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唯恐避之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相似文献   

2.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酒鬼,他经常在酒吧里喝得酩酊大醉,然后摇摆着回家。有的时候,他就醉倒在大街上。他的每一个英镑都换成了威士忌,以致于他没有醉的时候也是一幅眼睛红红没精打采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我一个中医朋友,前不久给我讲了一件纠缠他很久的事。 他认识一个成功、有责任心、还高大英俊的德国人,娶了一个年轻漂亮弹钢琴的中国太太,生了一个无比美丽可爱的混血女娃。家人走到哪里都令人羡慕。  相似文献   

4.
当他踏上美国的土地时,他的身上只有30美元。拎着行李正准备走出机场,一个美国女孩迎面拦住他,向他出示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瘦骨嶙峋的非洲男孩,  相似文献   

5.
他叫刘辰,是一个年仅23岁的应届毕业生,再过一个月就要毕业了,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他压力很大。 他觉得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如果能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就好了。他是一个公交迷,北京市所有的公交线路他都了如指掌。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他就开始关注北京市的公交线路。哪条公交改线路了,哪辆公交车换车型了,他都会把它们记录下来。从上初中起,他就是同学们的出行顾问。无论谁想去哪里,  相似文献   

6.
唐兆亮,一个极为普通和平凡的人,一个热爱生活、淡泊名利和乐于创造的人,一个鸟类学专家和一个平常的实验室“看守者”。当我见到他时,他正在称大米,求是由校工会联系到的并以稍低的价格“优惠”给教工们。“没什么好写的,没什么好写的。很一般的生活,跟大家一样,每天做同样的工作,真的没什么好写的。”他一边忙一边说道。我忙跟他说,我非常喜欢鸟类,想跟他聊一聊,长一些学问,并不是专门来写他的。说话间我率先走向他的实验室里间,坐了下来,热诚地看着他的眼睛。也许他觉得不便过于生硬,于是慢慢谈起来。我在脊椎动物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上个周末,在街上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他跳槽去了一家新的公司,听说职位不低,年薪可观。以为他会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毕竟不是人人都如他这般好运,谁知他却愁眉不展,眉头紧巴巴的皱在了一起,皱成了山川河流。原来,他去了这家新公司,诸事都好,偏偏有一个同事喜欢跟他作对,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那个同事都看他不顺眼,总是对他冷嘲热讽扬沙子,鸡蛋里挑骨头,令他厌烦不已。  相似文献   

8.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班·符特生,曾经是美国乔治亚州政府秘书长。他不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他24岁那年,一次事故使他永远失去了双腿,因此只能靠轮椅行走。他靠自己的意志战胜厄运、自强不息的故事,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即使在美国,也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个人,给了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巨大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9.
神灯与仆人     
从前,有个男人每天不得不做很多工作。一天,非常疲惫的他在心中默默祈祷,“上帝啊,请赐予我一个仆人吧,我终日劳顿,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一边祈祷,一边擦着一个古老的黄铜灯。突然,一个精灵出现在他面前,“亲爱的主人,我是神灯精灵,不知道我是否能为您做点什么?我可以满足您的一个愿望。”  相似文献   

10.
风之电话     
“不论人们表面如何坚强,内心都很脆弱。”佐佐木格是一位日本园林设计师,他有一个温柔贤慧、善解人意的妻子。他的工作十分辛苦,并且常常不被人理解,甚至有时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作品还遭人白眼。每当佐佐木格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中,妻子总会有办法让他高兴起来,家就像一个温馨的港湾,不仅可以为佐佐木格遮风挡雨,还可以给他心灵以慰籍。  相似文献   

11.
激励他人     
锐步国际公司董事长保罗·范尔曼极需士气高昂的员工,因此他做了一个极大胆的承诺,他将带领锐步公司在两年内业绩超过需克公司。 范尔曼用不着收买、威胁或利诱他的部属,因为他用的是激励的方法。他表现出愿意冒风险的态度,并且鼓励员工们也这么做。他成立了一个产品创新计  相似文献   

12.
他敏锐地捕捉每一个新闻契机顾执中是上海市浦东南汇县周浦镇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木匠家庭。幼年时代,他家为了躲债,除夕之夜,常常东躲西藏。而童年的顾执中为了维持生活,他抱着家中仅存的一点东西出入高柜台的当铺,这种难堪的生活给顾执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这就是他后来充满着对旧社会的仇恨去从事新闻工作的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名牧师介绍他到教会学校中西中学去读书,在那里他苦读了五年,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后来他又获得了到外国监牢、水上巡捕房等地方去教外国人学上海话的机会,他有条件接触外国人,英语说…  相似文献   

13.
他是典型的80后。1980年出生在重庆大足县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在四川音乐学院的影视艺术系学了三年表演。显然,“川音”与中戏、北电、上戏不是一个事量级的学校,但这里也有名校本科生无法获得的乐趣和自由,他一进校门就开始拍短片,还可以随意去旁听别的专业的课。他经常是头天晚上躺在床上构思想法,第二天一早就把想法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4.
寻梦人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美国.他有让人羡慕的事业;作为一个富有的商人,他腰缠万贯。成功和财富,也许意味着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却更加忙碌。为了在异国他乡不能实现的理想,为了一个未圆的梦—一回到祖国大陆。他就是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美籍华人王正本先生。当他谈起初次回国的感受时,说:“我第一次回国是在1978年,那时美国还没有直飞北京的航班。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感到她是一个很古老、很可爱的地方.有一种终于回来了的感觉。那时的中国,百业待兴,我感到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所…  相似文献   

15.
在光怪陆离的民国乱世,出了一个叱咤风云的神秘人物。他武艺精湛、轻功卓绝,神出鬼没、行踪诡秘,他来如春梦了无痕,去似朝云无觅处。他专门策划暗杀上层社会的达官要人及日军高官,经常奔波在上海、南京、武汉、福州、香港、南宁……哪里有贪官、汉奸、日寇,哪里就有除恶务尽的他。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在地板上画起了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室内各处都洒上了墨水污渍,家里变得脏乱不堪。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这位小徒弟内心却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身体越来越累,终于,他忍不住来找师父。  相似文献   

18.
选择     
招聘第一天,她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薪水也很高。看得出来她非常需要这份工作,并且她各方面条件几乎无可挑剔。正当他决定录用她时,她却提出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平凡的价值     
日本社会学家铃木健二在他的《人际关系趣谈》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他18 岁时,在儿童福利院一个人照料收养的68个孤儿,战争刚刚结束,粮食紧缺,冬天十分寒冷,铃木健二领着孩子们住在一个四面透风的兵房里,没有干柴生火,晚上睡觉孩子们就象小猪崽偎着母猪一样,枕着他的胳臂、大腿、肚子,挤在他的身边。就在这种困境中,一个十二、三岁,又瘦又小,连话也说不清楚的低能女孩,却主动为大家洗衣服。她的双手生满冻疮,直流血水,肿得象个小馒头。铃木只要可能,就把她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腋下暖一暖。他说:“时至今日,我仍记忆…  相似文献   

20.
卓科达,一位叫弗思特·斯特克威尔的美国专家的中国名字。我在中国外文局大楼地的办公室见到他的第一印象是:背阔胸宽、身材魁梧,性格直爽、举止儒雅,尤其是眼镜架下凸起的高高鼻梁,更强化了他是个老外。然而,与他的个头相比,不协调的狭窄办公桌,上面放着几套已磨旧的工具书,以及与几位中国同事挤在一个不大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办公室里共事,他又显得非常的中国化。据单科达先生介绍,尽管他是一个美国人,但他是首先会说中国话,然后才会讲美国话的O1929年,他出生3个月便由当传教士的父母放在一个篮子里带到中国,先是在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