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摔伤后致股骨颈骨折。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短缩畸形,活动受限。在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重新获得生活上的独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前衰弱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68例,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FRAIL量表进行调查,将衰弱前期和无衰弱者纳入非衰弱组,衰弱者纳入衰弱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前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在髋部骨折择期手术老年患者168例中,术前衰弱评估:衰弱47例(27.98%)、衰弱前期42例(25.00%)、无衰弱79例(47.02%);非衰弱组与衰弱组年龄、居住情况、文化程度、月收入、锻炼情况、基础疾病、骨折前活动能力及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锻炼情况、基础疾病、骨折前活动能力是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前衰弱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应重视高龄、具有基础疾病、没有锻炼习惯及活动能力差的高危患者,必要时采取术前优化措施,关注术中及术后的临床决策,以降低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状态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术后采用意识障碍评估法(CAM)对患者是否处于谵妄状态进行诊断,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无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前营养状态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术前的MNA-SF评分,162例患者中营养状态正常61例(37.6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45例(27.78%),营养不良56例(34.57%)。所有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58例(35.80%),术后未发生谵妄104例(64.20%)。单因素分析:谵妄组与无谵妄组年龄、术前MNA-SF评分、MMSE评分、Hb、ALB、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NA-SF评分、MMSE评分是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营养不良和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比例较高,其术前营养状况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年龄、MNA-SF评分、MMSE评分是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间的12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循证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6.3%,1.6%;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7.5%,11.1%;循证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呼吸衰竭发生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4%,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预防肺部感染,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护理老年骨折患者40余例(平均年龄78岁),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老年人骨折后康复期均愈合并无并发症的发生经验及取到的良好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以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入组患者分别从预防感染、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功能锻炼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脆而疏松,既便有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部位极易发生,以其对位难、血供差、功能恢复慢、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为特点。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对收治的8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老化和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健康问题。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服药安全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老年疾病的特殊性,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老年住院患者服药安全问题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护理缺陷、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老年住院患者的服药安全,维护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作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生理功能逐步退化,抵抗力显著减弱,其生活质量、疾病控制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护理工作的进行。因此.探索如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此种世界性老年公共卫生问题至关莺要。我科对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所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中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股骨上端骨折的状况,探讨老年人的生活,关爱老年人健康。方法对27例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的病因、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结果 27例患者一年内死亡了24例,死亡率为91.1%,死亡原因依次为机体的基础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等。  相似文献   

11.
章征源 《老友》2011,(2):50-50
年纪大的人容易出现骨折,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而髋部骨折更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疾病。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属于关节囊内骨折,后者属于关节囊外骨折。这两类骨折段血供应特点不同,治疗预后差异也很大。这两类骨折以股骨颈骨折较常见,尤以50-70岁者居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各种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对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结果 6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早期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1例、泌尿系感染7例、褥疮5例、切口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2例、术后谵妄3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分别为18%,11%,8%,3%,3%,5%和5%,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和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分析其并发症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和积极防治措施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常规组为7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建立判别方程,为预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以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及保健体检的老年妇女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量所有样本髋部BMD(病例组为健侧,对照组为左侧)、颈干角(NSA)、左手握拳力;根据身高体重算出BMI;确定个人及家族女性骨折史.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为:ward区BMD、NSA、BMI、左手握拳力;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判别方程:Y1=-8.802×X1 88.803×X2 9.936×X3 8.119×X4 2.634×X5 22.439×X6-691.647,Y0=-9.901×X1 93.959×X2 15.872×X3 8.045×X4 3.037×X5 23.533×X6-696.284;将判别方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特异度为76.7%,灵敏度为86.7%,预测正确率为81.7%.结论通过判别方程能够预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在医院就诊人群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一项基本护理技术,以显效快捷的特点成了老年患者经常选择的临床治疗途径。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生理老化和机能退化,大部分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老年疾病,又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管壁硬化、弹性差、皮肤松弛、血管细脆、回血慢等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肢体应急协调能力差,同时由于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风险和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护理纠纷。为有效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我科于2012年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预防风险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研究老年人健康问题及如何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的一大课题。由于疾病使老年患者身体和精神发生了变化,与其沟通常会因老人认知、记忆、言语表达清晰度的退化等产生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就如何把握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虹 《山西老年》2008,(1):56-56
研究发现,老年人骨折可诱发或是加重心脑血管病。作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骨折后加重原有疾病原因有4方面:首先,骨折患者多与骨质疏松症相关,而骨质疏松又与机体缺钙有关,钙有降低和平稳血压、降低  相似文献   

19.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50~70岁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引起骨折,而且由于该部位血运较差,易影响骨折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可以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我们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现将两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作一比较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理弹性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10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106例老年患者的心理弹性、VAS评分、机械痛阈值、丙二醛(MDA)、血清晚期氧化蛋白(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应激因子水平、醛固酮(ALD)、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创伤应激因子水平。结果手术后老年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得分为(51.52±10.33)分,其中的坚韧、自强、乐观分别与老年患者的痛感、应激反应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老年患者的机械痛阈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术后老年患者的心理弹性与痛感、应激反应呈负相关关系,与机械痛阈值呈正相关关系,提高老年患者的心理弹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