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流派色彩浓厚、影响至深的文学流派.胡风是这个流派的理论核心,促成了七月派的形成和发展.而一批作家用卓有成效的创作实践着这个流派的文学主张,由于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文学探索的步伐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2.
朱庆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3):65-68
论述了赵树理小说模式在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的个性特征 ,并以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及发展为背景 ,客观评价了赵树理创作的历史意义 ,结合中国当代文坛的现状及走向 ,深入分析了赵树理在当前文坛受冷落的深刻原因 ,预示赵树理小说传统对今日及日后文坛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惠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1):137-140
山西作家赵树理在成名之后来到河北南部解放区 ,迎来了自己创作的新阶段。他在此阶段的小说创作 ,既延续了“问题小说”的创作思想 ,又受当时当地生活斗争和地域风俗的影响 ,显示出另一种特征 相似文献
4.
郑欣欣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61-62
赵树理延续了“五四”问题小说的创作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注重现实人生的切实方面的创作姿态,把“问题小说”作为他实现其使命意识的最佳方式。文章在提出问题的性质、问题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三方面对赵树理与“五四”问题小说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关于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在西方学术界占有相当的地位.它主张人类的一切事情都起源于人性,人性的规律就是趋乐避苦.它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成为人生的目的,法律、伦理道德都以功利为原则.该思想对后世著名的法学流派,如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利益法学、目的法学、社会法学、实用主义法学、新自由主义法学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均从功利主义法学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营养.当然,如同思想一样,它也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杨卫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8):111-113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他塑造了众多的农民形象,而且大多数农民形象能够组成系列——妇女形象、老农形象等。以何仙姑为代表的落后妇女形象反映了不合理的旧婚姻制度带来的恶果;而二诸葛、王宝全、陈秉正、李有才、张来兴等反映了20世纪中国农村的伟大变革,昭示了党的农村政策带来的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小说史上,赵树理热衷于对传统戏剧,以及传统评书、鼓词等曲艺形式加以利用和改造,努力在自己小说中实现传统因素和启蒙精神结合.这种体现了五四传统、以平等自由态度对待小说艺术的作家情怀,却往往遭到新文化人的误解和打击.但在激进、专断、容不得不同艺术见解的时代潮流中,赵树理韧性的坚守,却是对启蒙精神能够在本土获得接受最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审美意识形态是上个世纪后期中国学者创发的一个概念,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特殊阶段的产物,审美意识形态论突破了当时极左思想的束缚,给步履维艰的文学走向独立和自由打开了一条通路,这是文学基础理论的一次创新,也是文学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但它只是社会过渡期产生的一个过渡观念,在逻辑上是文学意识形态论的学理延续,属于理论改良而非革命。该命题具有五种逻辑缺陷:认识出发点欠妥、语法关系含混、内涵自相矛盾、外延空无所指、经验与逻辑无效,无论从本质论或原理论的角度都难以立足。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40—70年代,还是80年代至今,对赵树理小说评价的差异主要源自于对文学现代性的不同理解。赵树理小说反映出的现代性问题并不单是五四文学现代性中的问题,也不单是毛泽东《讲话》影响下的解放区文学、50—60年代当代文学现代性中的问题,而应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变中的现代性问题。赵树理小说是在对中国小说艺术传统资源的现代择取和转化中,在对五四启蒙价值的继承和在对农民现实生存问题的关注、对乡村本位价值立场的坚守中,实现了中国小说的现代性本土转化。 相似文献
10.
芝加哥社会学派是社会学历史上极少数科学家共同体之一。它的形成与美国尤其是芝加哥自 1 9世纪后期起迅猛的工业化和都市化有关 ,也与美国的高等教育革命及大学的扩张有关。芝加哥社会学在其独领风骚的 40年里 ,在社会心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一批影响远大的大师 ,也对美国以及整个世界社会学的学科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者认为 ,早期芝加哥学派的非学科化倾向以及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是导致芝加哥社会学派最终瓦解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内在结构由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两部分构成。现实世界是为了提出问题,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想象世界则是为了解决问题,并突出主流意识形态预示的光明前景。现在探讨形成这种结构形态的根源,就成为一个新的话题。通过深入探讨深受史官叙述影响的讲史话本等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可以发现,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内在结构形态与中国古代讲史话本等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有着类似之处,共有的清官情结和道德关怀等深层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形成了这种“现实——想象”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2.
因果模式在话本小说中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它符合了编者与读者欲在作品中寻求“天理”的审美要求;其次它能让话本小说的结构更趋完整。而因果模式的负面效应则表现为:忙于交待前因后果的笔法有时使作品显得支离破碎;庸俗的报应思想也削弱了作品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深度与力度;此外因果模式的固化使得唐传奇的改写完全失败。当然,随着话本创作面向现实的趋势的加强,作者的创作热情与读者的审美焦点,不再为因果模式所局限。因果模式这才逐渐被突破,而因果模式的瓦解,其实也意味着话本小说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体,逐渐淡出了文学舞台。 相似文献
13.
因时代环境、个性素养等因素的差异,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风格迥异,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思想启蒙与问题观照;先锋反叛与推陈出新;形而上的心灵审视与形而下的生活再现。 相似文献
14.
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不仅是文学革命的首倡者 ,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理论观念 ,而且对诗歌、戏剧、小说的创作均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创造性的实践。相比较而言 ,胡适更大的贡献是在文学理论上。他的文学革命理论 ,不仅包括“诗学革命”理论 ,“戏剧革命”理论 ,而且包括“小说革命”理论。他的“小说革命”的理论观念主要表现在 :肯定了小说的文学正宗地位 ;标举写实主义 ,文学面向人生 ;反对团圆主义 ,提倡新的悲剧观念 ;科学地界定了小说文体 ,规则了短篇小说做法。他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黄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运用大历史观的视角、理念和方法来审视鲁迅,也就是要把鲁迅置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社会,乃至整个文明转型的特定境遇中来进行认识、把握,审视他的精神、思想和人格,以及他的创造性的文化实践及其价值意义,确立他在中国文化的转型进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及所产生的特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曾经说过:“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学家就是我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比较赵树理和汪曾祺小说艺术风格,指出二者虽均系中国味的小说,但其风格迥异,并从文化的大视野探讨二者小说风格形成的根源,考察赵树理小说的入俗美和汪曾祺小说的素朴美在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层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一批作家创作了一批都市小说。这批都市小说自出现到渐成气候,评论界的反映一直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本文试图从这批都市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文本体现的人文思考、叙事技巧以及小说的局限等方面对其进行整体的评价。一、文学史价值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在鲁迅、老舍、茅盾、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等作家笔下,出现了一大批色彩斑斓的“都市文学”佳作。但是,建国后,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文学观念和文学队伍的构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的小说占据了文坛很大… 相似文献
19.
在路上思索--中国类后现代小说叙事的成就、局限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后现代小说叙事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一道极为独特的景观.它超越了以往历代小说的艺术传统,引发了中国小说叙事的艺术变革.作为一种机遇,它能否更好地发展关系到中国新时期小说是否能够与世界趋于同步.然而,类后现代小说无论就其时间和发展现状都决定它无法定型、依旧在路上行走的地位.所以,在总结其功过得失的前提下,探讨其未来应当如何发展就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说创作的终极目的在于与读者的交流,通俗才是小说的本质特征。赵树理小说叙事是一种自觉地和它的读者进行叙事交流的创作活动,努力和隐含读者进行有效的叙事沟通是其创作原则。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赵树理小说终于实现了“五四”以来一直倡导但终究没有实现的文艺大众化。赵树理小说对通俗的自觉追求和实践超越了“五四”小说,还原了小说通俗的本质特征,从而对我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我认为,这一点正是赵树理小说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