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开心一刻     
咖啡屋 不溺水秘方 街头有人搭一帐篷,帐篷外插一木牌,上面写着“传授不溺水祖传秘方,每人100元。” 看见每个从帐篷出来的人都面露笑容,欣然有得的模样,小张也好奇地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好不容易轮到小张进去,见帐篷内有一个老人,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桌上放了砚台、墨汁和一支毛笔。 老人先向小张收了 100元,又吩咐小张把上衣拉起,露出肚皮来。老人持笔孺墨,走到小张面前,很仔细地在他肋骨下方画了一道线,然后慎重地告诉他:“注意,下水之后,千万不要到水比这条线更深的地方去。” 汽车零件 卡车司机开车经过一个山村…  相似文献   

2.
简单重复也能创造奇迹。一次,朋友问我: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让你不停地对折下去,当你把这张纸对折到51次的时候,它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呢?我先后猜:一个人高的厚度、一幢楼高的厚度、一座山高的厚度……朋友听后,均摇头。“那它到底有多厚呢?”我问。“它的厚度大概是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就是这张     
将军发现一位士兵行为很异常.只要见到一张纸就会自言自语地说:“不是这张.不是这张!”于是将军带他到精神病医院检查,最后诊断此人有精神错乱,士兵拿着退伍建议书笑着说:“就是这张.就是这张!”  相似文献   

4.
薄纸一张     
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磨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辈子;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虚名一辈子;看病一张纸,痛苦一辈子;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淡化这张纸,明白一辈子:忘了这张纸,快乐一辈子。  相似文献   

5.
纸篓和墙     
低调具有最深刻的力量。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  相似文献   

6.
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教育。那一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估计自己快不行了,便把他叫到跟前,拿出一张白纸对他说:“儿子,你看这上面有什么?”他看了一下,什么也没有,便对父亲说:“白纸一张,什么也没有。”父亲笑了,立即把纸转过来让他看背面,上面写着一行字:先看反面再看正而。  相似文献   

7.
消失的姓氏     
曾看过一档电视节目,所讲内容是中国人数最少的姓氏“点”,有一个家庭生了一个男孩,家里的四位老人为孩子的姓氏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妥协姓“点”,点字乃占加四点,组成来自四位老人的姓氏。由此最少的姓氏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手握黄金     
当一个年轻人总是埋怨自己太穷,没有机会获得更多财富的时候,他可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一位愁眉不展的青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高兴?”小伙子说:“因为我手中没有钱,买不来房子,买不来汽车。看着别人出入高级消费场所,我这心里就越发不平衡。”“我觉得你很富有嘛!”老人笑着说。“您不要拿我开涮好不好。”小伙子说。于是老人问:“假如我现在砍掉你一根手指头,给你一万元钱,你干不干?”“当然不干!”小伙子回答得很干脆。“好。那么,我给你10万元钱,要你的左腿,你同意吗?”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让你的双眼…  相似文献   

9.
微小说     
一个初冬的深夜,空旷的垃圾场。明天是丢弃大型梦想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到这里来,丢弃自己伤痕累累的梦想。今夜,一个男子来到这里,与他成为棒球选手的梦想诀别,过了不一会,一个老人出现了,“这个看上去还能使”老人一边将那个梦想装入大口袋,一边在驯鹿的耳边喃喃道,“你们说,把这个梦想放在哪个孩子的枕边呢”  相似文献   

10.
一种孩子般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这位身患癌症的老人的脸上,他说:“我再活十年,就能看到中国不再用‘洋纸’的那一天了!到那时,我就写一本‘三毛杨流浪记’,把自己这一生和毛白杨的故事写出来。”与五任县长结“树缘”,没有“户口”的“三毛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腊月二十三,北京,漫天风雪。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抱着一捆树苗子从中关村355路车上下来,又跌跌撞撞跑向320路汽车站。跟在他身后的一位老太太也抱着一捆树苗子,气喘吁吁地跑着,一边跑一边招呼:“慢点儿,别急,别急!”他们下了汽车又进了地铁,从地铁爬出来,直奔火车站,…  相似文献   

11.
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埃迪·亚当斯(EddieAdams)捕捉了历史,也在历史中创造了历史。他曾经历13场战争,亲眼目睹触动人心的生离死别。他在60年代于南中国海所拍的一张越南船民的照片,促使美国作出收留越南难民的决定;他的一张前南越警察枪毙越南共产党党员的照片,掀起美国反战示威运动;他的一张8岁小老人的照片,引起全球对“早衰症”(Proqeria)的认识……亚当斯的盛名,使许多国家的政治领袖,心甘情愿地排队等待让他摄入镜头。他的艺术家脾气,使一些政要名人对他既爱又恨。给他拍过照片的各国总统和政要,包括肯尼迪、尼克松、…  相似文献   

12.
翻开张学文自编的“我的履历”,当我们的视线落在扉页上那两张反差强烈的照片上时,我们的心头不由得一颤。40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一个人,一个视事业如生命,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留在大西北茫茫戈壁上的知识分子,意味着什么?它把当年那个英姿勃勃的小伙子,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这或许令人伤感,然而在他人生的档案中,却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他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命运之神往往玉成那些不幸的人有幸获得成功。1935年早春,张学文出生在天津一户回族平民家庭。他中学时代就开始博览群书。顾钧正所著…  相似文献   

13.
人性暗处     
人性如同树枝,它也会有.断裂的可能。这就是人性中的暗处。这是一起发生在内地H市的真实案例。一个暴雨夜,一辆小货车撞倒了一位老人,老人生命垂危,所幸司机没有逃逸,而是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司机是个外地人,是替货车主人开车的,见闯了大祸,在将老人送到医院后悄悄地“逃”走了,从此杳无音信。  相似文献   

14.
心胸     
“海归”董先生去某公司应聘一个部门经理职位,该公司董事长亲自压阵幕后指挥。几天来,董事长面试了不少青年才俊,但是,没有一个能过他的关卡。董先生是留英博士,董事长看了他的书面材料后,面无表情地给他一张名片,通知他凌晨两点直接去自己家考试……  相似文献   

15.
见小忘大     
一个女孩因为不满母亲的唠叨,一气之下跑出了家门!她怀着满肚子的委屈,孤独地走在大街上。正当她又饥又渴时,一位老人把她叫到自己家,给她盛了一碗饭,女孩感激得哭了,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委屈。老人听后摇了摇头,说:“你在感激我给你一碗饭时,可想过那一直给你饭吃的人!”顿时,女孩无言。  相似文献   

16.
理想和工作     
只有目标和行动相结合才能走向成功。有位老人,从事了一辈子的摆渡工作。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风中雨里,老人周而复始,一趟趟往返于小岛和大陆之间。一天,一个细心的年轻乘客发现,在老人的一只桨上,刻着“工作”两个字,而在另一只桨上,刻着“理想”两个字,于是向老人询问其中的含义。老人回答道:“我先给你演示一下。”说着,。老人  相似文献   

17.
张三和李四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说:“我俩性格相差真大呀。”李四不明白地说:“何以见得?” 张三指着面前的葡萄,说:“从吃葡萄的方式看,每次,我都拣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拣最小的吃。”  相似文献   

18.
“你觉得‘顽固’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这是一位日本老人问我的问题. “唯有眷生人,诚有绝尘意.”这是日本樱花诗人西行法师笔下的樱花,让我想起了这位日本老人——平地先生. 据说大二要来一位新外教,大家都满怀期待,想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第一节课,他就给每人一张他的履历表.老师给学生履历表而且是人手一份,在我求学生涯里这还是史无前例的.只见履历里介绍了他在日本国内任教直到退休,退休后又去美国、新西兰、东南亚等地任教,而且在中国,他竟已去过武汉、云南等地.这样的平地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性格那一栏上填的“顽固”两字,仿佛却早已为始料未及的结局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9.
让他说完吧     
男孩穿一身校服,胸前抱着一只硕大的书包,车下一位老人隔着车窗絮絮叨叨地交代着一些诸如“一个人在外边,要吃饱,要睡好,冷了要加衣,热了要洗澡”之类的“出门须知”。  相似文献   

20.
几种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立早 《人才开发》2006,(10):16-17
一、“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被试者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者想象一个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结果被试者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为一个友善的人。然而,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