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当务之急:构筑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经济活动过程,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线性经济,即“资源一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物”,相对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生产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一种经济形态。其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这就是著名的“三R”原则。循环经济是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形式。循环经济不仅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带来可观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我国…  相似文献   

4.
宁夏粮食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求之能力的发展”。它一方面指出了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指出了环境的限定,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依靠自然生产力,直接和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并以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为基础的,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进行。由此可见,与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更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高级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经济行为而探索出的一个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三种经济发展形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形式;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形式;循环经济发展形式。在第一种形式形成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生存规律认识不清,强调人对自然界征服和改造的能力,造成了经济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滥开采和滥使用的情况,又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形成了经济活动的恶性循环——“高开采、低利用、高污染”的局面;在第二…  相似文献   

6.
1循环经济与副产品交换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区域的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生产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规划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7.
知识卡片     
曾俊林 《四川省情》2005,(10):40-40
循环经济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实现资源的多次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因而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因而也可以说,它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早在80年代初期就提出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十六大”报告中又把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发展整体经济都  相似文献   

10.
谢辉 《四川省情》2006,(5):26-27
当前,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工业化整体处于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内外经济竞争日趋加剧的新形势,四川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单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封闭起来搞工业化也是不可能的。必须将工业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搞好与国际国内的产业和市场对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和特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不可逆转。就国际看:由于新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为了赢得新的竞…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富…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和再修复”为原则;通过清洁生产、生态工业、持续农业、绿色消费、废物再利用五个环节,使物质和能量在企业内、企业间、全社会内得到合理、持久的循环流动和利用,使物质资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生态化,  相似文献   

14.
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百分之九十以上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其它废弃物的排放也大都与化石能源密切相关.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雾霾施虐,为体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已对世界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2015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的目标是由8.3%提高到11.4%,四川的目标则是由28%提高到31%.  相似文献   

15.
钱亚畅 《浙江统计》2008,(12):35-37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发展跌宕起伏,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着嘉兴经济总体上持续快速发展。从多项指标看,嘉兴经济发展水平已相当于世界中上等国家的平均水平,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然而,支撑经济快速工业化的代价也不低,人力资源需求、物质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快速增长,给嘉兴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正面临着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市场“业态”升级的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在效率有明显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时刻,着力发挥制造业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顶梁柱”“扛大旗”作用,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制造业蓬勃发展总量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四川制造业增加值13308.4亿元,比2020年增加2561.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5%,比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为4%,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张略 《四川省情》2004,(3):14-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必然选择,出现了两大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为手段,注重提高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强调在经济过程中智力资源代替物质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即“软化”;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重视提高生态效率,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即“绿化”。  相似文献   

1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部署。泰安实现建设经济强市进程的新跨越.必须大力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取向.应以新型工业化的整体部署为目标和依据。进一步加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社会和经济资源更加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不断地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方面摆到重要位置,做到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国作为一个正处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所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实现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四川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已经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预计未来十年,各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部分县区将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借鉴先行一步的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我们通过对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简要分析,探寻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和政策选择。四川省县域经济与东部四省差距明显县域人口比重高于东部四省。从县域所占比重看,截止2003年末,全省县域数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5%,而东部四省一般在50-65%之间。从人口所占比重看,全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5%,而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