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这是我和我太太第五次来中国,2009年2月我们还会回来,还在河北师大物理系任教。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和我太太退休以后要来中国?为什么在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还要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2.
命运,是一个势利的女神,她只尊敬那些意志坚强的灵魂。在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的赛场上,一对年轻的中国选手用自己的行为感动了整个世界。当晚比赛开始不久之后,年轻的中国组合张丹张昊充满自信地登上了赛场。开始的几个动作,两个人的表演相当精彩,赢得了一片喝彩,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决定选用难度最大的一个动作,谁也没有想到意外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在空中旋转4周的张丹,落地的时候脚下的冰刀一滑,身体失去了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冰面上,表情异常痛苦。观众席上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呼,张昊连忙滑过去扶起跪倒在冰面上的同伴。比赛不得不暂时中断,赛场上一片寂静。  相似文献   

3.
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  相似文献   

4.
用友曾问过我一个几乎算是陈旧的问题,为什么欧洲人常要弄一些极为先锋的时装发布会?为什么那些成衣业的火拿,也要时不时制作一些连LadyGaga都不大可能穿上身的衣服出来展示?  相似文献   

5.
二十二岁的高成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表扬,父母表扬,亲友表扬,老师表扬,邻居表扬,以及那些作为父亲的下属的表扬。高成感到有些腻了,就像总吃山珍海味,也有反胃的时候。高成有时候就会想,为什么没有人批评我呢?被批评的感觉又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6.
“洋插队”们本国的福利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是否一帆风川页?他们如何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相似文献   

8.
学会学习     
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终生用不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孜孜不倦地学习呢?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问一句话     
不久前,我看过一场空姐招募大赛,五位竞争选手凭借着自己真诚的微笑、贴心的服务和过人的智慧一路闯关,进入了倒数第二轮的"360度压力"淘汰赛.这轮比赛的规则是:一位选手站在台上,面对围绕自己一周的六位评委的逐一提问现场作答,如果评委满意她的答案就会亮出绿灯,不满意则亮红灯,如果得不到四盏绿灯就会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
杨红松 《人才瞭望》2008,(10):88-88
“培训活动开展得不少,培训讲师聘请得也不错,培训费用投入得更不菲,为什么培训的效果总是不甚理想呢?”谈起当前终端销售人员培训所面临的瓶颈,那些培训管理人员也是无奈地苦笑,有苦说不出。  相似文献   

11.
“奶奶,你为什么总是那么香?”“你看,我每天早上摘些茉莉花,穿衣服的时候我把花儿放在胸罩里面,这样我就问起来很香了。”第一次看这部《我在伊朗长大》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当时我觉得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片。几年之后,再次欣赏这部影片,我认为这是一首反映人性光辉的现实主义长诗。作者用现实又浪漫的手法“记录”了一个伊朗小女孩的成长经历,真诚并生动地描述了女孩的探索人生的心路历程,侧面表现出了作者对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家的思考和希望。当这段对白出现在影片结尾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坚强。奶奶为什么总是那么美好?是因为她每天都将美好放在心里,这样她就是美好的了。这就是本文主要解读的内容——《我在伊朗长大》中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经典冷笑话     
《人才瞭望》2009,(7):111-111
1.为什么蚕宝宝很有钱?因为它会节俭(结茧)。 2.为什么小白兔不嫁给斑马呢?因为兔妈妈说有文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3.小黑、小白、小黄、小红四人搭飞机,请问谁会晕机会吐?  相似文献   

13.
史迪文 《人才瞭望》2014,(4):106-107
1980年8月21日和23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接受了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坊。法拉奇问:"为什么天安门广场节日时,还要挂斯大林的像?我很不理解,斯大林犯下了种种罪行,赫鲁晓夫给予改正,为什么不尊敬赫鲁晓夫却要继续尊重斯大林呢?"邓小平反问法拉奇:"赫鲁晓夫做过什么好事?"法拉奇说:"他谴责了斯大林。"邓小平说:"所以,你就认为这是他做的好事?”他接着指出,斯大林功大于过,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援助过中国,虽然并非无偿。  相似文献   

14.
主考官蒋昌建在主题板上写了一个大字:“儒”。“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你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三千个弟子,其中有72个非常重要,我们把这72个弟子称为什么?”蒋昌建问选手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形容诗词有一种境界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睿智的老者,坐在斜阳余晖中,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但那不是年轻人的境界,年轻时就该追求绚烂之极.该绚烂的时候你干嘛不绚烂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中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得不到提高,重视艺术教育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想象力的提高,是推动学习不断向前的最好办法。然而我国对艺术教育却不是很重视,在很多学校中,音乐、美术等一些艺术类学科可以被一些所谓的主课随随便便霸占掉,好多的家长也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学习不是考大学所考的课程,正所谓是为考大学而考大学,为什么老师和家长不想想你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吊儿郎当,为什么会常常说脏话,不就是学生没有一种对美的追求,没有一种审美观吗?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国民素质,从而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小学生参加美术、音乐等一些艺术类教学活动的趋势逐渐减小,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学生正处于养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期,而艺术在这个时候正是发挥它热量的时候,学生在艺术学习中不断熏陶它的真善美,久而久之他的感情,理想,追求方面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正确的认识、理解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人才。  相似文献   

17.
调侃挫折     
哲人穆拉·那斯鲁丁有一次外出时丢失了一匹驴子,但他却满怀感激地跪在地上,感谢上帝。路人很惊奇地问他:“你的驴子丢失了,对你是个损失,可你为什么还要虔诚地感谢上帝?”穆拉·那斯鲁丁一脸愉快的样子解释:“我感谢上帝的保佑,幸好当时我没有骑在驴背上。否则,连我自己也丢失了。”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为什么不像其他国家一样,采用“元帅”这一军衔?这里有一段趣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于英国和苏联政府均给战绩显赫的将领们授予了元帅军衔.美国政府也打算在自己的军队中设立与之对应的军衔,以授予那些功勋卓著的高级军事将领。当时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Marshall)将军按理应授予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19.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平均18个月就会换一份工作。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至少是那些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的人——也同样会频繁的更换工作,尽管比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更换的频率要慢一些。所以,如果你认为跳槽是不好的,你要改变一下你的想法了。跳槽者不是半途而废的人。事实上,他们会成为很好的同事和很好的员工,而且我相信他们都很满意他们的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20.
“人很容易被日常生活消磨得麻市,对生命不敏感,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忽略和错过了人生中那些最珍贵的价值。”人在世界上生活,应该力求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一个是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你的心就会是宁静的。人为什么会烦恼?就是因为在这两个方面都太复杂了,物质生活上是财富的无穷追逐,人际关系上是利益的不尽纠葛,结果烦恼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