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法国艺术真正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始于20世纪初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法学习西方美术。从艺术展览的角度看,1933年5月在巴黎波蒙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美术展曾轰动了中外画坛;2003年10月的"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展"也引起了国内外画坛的广泛关注。但将中法两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放在同一空间进行展览和交流,近百年来却没有过大规模的尝试。视觉艺术的交流既需要通过博物馆的藏品构成对历  相似文献   

2.
陈美珍 《学术交流》2013,(1):173-176
陈师曾是民初画坛上的重要人物,其艺术主张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的现代转换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文人画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同时也是在"采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对中国画现代转换的理性思考。这种坚守中的变革影响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现代转换的探索,成为中国绘画寻找现代转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赵清爽 《学术交流》2007,(3):189-190
卢禹舜新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画坛·60一代———卢禹舜》,收录了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4年的国画36幅,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系列:《静观八荒》、《唐人诗意》和《欧洲记行》。这些画是卢禹舜绘画的精华,是他勤奋的结晶和追求的硕果。看了卢禹舜的山水画,心中想到两个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大量引入西方“市政建设”思想并对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思考。在北京政治地位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学界对北京城市发展的讨论包括了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管理等内容,一些观念和结论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北京报纸的妇女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益世报·女子周刊》、《京报·妇女周刊》、《世界日报·蔷薇》等北京报纸妇女副刊的兴起,为新崛起的知识女性提供了在综合性主流媒体中传播启蒙思想、发挥创作才能的话语空间。在中国女性渐次成长为与男性同等的文化和言说主体的历史进程中,它们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现当代作家竞相书写的对象。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北京更多的是作家追忆安详古朴生活的寄托。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成为能够为民做主的精神依靠。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市场经济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北京成为很多人一厢情愿的梦幻对象。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兴起了"高师改大运动",原七所国立高师中唯有北京高师与北京女高师改为师范大学,1931年,两校合并之后,成为"硕果仅存"的师范大学。20至30年代北平师范大学不断陷入办学经费困难、强遭合并、停止招生甚至几乎停办的生存危机,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定的时期",由此折射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中动荡曲折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从2002年起,崔振宽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美术馆举办巡回个展,使中国画坛对他的艺术面貌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了解,并予以高度评价。我本人对崔振宽艺术的总体印象也是从他的巡回个展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中国史学发展的变化同步,美国中国学界不少专门从事中国乡村研究的学者开始转向中国的城市,韩书瑞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她的《北京的寺庙与城市生活,1400~1900》通过对以寺庙为中心的宗教信仰活动的分析讨论明清北京城内与城外、上层与下层、外地与本地以及不同种族的居民逐渐融合、形成城市认同的过程,显示了她研究北京城市生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领域的变化情况,进而对其社会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提出了基本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北京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并导致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邵震山先生对传统的尊崇和理解有别于常人,对其继承、发扬的执着和坚毅让他注定会成为21世纪初中国画坛传统派不可多见的优秀画家。邵震山先生早期画作很少,主要专研书法诗词,40至50岁期间作品比较集中,出了不少精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史研究已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这一研究的热潮中,有关北京城市史的专著与论文也大量出现.作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北京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北京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都是全国其他城市所无法替代的.为此,本文拟对整个20世纪中外学者有关北京史的研究作一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中国美术如何在全球文化大融合中保持特色和民族精神,这是当代中国画家所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的一个标志性画家,王西京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物画创作中,在现实主义创作和古典大写意两条创作思路的融合共进中,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艺术样式,为中国人物画精神升腾出富有探索意味的空间,为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张岱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现代新唯物论的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他开辟了与现代新儒学迥然不同的“应继续王(夫之)、颜(元)、戴(震)未竟之绪而更加扩展”的唯物主义哲学方向;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做的独辟蹊径的探索,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不应忽略的重要一章;他倡导的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和主导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之路,代表了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新世纪中国哲学继续前行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5.
北京满族的百年沧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满族,在20世纪,风雨沧桑,已历百年。回顾历史,略加评述,于满族自身发展,于增进民族团始,鉴往知来,很有意义。 北京满族是全国满族的一个部分,又是清代满洲的主体部分。满族在清代同全国各族一道,对北京、对中国、对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是营建大清帝……  相似文献   

16.
旧时妙峰山庙会是社会领域组织与运作的.20世纪初,妙峰山庙会和北京香会被定性为迷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被取缔.20世纪70年代末,香会通过自我命名为"花会"转变为北京民俗文化的象征,依托民俗旅游的发展,北京香会和妙峰山庙会在改革开放后相继复兴.21世纪初,妙峰山庙会和北京香会相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国家权力在事实上承认了二者的主体地位.当代妙峰山庙会和北京香会的活动呈现出社会领域自主成长和有序协作的特征,展现了国家对社会领域自组织的接纳与认可.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上半叶 ,近代北京书业有了长足发展和结构性变化 ,从而为现代北京书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从北京近代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 ,分析书业发展与城市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指出“近代北京书业发展的动因在于北京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试论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玉峰 《求是学刊》2005,32(6):95-100
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在20世纪前期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这对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研究而言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908年当王国维率先开始其中国戏剧的研究时,可谓是孤家寡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等事件的发生,均有助于研究风气的形成。1930年梅兰芳访美的成功,则直接促成了30年代的研究繁荣。相继涌现的自然禀赋与学术背景各异的学术大家们,为中国戏剧的研究提供了各各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从而使得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学规模初具。  相似文献   

19.
到法国去     
正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陷在混乱、动荡的泥淖中;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却繁荣昌盛、百花齐放。伴随着国家间频繁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开始接触西洋美术,开始知道在古老的欧洲大陆,有一个国家名叫"法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12日,在中国日本史学会的协助下,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及日本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新中国日本史研究奠基时代的拓荒者——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日本史研究的历程、成果、经验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李玉教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并说明了会议缘起和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