜的变化,我深深体会到生本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是:“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伴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整体识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肩负着“识字提速”的重任。“整体识记”即把汉字当作一个整体,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通过各种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从而实现对字形的整体记忆。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整体识记”在追求识字“量”与“速”提升的同时,识字的“质’,却有所降低。笔者曾对一、二年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学生中较多地出现形近字混淆,识记出错等现象。例如:把“陪”认成“部”,把“晴’’认成“睛”,“喝”认成“渴”,把“初”中的“衤”写成“礻”等这些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出错的频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8.
寿园芳 《新天地》2011,(11):202-203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人教版教材中识字的编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随文识字;二是在语文园地中识字;三是编排了单独的识字课。其中单独的识字课编排得新颖独特,很有意思。首先,呈现在课本中的位置别出心裁,八篇单独的识字课分别设置在八个单元的最前面,用识字统领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9.
清代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王筠立足于其“人本”语文教学观,将识字教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识字教学思想。即,针对汉字特点进行教学,提高识字的效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发挥汉字本身及汉字书写的教育功能,使识字教学负载了更为丰富的人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其目的是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开启学生阅读之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要走出因循守旧的理念误区、"僵尸"教学的方法误区、机械抄写的学生能力培养误区。提高学生识字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和多种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为了适应这个要求,势必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些精读、略读、浏览等能力。而写作能力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更需要学生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相似文献   

12.
"识字教学流派"、"识字教学法"和"识字教学方法"三个词并不是同一概念,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其中,"识字教学法"涵盖的范围最广,但在实际中这三个词却被很多人混淆使用,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重新认识,明确三者的适用范围,理清它们的关系以利于识字教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倡学生在大语文环境中学习,让学生于广阔的生活中识字。开放识字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遵循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强调识字教学的"趣"和"味"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是一组描写夏天的词串“夏天台风雷雨/桃子梅子西瓜/蝈蝈青蛙知了/葵花茉莉荷花”,分别从天气、水果、动物、植物四方面描绘了夏天的景色;《识字6》的词串是夏夜的美景“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士北斗星”。  相似文献   

16.
李玉荣 《新天地》2011,(11):282-282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作为教师,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使识字成为学生愉快的经历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新教材的安排,为了让学生多识字,并且不把识字作为一种负担,而是从内心喜欢语文,乐意识字。  相似文献   

17.
科森·怀特黑德通过《地下铁道》一书重新书写美国奴隶制度下黑奴艰辛的识字历程及由此带来的越界行为,旨在说明以下事实:黑奴识字在提升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跨越的不仅仅是由白人奴隶主设定的种种界限,更是挑战白人统治阶级的权威、争取自我权利的斗争,黑奴识字的越界行为在开启混乱、重现黑奴非人的生存境遇的同时,也化身为文化的再生产动力,通过重审界限来确保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识字教学既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又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而且把识字集中在低年级教学。课标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 000字,其中要会写2 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 600~1 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 000个汉字。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类识字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 ,以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为依据的字理教学比较符合课改的理念。它的优点有三 :(一 )科学、适度的字理分析 ,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 ;(二 )字理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发展学生语言架桥铺路 ;(三 )字理分析中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激活学生思维 ,是识字过程中提高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形声是汉字造字法之一,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比例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识字教学中,面对一些接触汉字不久的学生,应该怎样讲解形声字呢?我们辩证地分析了"识字识半边"的可靠性,并针对汉字教学的现状,对形声字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