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土地开发整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开发整理有土地开发整理后备资源有限、土地开发整理难度逐渐增大等限制因素,存在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资金、没有根据后备资源地域性特点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忽视生态效益、开发大干整理、重数量轻质量、补充耕地总体质量不高等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为此,需要从提高认识、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小流域治理、农田改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结合、正确把握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坚持服务“三农”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3.
基于AHP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及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源稀缺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动态度4个方面对武汉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武汉市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武汉市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外延扩展,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而且利用效率低;从土地利用结构看,农用地占地比例较大,但农用地的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武汉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后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从单项指标看,林地覆盖率分值非常低,后备资源丰富,需要进一步开发。针对武汉市土地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着量少、质差、后备不足等问题。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走耕地可持续利用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耕地资源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缺乏全面规划和统一布局,数量逐年减少.掠夺式生产经营现象及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污染等问题极为突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必须努力改善耕地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耕地资源;改良中低产田.挖掘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加强耕地资源管理,实现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摒弃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采用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源在自然资源中占有核心、主导地位,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国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分析新形势下湖南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概括"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湖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改革耕地保护制度,引导耕地产权人保护耕地;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用地;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得出2001—2006年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总体变化处于半平衡状态、综合空间变化基本稳定的结论,保证了黑龙江省国家商品粮基地地位,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科学、合理、因地制宜、适度地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提高耕地后备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耕地后备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太谷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科学界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分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个特征,结 合太谷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中存在的主要症结,提出了太谷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对 策,即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 衡;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减轻土地承载压力;加强土地法制宣传教育,加 大执法力度等五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邵阳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闲置现象普遍;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质量下降。并针对以上问题,从保护耕地、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化各类用地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在今后的发展中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必然要占用大量的耕地。欠发达地区土地储存相对宽裕,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仍存在较多问题。从吉首市的情况来看,目前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数量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缺乏监督管理,存在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现象,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必须进行科学规划,落实规划成果,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辟建设用地来源,加速产业集聚,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耕地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协调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我国耕地变化的区域效应及其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退耕是其主要原因.耕地面积减少对区域发展具有广泛影响,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耕地占补平衡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属经济发展主导型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值得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中部属过渡型地区,耕地保护不影响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较小,生态退耕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我国西部属生态保护主导型地区,生态退耕有利于实现水土资源平衡,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耕地保护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短缺和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集中表现:在城市扩展侵占耕地现象严重,城市快速扩展造成旧城存量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较大,不切实际的"大城市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在土地集约经营过程的一些政府行为。提出了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立健全辽宁省的土地使用制度,健全和强化土地利用监督反馈机制,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市场管制,对土地集约利用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农业生产的历史发展趋势、定性和实证等 3个方面分析 ,认为人均耕地资源是影响农业集约经营的重要因素 ,人均耕地资源的减少在一定条件下将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 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耕地标准面积盈余量为162.72×103公顷,需要接受的补偿额度为115.53亿元。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等方法,测算出湖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分别为19.18万元/公顷和107.51万元/公顷,并引入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以该值为依据,测算出湖南省农户和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8.87万元/公顷。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安徽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约束也愈来愈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加快城镇化进程,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是摆在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挑战。结合社会经济实际,采用双因素数理模型对“十二五”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依据上级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定分析建设用地供给量,结果显示:安徽省建设用地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因此,要积极寻求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的路径和方法,为国土资源供需平衡政策工具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在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耕地面积及其利用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对耕地利用变化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演化,可以将产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和利用方式均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工业化预备阶段,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仅有少量的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且耕地占用量少,转化速度缓慢;在以第一产业比值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值稳步上升的工业化早期阶段,耕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逐步转化为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致使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大幅减少,而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增加迅速,且耕地面积占用和减少幅度明显加快;在第二产业比值迅速上升的由工业化早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过渡阶段,虽然耕地总面积急剧减少,但用于种植蔬菜的耕地却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乡村地区旅游开发影响下土地利用变化及调控问题,重点分析非理性旅游资源开发导致乡村地区大量农用土地的非农化,从而引起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极大变化,同时指出乡村地区大量农用地的非农化,不利于乡村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新农村建设.在分析土地非农化决策主体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现状进行探讨,揭示出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在列举了城区不断扩张、耕地锐减;城区热岛效应严重;工业区布局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扩张占用自然植被,城市中绿地面积过少;石家庄市土地沙化不断扩大5点土地利用规划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土地集约化利用,将“占一补一”落实到位,保护耕地;优化城市土地结构和布局;保护自然植被,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整治改造滹沱河,恢复河岸土壤状况;制定相关法规,加强生态管理,增强公众生态经济意识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资源利用方式。本文在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福建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阐明了福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改善的相关对策。文章同时也指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耕地资源利用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