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必须能够与开放的国际社会和全球经济体系相融合,并拥有与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大国身份相称的经济地位。不言而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不能涉足国际市场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共享全球资源,而且自己领域内的市场也可能被列强侵蚀和瓜分,而且更会在这个地球上没有铿锵有力发言的权力。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运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提出了改革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2.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都创造性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体制,这一特色体制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本文基于中国国际新闻话语困境的现状分析,认为从话语选择和话语质量入手,建立中国新闻话语自信,将“中国模式”定为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选题;改变以往的话语风格,力求让“中国模式”故事好听、精彩,从而逐步实现提高中国在国际话语结构中的地位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学研究已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国际学术领域中的显学之一。如何使中国的叙事学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国际叙事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比较叙事学研究或许是中国叙事学研究与中国叙事学者可以承担的任务。比较叙事学将在沟通中外叙事理论与实践、挖掘中国丰富的叙事理论资源、扩展与深化叙事学研究中显现出自己的优势,并对叙事学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伯重 《文史哲》2008,1(1):5-22
我国的经济史学的前身是传统的"食货之学",但是作为一个学科,却是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传入以后出现的。它迄今已经历了萌芽、形成、转型和发展阶段,并在此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即1949年以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历史主义史学传统、1949年以后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以及1978年以后形成的多元化史学传统。这三个传统都是我国的经济史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中国特色"之所在。而中国经济史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既珍视自己的传统,又积极投入国际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入国际学术主流的经济史学。  相似文献   

5.
开展特色经济的研究,让青海经济迅速跟上国际、国内经济增长的步伐,加快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多年来青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在积累少、底子薄、经济基础落后的环境中走出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7,(6):140-147
中国对于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不仅包括对于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承诺的国内实施,还包括参与和接受国际人权监督。在国内层面,中国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措施切实履行国际人权义务,推动人权状况的不断提高。在国际层面,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在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的过程中,中国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权观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动力,注重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并结合法治建设来整体推动人权保障和人权状况的提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员智凯  李博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54-56,108
随着我国在海外投资的日益增多,我国海外经济利益所面临的风险也开始明显增加。眼下,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主要面临政治、金融、市场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利用国际法律保护自己、健全政府关于海外投资的保险体系、提升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加强驻外领事机构保障职能建设、对国有企业在海外的亏损投资问责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被世界瞩目,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国际话语权上中国却没有取得与经济实力、大国形象相匹配的地位。中国需要国际社会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这就凸显了话语权的重要性。而争取话语主动、避免"话语陷阱",当务之急是加强话语自信,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面对入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争夺人才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高校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必须面向社会所需 ,输出面向世界的“国际人”。为此 ,高校要树立高等教育为经济服务的理念 ,加快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提高开放办学的水准 ,尽快融入世界 ;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造就国际教育知名品牌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和国际化。同时 ,要捍卫自己的本土文化 ,保留自己的特色 ,防止西化 ,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或者探索出自己的模式。那么,这种道路和模式应当是什么呢?近期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赵凌云教授等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较系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细读该书,我有如下感受:1.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基于当代中国语境来定义生态文明,该书认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提  相似文献   

11.
周哲波 《学术界》2004,(1):267-26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一书,阐述了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历程,并对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经验做了简明的概括.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揭示了其中的艰难曲折;阐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和外部文化环境,并着重探讨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和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全书最后落脚到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该书立意高远,角度新颖;视野开阔,高屋建瓴;谈古论今,脉络清晰;求真务实,合情入理,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是推进、维护、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武器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贸易战反映了美国大垄断资本主义与全球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知识产权博弈是中美贸易战的焦点,关系人类命运。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知识产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知识产权所反映的新生产力、新财富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探析它所凝结的科研成果价格的形成机制,揭示其在市场竞争、国际斗争中的特殊性,运用科技发展不平衡规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经济理论,提高知识产权经济制度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国际战略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在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中国与世界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的中国。充分认识这一思想的含义,对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两个大局”,从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秩序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三个层面出发,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习近平主席以“国之大者”的胸怀,提出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宏伟蓝图,对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根本意义上的中国模式的精神实质,是一种多维结构的经济模式,又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系统改造工程,但不能替代中国模式。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并承载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宗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与方式,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国际经济交换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办事,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追求社会主义多重价值目标,既讲效率又讲平等,追求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将社会主义的短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一种多维结构的经济模式,又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系统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和实现正义理想和正义事业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与正义精神。正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存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正义主题,制度、美德两大载体,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民族国家正义和国际正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带有鲜明的地缘性特点,它从自己的历史资源与现实需要出发开展研究,逐渐在比较诗学、阐发研究、东方文学比较和比较文化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丰富了传统比较文学的内涵,使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走出了过去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囿于同质的西方文化的地域圈子,成为跨越中西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比较文学,在学科研究范式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能否最终成为一个学派,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宗寒 《中州学刊》2008,(1):12-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基本经济制度看,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在于三点,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交往联系中发展自己.今后在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应重视解决四项矛盾和问题,即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质量;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多的优势,解决好就业问题;如何扩大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9.
由《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单位组织,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多道程序,评选出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2.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3.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政策选项4.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 ,虽享受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市场开放的广阔空间 ,但也时不时受到国际技术标准壁垒的阻挡。在我国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 ,有必要树立技术标准国际化的意识 ,通过了解、研究、跟踪国际技术标准的发展状况 ,制定相关鼓励政策 ,建立国际技术标准数据库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标准保护体系 ,以期形成自己的“矛”和“盾” ,获得通向世界的通行证 ,这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