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喜松 《经营管理者》2013,(18):145-145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是人的改革,对于国企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是每个企业管理都要下大力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激励创新所面临的问题着眼,浅议了国企激励机制如何创新,希望为国企激励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针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话题,有很多解读和争议。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是不同层面的概念。同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避免纯粹资本运作。她认为,各界相关讨论要先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搞清楚,特别是相关主导"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部门,更要从深刻认识改革目的入手,参透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思想,捋清思路制定方案,引导"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及职工的切实利益。本文立足企业薪酬改革的现状,从薪酬激励作用、分配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国企薪酬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薪酬管理理念转变、分配系统完善等方面,论述了国企薪酬发展的趋势。最后,从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一般职工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等方面,阐述了国企薪酬改革的新思路,以促使国企薪酬改革朝着健康而有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企开启新一轮改革,但比改革新举措更密集、更引人注目的是,各个门类的国企系统纷纷浮现大案要案和窝案。从中石油到海外机构:国企反腐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5.
邓经纬 《决策》2014,(6):78-79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程度最高的法国,因国企低效和创新不足,竞争力在西方国家中一度排名落后,为重振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法国开始进行国企改革。法国的国企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那时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当下,中国各地的国企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法国的一些改革做法在西方国家最为典型,对我国不无启示意义,值得中国国企改革者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9,(6):18-18
2008年6月,沈阳市出台《关于对对重大建设、改革项目实施稳定风险评估的规定》。明确把拆迁、土地征用、国企重大改革等项目作为信访评估重点.对这些可能诱发群体性上访项目.信访部门有权说“不”,  相似文献   

7.
二、解决国企改革难点的宏观战略与微观操作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国企。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国企相继出现了普遍性亏损,最终导致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与此同时,各国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又对国企提出了调整存量结构的要求。从七十年代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国企改革的浪潮。各国都在设法克服国企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明晰、经营管理不善以及效率低下等弊端,为国企成功经营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都采取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方式,找到对国企合适的控制点和放权点。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全面加强对国企宏观管理。1.西方发达国家国企改革的启…  相似文献   

8.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行治理结构以及人才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提高国企的资产效率。然而,在国企混改的方案中,控制权如何安排,这是国企和民企都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云南白药的混改结果是云南省国资委和民企新华都共同控制上市公司,云南白药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不再保留国有企业的级别和待遇,其经营活动无需政府行政审批,可建立更市场化的决策和治理机制,公司的管理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最终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管理层三方利益统一。本案例从研究云南白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入手,探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为何要混改、和谁混改、是否转让控制权、如何定价、改革后的绩效等核心问题,并对国企改革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董监事会建设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完善公司法人制度的“牛鼻子”。自2020年国企三年改革行动以来,子企业董监事会建设成为国企董监事会建设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回顾董监事会的历史渊源,充分论述了中国国企董事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监事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央企子企业董监事会现状,并探究提出了加强央企子企业董监事会建设的相关举措,即可从健全完善董监事会制度体系、强化外部董事履职保障、建立和完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强化监事会队伍建设、成立监事会片区组等五方面进一步完善董监事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14,(24):30-3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国企改革后,"国企日子不好过了"的声音开始出现在舆论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四次会议,将国企高管的薪酬问题再次纳入了改革视野。这给了舆论一个等待已久的信号。现在,随着《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两文件的出台,国企领导的日子也不那么好过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过几轮改革,从计划经济的纯国有化走出  相似文献   

11.
历时20多年的国企体制改革走到今天,遇到了产权改革这个躲不开、绕不去的难题,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又有了国企产权改革该不该进行下去,以及怎样改革才是正确选择的大讨论,应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产权改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眼下还很难说谁的办法就一定完美无缺,不过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宏观目标出发,国企产权改革绝不可半途而废,既然回头路不能走,那就得想方设法找出阻碍国企产权改革进一步深入展开的因素,只有正视问题能够有效化解其中的矛盾,将国企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2.
梳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不难发现二者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的密切联系。从1992年资本市场成立到2000年前后,受制于资本市场规模偏小、融资能力有限和国企改制状况,分拆上市成为当时的主要选择;2000年以后,主客观因素推动整体上市成为主题,基于此,一大批国企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并在资本市场纵深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分拆上市还是整体上市,涉及的核心内容都是主业上市。主业上市包括全部或部分主业上市、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在加大国企公司化改革力度、监督公司管理者行为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查处腐败、惩治犯罪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一大批国企蛀虫纷纷落马,但并未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国企的国有资产仍在不断地流失.民意调查显示,68%的下岗职工认为,企业董事长的权力腐败是国企倒闭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加大对国企法人代表权力的监督力度,是国企公司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竞争中性"原则是指在国企与非国企并存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不会给国企带来相对于私企、外企额外的竞争优势。"竞争中性"对于中国来说,是要进行渐进式的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变国企与民企、外企之间业已存在的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上一次认真推行国企(SOE)改革是在近20年前,那时,在"抓大放小"的口号下,每年有数百家国企被私有化或清盘。但在2003年后,中国政府变得不太愿意让国企"差生"倒闭,而是依赖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简称国资委),向那些未被放弃的国企注入更强的市场意识。然而,国资委只是起到了保护它们存在的作用——通过让受益于关键行业垄断地位、盈利能力较好的国企来补贴亏损国企。面对压力,北京方面现在提出了一项通过混合所有制提升国企业绩的新战略,但这将无法解  相似文献   

16.
<正> 曾经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的民营企业,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管理之道,而令其它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惊羡不已。而如今正当国有企业改革大刀阔斧、有声有色的时候,民营企业却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民企害了国企病。有戏言:比国企更象国企。国企进步了,民企还在原地踏步。据国家体改委研究院调查表明:私营企业经历了1993、1994年的快速增长期后,1995年开始连续3年增幅明显回落,户数平均降低28.63%,注册资金降低47.22%。中国民营企业到底怎么了? 一、家族型管理已不适应民营  相似文献   

17.
历时20多年的国企体制改革走到今天,遇到了产权改革这个躲不开、绕不去的难题,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又有了国企产权改革该不该进行下去,以及怎样改革才是正确选择的大讨论,应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产权改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眼下还很难说谁的办法就一定完美无缺,不过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宏观目标出发,国企产权改革绝不可半途而废,既然回  相似文献   

18.
徐宁 《经营管理者》2013,(7X):243-2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企业形式在中国出现,有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企等等,这些企业的出现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国企面对改革发展的深入其自身逐渐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双重危机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应该及时实行改革。本文就国企当前监事会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期许国企拥有更辉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后,我国新的国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国企调整改革的取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向关键领域集中,整合重组,做强做大。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国企重组整合的产业关联性;力保控股权;注意采用市场化的改革方式;国企"退出"步伐明显放缓。由于地方国企与央企差异很大,特别是二者的战略地位完全不同,因此,其调整改革取向应当有很大差异。要使地方国企与央企沿着合理的差异化取向调整改革,就应当正确认识和调整国务院国资委的定位、合理确定地方国资委的地位、正确处理地方国资委与国务院国资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论社评     
正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体量巨大的国企"动手术"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被改革的国企,都必须一方面踩准政策红线,一方面顺应公众舆论和时代潮流。2014年7月21日《政企分开仍是国企改革发力点》社论经济观察报"官不聊生"说明,通过反腐败等措施,改革已经切实发挥作用,而"官不聊生"论在一些地方的官场流行,或许说明,这种论调背后存在一些官员群体对改革、反腐等有抵触心理。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