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岳阳楼记》本为度约之作,却寓以规劝之意,虽为人作记,却重在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2.
从屠格涅夫的抒情小说和个人的感情生活经历两个方面论述了屠格涅夫作为抒情艺术大师的本色 ,进而通过分析其抒情小说象征的意向性 ,揭示了其作品具有永久性艺术魅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鸟类是<诗经>自然审美的重要内容.<诗经>显示:先秦时代人们已能从声音、色彩、形态方面对鸟类作形式美观照,对鸟类的生活习性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对鸟起人生之情,以鸟为抒情之具,说明时人自然审美已从生理快感飞跃到心理快感,从中可见先秦审美意识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古代诗论来看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古人对诗歌性质和功能的两大基本体认 ,很少论及诗歌叙事的问题 ;从传统的叙事理论来看 ,先秦两汉民歌的内容及表述方式基本上构不成“叙事” ,更谈不到“叙事诗”的问题 ;从纯理论的层面看 ,抒情诗之根在于“极端的共时呈现性” ,叙事诗之根则在于“极端的历时延续性”。整体言之 ,先秦两汉民歌的共时呈现特征十分明显。虽有极少数作品体现为亦此亦彼的中间状态 ,不妨称之为叙事诗 ,但其数量有限 ,不足以构成与抒情 (言志 )之作相对立的种类。而且 ,它们同时又具备抒情 (言志 )之作的特征。因此 ,可以将它们视为一种特殊的抒情 (言志 )诗 ,不必强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5.
中国抒情文学体系深层建构所面向的问题,值得当下学界加以重视与反思。在现代历史语境背景下对中国古典抒情传统论题之隐然迹出,一方面有力地印认了中国诗言志、诗缘情的传统文学之味;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学思想进一步的研究拓宽了意识视界与阐释空间。这对人们从文类特征的独到角度来重新体识与发现中国古典抒情传统之内在意蕴,无疑有着深远的助益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一次因听了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写成的有感之作。这是一首和他的《长恨歌》齐名的叙事兼抒情的长诗,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琵琶行》的抒情方法、摹声技巧、语言艺术三个方面均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李商隐诗作中最富特色之作,历来是研究的热点和亮点。现就爱情诗的抒情对象、内容和作意、以及艺术特色三方面,对历来爱情诗的研究情况进行探讨,发现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总体呈融通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在传统的"玄言山水诗人""酷不入情"等诗歌史形象背后,还有一个虽不明显但却重要的与南方新兴乐府相通声气的方面。谢灵运诗集中三次写到南方歌曲,其中更有描述南方时曲的纪实之作。他也作有几首抒情性的五言四句体诗。不仅如此,他在山水诗中也多次穿插抒情表达,这比他少量的通篇抒情之作更加重要。他的诗中与吴声西曲歌词有大量的"相似诗句",可能存在相互脱化关系,这是我们考察他与吴声西曲相通之处的材料。这些相似诗句主要体现于抒情方面,如"以大的数目字形容内心情感的缠绵纠结""对内心缠绵情感的形象化""与人共度春天的愿景"等。其次表现为写景方式方面的相通。晋宋之际的诗歌变化,有玄言诗内部演化出山水诗和诗歌外部吴声西曲音乐系统催生出新的诗歌类型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后来演变为齐梁体。而这两个方面,早在谢灵运那里就已经在相互渗透了。  相似文献   

9.
司马相如创立的汉代大赋被认为是对西汉盛世的颂美之作,但从辞赋的抒情传统、西汉文人普遍的境遇以及司马相如自身的遭际来看,在司马相如的盛世颂歌里还有一种无法掩藏的盛世文人的失志之悲与幽怨情怀.  相似文献   

10.
司马相如创立的汉代大赋被认为是对西汉盛世的颂美之作,但从辞赋的抒情传统、西汉文人普遍的境遇以及司马相如自身的遭际来看,在司马相如的盛世颂歌里还有一种无法掩藏的盛世文人的失志之悲与幽怨情怀。  相似文献   

11.
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其长达6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出近百首不同题材的诗歌。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抒情诗在主题、抒情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作者由不懂哈代到读懂哈代直至回味哈代这一过程主线的描写,分析阐述了哈代抒情诗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肖凤1980年以其《萧红传》一书打开了新时期传记文学相对沉寂的局面,探讨了传记写作的新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传记作品可读性与史料性的结合点上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这一方面奠定了肖凤在现代女作家传记写作方面的地位,一方面带动了整个作家传记创作。  相似文献   

13.
写好成功的抒情类作品,不仅要有独特的语言艺术、生活的积累,学识的修要,还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细节是抒情类作品的一颗珍珠,而情人情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译诗还是论诗,王佐良均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现代敏感与语言才能,他并非一个纯粹的追究义理、考究辞章的学者。事实上,王佐良的语言才能与现代敏感正来自其诗人特性,通现西南联大校园诗歌实践,审察现代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转型,就不能不注意到:在联大校园诗歌对于新的抒情道路的探寻中,王佐良的现代诗写作具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抒情风姿,他以“迷人的抒情”与“泥土的根”的交融展现了别一种抒情形态。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以《女神》为代表的抒情诗是中国新诗的重要成果,其在写作中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值得探讨。其中,屈原辞赋的宇宙观和性别叙事对于郭沫若《女神》的想象力和抒情方式的构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女神》中的"抒情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极其"惠特曼式"的,因而能够对屈原的影响有着精彩的发挥。屈原和惠特曼的影响既使郭沫若的独特抒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正是他的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诗可以概括为灵魂内省式、情感宣泄式和哲理思辩式三种抒情范式.其中灵魂内省式又分社会灵魂内省和个人灵魂内省.散文诗的抒情范式形成独特的内形式价值,同时也构成了散文诗的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今理论界对苏青散文的研究基本上着重于那些描写市民生活的散文,而对苏青描写早年家乡生活的叙事抒情散文几乎无人研究。其实苏青的这类散文,也是很感人且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的。文章将以这一部分散文为重点解读对象,分析它们的动人魅力。  相似文献   

18.
章表文是曹植一生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植章表文在抒情内容上,多抒发其报国之情、骨内亲情、哀怨之情和感恩之情,在抒情手法上,善用典故、散句和比兴之法,从而使其章表文具有鲜明的特色。曹植在章表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19.
萧红英年早逝 ,但她却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 ,尤其在抒情手法的运用上 ,以间接抒情为主 ,用情写人、状物、叙事 ,形成叙事处即抒情 ,抒情处即叙事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