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刊1999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按照评审委员会制订的评选办法,在读者投票和评审委员会聘请的专家初评组于2000年1月28日评议并投票选出5篇候选论文的基础上,2000年3月18日至4月15日,由《日本学刊》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了优秀论文2篇。其结果如下(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括号内为年、期):叶渭渠:《20世纪日本文学回顾与思考》(1999.6)江瑞平:《现代日本企业体制中的法人产权控制》(1999.5)本刊将于近日向获奖论文作者颁发奖状和奖金,投票读者也将获得本刊赠与的纪念品。此项评选活动得到了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  相似文献   

2.
王从清 《社会工作》2010,(11):63-63
连日来,湖南省株洲县举行了一系列由全体村民代表无记名投票确定本村“低保户”的投票活动,民主、公开地确定农村低保扶助对象,全县迄今已有八百多人因未能通过“票决”而不再享受低保。  相似文献   

3.
社会治安问题特别是违法犯罪问题是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种“综合症”,必须实行综合治理,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当人们研究探讨综合治理问题时,更多地强调了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谁主管谁负责”,而很少提及公民作为个体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参与作用,笔者愿对此作些探讨。一、公民参与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社会治安问题,特别是违法犯罪问题,说到底,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其活动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体会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从众”,也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遵从。众多的研究和观察表明,从众行为确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在平凡的日常生活,还是在纷繁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生活中,也不论在认知活动,还是在情感活动和交往活动中,人们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观点,放弃自己的立场,怀疑自己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广东部分高校大学生团体意识状况调研的结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团体意识的缺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发展需要团体合作,团体意识、团队精神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探讨大学生的团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广东部分高校大学生团体意识状况调研的结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团体意识的缺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发展需要团体合作,团体意识、团队精神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探讨大学生的团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易寒 《社会》2008,28(3):180-204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民普遍冷漠的情况下,居委会换届选举依然实现了非常高的投票率?通过对上海市2006年社区选举的考察,我们发现高投票率与一人多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家庭而非个人是最基本的投票单位,通常一个家庭只有一名成员亲自投票;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委托投票赋予了社区积极分子事实上的“复票权”。这种局面实际上是政府、党总支/居委会、积极分子和选民共谋的结果。与村民自治相比,城市社区选举之所以缺乏活力,关键在于村委会选举以分配性利益为基础,需要选出“当家人”;而居委会选举以维持性利益为基础,只要选出“守夜人”。居民的政治冷漠实际上是由社区的利益结构所决定的,而社区选举的制度安排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冷漠。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家们普遍认为,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社会化的功能场合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家庭是社会化的起点和基础,人的本质最早是在家庭中确立和实现的。家庭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方式,直接影响着人的情感、人品、个性和追求。现代学校教育巩固和拓展了个体在早期形成的人生态度,为以后走上社会、经历社会革新和变化作准备。社会共同体包括职业团体、社团组织以及其他非正式群体,其往往起着强化或改变个人价值取向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介一般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接触外部信息、影响价…  相似文献   

9.
天下看点     
《东西南北》2014,(15):4-5
近日,一部由丹麦议会发布的、鼓励人们为欧洲议会人选投票的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轩然大波。时长1分30秒的宣传动画里,充斥着色情、暴力等“重口味”内容。片中主角“投票侠”,身形彪悍、一脸横肉,对不愿投票的人大打出手。该片播山后,招致一片声讨:“真是令人作呕!”“过激的方式只能适得其反!”迫于压力,坩麦议会不得不从网上撤下该片。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建设多元文化媒体馆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频视频资料是承载文化团体信息的优良载体。除了事实性信息之外 ,由特定文化团体制作或是与之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能够令人们体会到从文字资料中所无法感受到的经验。均衡发展的多元文化媒体馆藏通过历史实在或文字实在的重建工具丰富着学术机构。它有助于人们破除迷信和成见 ,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 ,并增进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相互理解。由于用户、预算、职能和计划的不同 ,可能每个图书馆都有其独特的多元文化馆藏。它们既能反映出一般意义上划分的文化团体多样性 ,也能反映出同一文化团体内部所体现的多样性。最为理想的馆藏应能够展现…  相似文献   

11.
日本选民的政治意识与其在国政选举中的投票行动密切相关.某一政党支持阶层的选民是否参加投票以及投票去向如何,受到"政党支持"意识的连续度、强烈度与宽泛度的影响.鉴于"小泉评价"与自民党投票志向的同向互动等现象,"业绩评价"意识的内涵虽有所扩大化,但仍因选民的重視程度各异而对其投票行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政策论争"对选民投票行动的作用不断增强,2005年众议院选举是一次典型的"政策投票". "政治效应"意识的日趋薄弱,不仅是选民在国政选举中放弃投票的原因,更是日本选举政治所必须应对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服饰与个体德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服饰伦理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个体服饰伦理研究的重点。社会中个体的服饰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是推动人们进行服饰伦理实践的内在驱动力。服饰不仅能够展现出人作为理性存在以及道德本身的尊严,还在古今中外被广泛用于进行伦理道德礼仪教育的工具,更是人们寄寓道德情感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过程目标:提升社区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归属感和内聚力。任务目标:解决生活、生产中使用文字的问题;通过课程经历形成小的社区团体,以其合力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与个体、家庭、社区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江华 《社会》2010,30(5):1-24
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已有的研究大多从个体与不同类别的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出发来讨论。笔者以为,类似的模型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文化里找到,仅从这一视角出发肯定有所偏差。事实上,费孝通认为存在两种“社群”:由团体格局所形成的“团体”和由差序格局形成的“社会圈子”。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不在于西方只存在“团体”,东方只存在“社会圈子”,而在于这两种“社群”在社会构成上的不同。笔者由此指出,“差序格局”的实际含义是强调由“差序”所构成的社会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导与支配地位。中国所谓的公共领域,实际上由私人领域扩张与转化而来,或者受到私人领域的支配,这也使得中国社会的公共性供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并取决于处于“差序格局”中心的某个个体或某一批个体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15.
个性社会学     
个性社会学是一种专业社会学理论.它的一系列广泛的研究课题是:个性与社会、社会团体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关系;人的社会化过程及其条件,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之间的关系;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和交往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区,可以这样下定义:社区是指有地理界限的社会团体,即人们在一定地城内共同生活的组织体系,一般称之为地域团体,这个团体至少有三个要素:一、它是一个有境界的人口集团;二、它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活动或服务中心;三、它的居民具有地缘的感觉或某些集团意识和行为。任何社区都是有组织的,都可称为社会关系的一个体系.这种组织或体系,依其在空间的分布和安排状态可称区位结构,就其各部分的关系而言是一个区位体系。人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迎接1979年10月召开的白宫图书馆与情报服务会议的文章之一.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预测牵涉到许多变项.社会科学研究个体的人和人类团体.同那些不管人类存在或不存在,而无情地回转着的天体不一样,社会的未来却依靠人类本身,人们的思想以及随之产生的行动.人类能够通过情报,学到东西,这是别的动物所办不到的.如果我们聪明地运用这种能力,那么我们不但有可能生存下去,而且还能过高质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赵芳 《社会工作》2008,(6):15-17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和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自助团体的发展为香港的社会服务带来了新的活力。自助团体提供的服务在某些方面比专业领域提供的服务有效和廉价得多。除了对个人有所帮助外,它还能影响一些社会福利及医疗政策,使团体成员在宏观层面上获益。  相似文献   

19.
日本人的投票行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王新生所谓投票行动,是指选民通过参加投票或不参加投票而对政党、政策、候选人作出选择的政治行为。本文分析的是日本选民之投票行动的现状与动机、影响投票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决定选票投向的几个因素。一、投票者与非投票者尽管...  相似文献   

20.
浅谈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特征杨立君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团体是指在组织中产生的.即经过组织的周密考虑后才成立的,如班级、兴趣小组等;非正式团体是指那些自发的、以个人感情为基础的小群体。例如几个同学都喜欢踢足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