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福利,从广义上讲,包括负责儿童社会福利工作的组织机构、儿童生存和母婴保健措施及机构、有关儿童工作的法律和相关保护政策、儿童受教育权益等保障措施。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政府为收容“三无”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而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孤残儿童福利的主要力量,机构不断扩大发展,职能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现代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儿童福利机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使儿童福利机构从单纯福利型转变为体现政府儿童福利政策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儿童福利机构也从政府唯一拨款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的儿童福利事业的格局。儿童福利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的变化,这必然要求儿童福利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与时俱进。儿童福利标准文化的涵义儿童福利标准。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儿童福利标准是指儿童福利机构为了维护工作和生活秩序而制定的规定、程序、规范等一种特有的标准形式。对儿童福利机构标准涵义的基本要素的认识,不管是人们在长期儿童福利实  相似文献   

3.
兰考火灾事故发生后,社会力量能否举办儿童福利机构,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赞成的和反对的,见仁见智,难以形成共识。对两种不同意见的利弊得失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十分必要,对于完善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民政部的部门规章《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民政部令第19号发布)第十五条规定: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10,(5):63-63
经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批准,第六届全国儿童福利政策研讨会将于2010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办。本届研讨会以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儿童福利机构功能,推动儿童福利机构面向社区提供服务为主题展开,立足新形势下儿童福利工作的新任务、儿童福利服务的新对象、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现实状况亟需引起对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总体来看,孤残儿童福利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院舍养护的专业化水准和对儿童心理、情感需求的重视,以及对家庭寄养的财政、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的支持,都有待进一步改进.纵观国际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为促进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更加人性化、社会化的福利模式,并且这些举措正发挥着巨大而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孤残儿童的身心状况决定其不可能完全回归家庭,发挥着集中养育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仍将长期存在.在梳理我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后发现,我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不仅反映在机构方面,国家关于儿童福利政策,尤其是孤残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三条政策建议:第一,推动儿童福利立法,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整合儿童福利资源,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第二,重视并继续推广家庭寄养、收养的孤残儿童福利服务模式.第三,巩固儿童福利机构在我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中的基础作用,发挥其专业功能,推进综合性发展,增强“类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6.
向辉 《社会福利》2012,(2):44-45
困境儿童,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指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弃儿)和流浪儿童。随着儿童福利工作范围和职能的扩展,部分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和滞留在福利机构的打拐儿童也将纳入困境儿童范畴。  相似文献   

7.
周心忠 《社会福利》2003,(10):60-60
所谓资助收养,是指因特殊原因,由收养家庭办理收养手续收养儿童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但该孤残儿童的户口关系仍留在儿童福利机构,并约定由儿童福利机构定期资助被送养儿童的一种养育模式。在家庭寄养和集中供养实践中,湖北省宜昌市社会福利院对三名儿童实行了“资助收养”。 一、资助收养的缘起 1996年以前,宜昌市社会福利院为推动家庭寄养  相似文献   

8.
日本有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经营的公众组织,也有由非官方经营的社会福利社团法人 (包括社会福利公司 )。这些国办和非国办的组织,在实现其宗旨的同时,促进了日本社会福利的发展。  公众组织  在中央政府中,厚生省是社会福利的中心管理部门。其中,与社会福利有关的内设机构是社会福利局、儿童与家庭局及老人保健福利局。社会福利局负责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工作,包括支援需要公众救济家庭、照顾肢体残疾人的相关事宜。同时,它也负责同社区有关的福利,例如社会福利委员会的活动、用于慈善事业的社会基金和义工活动。儿童与家庭局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医疗康复设备是儿童福利机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技术水平日臻成熟,对医疗康复设备的要求在逐步提升。如何深入开发医源,坚持科技兴院,如何更好地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内涵建设,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突出独特技术,保证养员利益,完成养员回归家庭、合理安置和收养任务,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医康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抢救成功率,控制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率,促进预防保健功能扩大化,积极发挥配具作用,确保医疗康复安全,均离不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因此进一步明确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仪器设备的高、中、低端配备,是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为新老儿童福利机构探讨资源共享,资金合理使用,医疗康复科室机构逐渐完善、细化,为建设发展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提供指南。故建议主管部门将其高、中、低端设备配置划分等级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09,(11):4-4
2009年10月22~23日,旨在加强研究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福利制度改革和发展,儿童福利工作实践探索和经验交流,推动全国儿童福利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全国儿童福利政策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儿童福利院院长论坛”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静 《社会福利》2006,(11):14-16
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长期以来,日本把贫困或失去父母的儿童称为需要保护的儿童,包括的范围大体与中国的孤残儿童相近。对他们的保护措施,大多是让他们进入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福利院来养护和保育。近年来,这种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儿童的援助也变得多样化起来。具体表现为:日本在1997年对儿童福利法进行了修订,不仅是满足于让需要保护的儿童进入福利设施,而是树立起一个理念,就是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丰富的个性、自立人格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儿童福利框架,以"三大建设"突破"三无状态"是应对"河南兰考事件"的根本。中国儿童福利的"三无状态"是指:无专项的儿童福利法、无专职的儿童福利行政部门、无专业的社区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当前的"三无状态"是造成该事件的原因,对此展开"三大建设"是从源头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成海军 《社会福利》2003,(10):57-59
导 言 院舍照顾(亦称为机构照顾),是儿童福利的一种替代性服务。指儿童离开自己的亲身家庭,24小时地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接受机构为他们提供的衣、食、住、行、医的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儿童院舍照顾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封闭型转向了开放型,从救济型转向了福利  相似文献   

14.
“孤儿救助”——福利特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儿救助工作是指对孤儿群体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各项权益的全面保障。我国的儿童福利具有补缺型特征,这里的“补缺”是指福利保障对象是补缺的,不是覆盖所有儿童,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局限于福利机构内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现阶段逐步扩大到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但儿童福利的标准和内容不应是补缺的,  相似文献   

15.
为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总结交流儿童福利机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典型经验,部署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的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7月3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实施和推进工作视频会,启动了新一轮"蓝天计划",全面部署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任务。"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二期",是继"十一五"全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又一个重点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项目,体现了发展改革委对全国儿童福利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实施好规划二期项目,将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惠及更多孤残儿童。  相似文献   

16.
金洁 《社会福利》2016,(4):46-47
据《世界儿童白书2015》的人口统计,2013年日本的人口约127144万,未满18岁的人口2019.5万。接受社会养育的儿童约有46000人,其中83.5%的儿童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16.5%的儿童生活在寄养家庭(截至2015年3月末)。因为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需要社会养育的儿童偏重于福利机构养育。大部分受虐待的儿童没有进入家庭寄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不希望或不  相似文献   

17.
为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总结交流儿童福利机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典型经验,部署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的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7月3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实施和推进工作视频会,启动了新一轮"蓝天计划",全面部署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任务。"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二期",是继"十一五"全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又一个重点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项目,体现了发展改革委对全国儿童福利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实施好规划二期项目,将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惠及更多孤残儿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民政部门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在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儿童福利院作为直接当事人,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机构的转型发展。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儿童福利制度。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就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真正由单纯的孤儿福利向惠及更多儿童群体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2009,(4):63-63
第五届全国儿童福利院院长论坛将于2009年7月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本届论坛以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为主.题展开,立足新形势下儿童福利事业对象的扩大,功能的拓展以及任务的增加,科学设置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进一步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变革与发展。为举办好本次院长论坛,现就征文活动做以下启事: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03,(11):25-26,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 第三条 家庭寄养应当有利于被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被寄养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