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陈勇(中国学术论坛网主编):各位晚上好,今天晚上请到的嘉宾是王家新先生,大家欢迎!先请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今晚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谈到“就业歧视”,在我们的工作中可能有时候会碰到过,只是大家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而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个经典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性别歧视相关。先把简单的案情跟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关于李白写作《蜀道难》诗的年代和用意,从前曾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经过学者们的反复考证,今天我们已经有了较一致的认识。可是这首诗里有一处异文,长期以来为李诗的研究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4.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杨占全(教革组组长):在批林批孔更加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彩色故事影片《闪闪的红星》,在全校开展了学冬子,做党的好孩子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大家普遍认为:电影《闪闪的红星》确实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今天请校外辅导员老师和红小兵来到一起座谈。  相似文献   

5.
读诗贵在穿透李富朝世上没有无情的诗。所不同的是:有些诗,情浮于外,没读便知;有些诗真情不外露,非深究而不可得。李白有首《静夜思》,标题就有浓重的抒情色彩。更深夜阑,诗人陷于深沉的思念之中。问君何所忆?“低头思故乡”作了爽朗明快的回答。这类诗情浮于外,...  相似文献   

6.
勇敢     
鲁德拉老师走进五年级八班教室时,身后跟了一个小个子男孩。“同学们好!”鲁德拉老师笑道,“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名新同学——哥伦布·顾普托。从今往后他就和你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我建议,大家鼓掌欢迎!”接着,鲁德拉老师说:“观在,我们开始上课。谁告诉我,哪一位航海家在1492年至1502年期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卡罗尔,请你回答一下。”“是……哥伦布?”步罗尔迟疑地答道。  相似文献   

7.
汉语诗文的英文翻译是一门艺术和学术的综合体。"读诗难,写诗难,译诗更难"。因为翻译就涉及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作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惊和美的快感。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红楼梦》诗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但著名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翻译使我们大开眼界,值得欣赏。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艺目的的回答,是探讨文艺思想的关键。那么,孔子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传统的看法认为“尚文成为手段,尚用才是目的”,认为“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去看文学的价值”是孔子文学思想的核心。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失之于偏激的。《论语》涉及到文论方面的章句有两类:一为引诗,二为论诗、论乐、论舞。其中,关于文艺目的性的回答是十分明确的。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先是“兴、观、群、怨”,后是“事父事君”,这说明文艺是以自己的特殊功用去为社会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颜延之在魏晋南北朝诗人中,自来被称为大家。沈约《宋书·颜延之传》即已指出:“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他的诗以用典繁多著称于世。钟嵘《诗品》评其诗曰“喜用古事”,宋人张戒也指出:“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见《岁寒堂诗话》)我们今天就颜延之存诗进行考察,认为钟张二  相似文献   

10.
知道有《诗经》这部书是在早年读中学时课文介绍的,明白《诗经》有艺术魅力是在后来读师范时老师讲解的,而体会《诗经》易读难解则是在自己每次翻看《诗经》时感受到的。很显然,由于《诗经》的成“诗”年代和成“诗”环境与我们很遥远,因此少不了有太多的“隔膜”,以至于让许多人读而生畏,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大学研究生青年论坛"。今年是第二期活动,我是这次论坛的主持人唐笑天,历史学系2013级的博士研究生。先简要介绍一下我们论坛。本论坛由北京大学团委研究生青年工作部主办,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合办。去年举行了第一期,邀请了一些青年老师来谈他们的治学经验。由于去年论坛的反响非常不错,老师们分享的经验跟同学们现在思考、经历的东西有许多契合的地方,所以我们希望以后能把这  相似文献   

12.
《匈牙利新闻报》1月4日刊登匈社会学家、匈牙利社会党国会代表维达尼·伊万的一篇文章,题为《关于社会主义的六个原理》,摘要如下; 今天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今天会有那么多人相信社会主义,为什么它在世界各地获得新的力量?这是时代性的问题,必须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3.
英语随身听     
关于学习英语,木木的观点始终是“听”为先。从最早介绍的《躺着学英语》到今天准备向大家推荐的《随身听英语基础听力CD版》,木木一直把“听”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相似文献   

14.
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北冈正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提供的资料,鲁迅在写作《摩罗诗力说》之前,已有拜伦《该隐》的日文译本。这样,我们要知道鲁迅是否读过《该隐》,只要考究一下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对原材料(木村的《拜伦——文艺界之大魔王》及其《<海盗>序》《关于<海盗>》)的取舍和增补情况,就可以有一些把握了。除鲁迅读过的《海盗》之外,《摩罗诗力说》对拜伦作品的介绍基本上是选取木村的材料,至多增加一两句评语,然而对《该隐》的介绍则不然。表面上看,《摩罗诗力说》介绍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以来,我校中层以上干部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的学习。大家普遍感到《纲要》是多年来少有的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的好文件、好教材,它回答了大家普遍关心又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本文根据一些同志的学习体会与认识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吕氏家塾读诗记》是一部兼收并蓄的学术著作,它吸纳了《诗序》、《毛传》、《郑笺》、《诗集传》等五六十家的解说,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汇成己说,并时有不同于诸家的创见,是一部既采各家之长,又不失个性特点的诗经学著作。这与吕祖谦的家学、师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诗的信仰》一书是诗人雁翼近年来谈诗文章的结集。包括了关于诗的论文、答读者问、回亿、序言等共二十四篇文章。其中有对粉碎“四人帮”以后四年来诗歌创作的综合评述,也有对诗歌爱好者提出的关于读诗写诗有关问题的复信,同时对自己的创作道路也作了有意义的回顾。这些谈诗的论文是著者理论结合实践的经验谈,是他富有造创性的文学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大家一听玩游戏,立即来了兴趣,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大声道:“请大家安静下来!”教室里才安静下来,于是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角色体验”,咦,这是什么意思?我还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呢。  相似文献   

19.
吕祖谦说:“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因此,《吕氏家塾读诗记》绝大多数的解说与《诗序》意见一致。有个别地方对《郑笺》有所订正,实际上并不是反对《郑笺》,而是《郑笺》尚不完善之处,仍按照《诗序》、《毛传》的思路加以补足,使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最古典籍《梨俱吠陀》的第十卷中,有一组诗是作为送葬和祭祖的诗歌,看来是在举行这类仪式时用的。祭祖诗已另外论述①,本文只就这几首送葬诗略作介绍并提出几点看法。送葬的诗歌是我们的挽歌一类。死生事大,照说上古时期应当有很多这类作品。然而无论《梨俱吠陀》或则《诗经》都没有几首挽诗。《梨俱吠陀》只有这几首,另有几首则是招魂的诗,还有一些祭祖的诗也不多。《诗经》里祭祖诗在《大雅》和《颂》中有一些,但送葬诗却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