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谁是真天才     
孩子,今天下午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人是天才,又说你不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当时我问你。你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2.
高分未必高能,能力才是第一。我在部队服役的时候,曾接受过一种全部士兵都参加的智力测验,我获得了160分的高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分,于是我理所当然地被称为“天才”!此后的一生,我一直都得到这样的高分,所以我充分有理由相信自己非常聪明——我是一个博  相似文献   

3.
郑连根 《人才瞭望》2009,(11):73-73
天才人物往往能做出非凡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尽管出现天才的概率一直很小,但人们始终保持着对天才的高度赞美和真诚期待。可是,在口头上赞美天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宽容天才、爱护天才困难。天才往往是对某一方面敏感而对其他方面钝感的人。  相似文献   

4.
我之所以萌发采访梅克教授的欲望,完全是因为她从事的专业名称和她的研究对象之间那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强烈反差。她从事的专业是天才教育,天才,是一个多么让人头晕目眩的概念!在我们这些中国人的心目中,天才似乎就意味着与众不同,意味着超凡脱俗,意味着出人头地……,而天才教育,让我们想到的无疑是让多少人翘首仰望的名牌大学的少年班,奥林匹克学校,和种种为培养特殊才能而使极少数人享受的教育特权……而梅克教授的研究对象,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她面对的恰恰是长期被人们忽略的教育水平低下的印第安部落的儿童、新近…  相似文献   

5.
张序 《现代人才》2000,(4):35-39
家庭环境是天才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非遗传性影响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天才儿童的发展,而恶劣的家庭环境则会埋没天才,阻碍天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6,(2):48-48
一、吸纳天才是首要任务 三星集团中国总部社长兼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李相铉表示,三星的“人才经营”新战略是:注重吸纳“天才”,善用“个性”人才,敢用奇才、怪才。  相似文献   

7.
《人才瞭望》2004,(2):18-18
被誉为“企业管理天才”的IBM的沃特森,曾说过这么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人才对于一国经济和一家企业的非凡意义是决定性的。对于刚刚荣获2003亚洲“最佳雇主”的UT斯达康而言,其用人之道的精髓就是将员工的价值定位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8.
天才之谜     
天才的诞生到底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呢,还是遵循着某些目前尚不为人知的法则的呢?有一种假设认为,似乎在太阳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出生的人具有卓越的才干。人们还注意到:在天才辈出的各个时代,二月份和三月份诞生的天才最多。你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二、三月份正是一年中太阳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至少在北半球是如此。还有许多种别的理论,其中甚至  相似文献   

9.
先交朋友后做事,这是我的原则。我这个人强调人生感觉。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拿来让我选择,我首先选择的就是朋友。对于国家来讲,先让政府了解我们的苦心,这样将来才会有信任。如果没有信任,我们就已经输掉了第一笔投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已经有众多的海外实业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投资已越来越多。华人实业家澳大利亚港峰集团董事长卿太辉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稳定的政策是我们投资中国的重要前提,尤其是碰到亚洲金融危机这样巨大的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保持了货币的稳定和政策的稳定给…  相似文献   

10.
麦当劳认为”天才”是圈不住的,要想在麦当劳里取得成功,就必须脚踏实地地从零做起,每个进入麦当劳的员工都要经过炸薯条、做汉堡包等阶段。对于那些一心只想大展宏图但又看不上小事情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麦当劳在选择员工时也不注重学历的高低,他们认为学历高的人往往容易眼高手低,只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职位,却不愿意从基层和小事做起。但是麦当劳却十分看重员工的能力,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名人幽默事     
实验的结果 美国政治家查尔斯·爱迪生在竞选州长时。不想利用父亲(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声誉来抬高自己。 他这样自我介绍道:“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在利用父亲的名望。我宁愿让大家知道,我只不过是我父亲早期实验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9,(1):44-44
请问:我所在公司由于生产任务紧,经理要求公休日加班。加班过后,经理通知大家,下周一全公司统一休息,作为对公休日加班的补体。我感到非常不满,认为自己牺牲了公休日来加班就是想挣点加班费,并且《劳动法》也规定这种情况下公司应当按工资的200%发给加班费。因此,提出不同意安排补休,而是要求发200%的加班费,我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公务员:看法和预测J.L.马尼恩著齐晓燕编译我于20世纪50年代在加拿大作公务员的正是业东公务员的全盛时期:我的几位同学都晏很有天赋的业余工作者。当地,文官阶级组织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都受到限制。当然,如果你很有天才,受过良好教育,动机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天才     
佚名 《人才瞭望》2010,(7):76-76
他一直被认为是标准的“天才”。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副教授.这让他的遗传基因得天独厚。 2岁时.他能口齿伶俐地背诵不少唐诗宋词,《大学》和《论语》的相当一部分也能背得像模像样。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贵的资产是人.松下幸之助说过:"松下电器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设备."人"赢",企业才能"赢",人才能"赢". 企业根本的错误就在于只相信天才的人、非凡的人、无所不能的人.其实,我们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人,即使你认为找到了,也无法留住这样的人.我们不能一味地招聘新员工,合格的新员工是很难招到的,即使招到了所谓合格的,到企业也有一个漫长的磨合和锻炼过程:且新员工最不具有稳定性,流动频繁,可能不满半年、一年就走人了,而对于企业来说,增加了成熟员工流失的风险,也容易失去老员工时企业的忠心.  相似文献   

16.
牛顿有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肩膀上的缘故。”许多人都以为,这只是天才牛顿的自谦之辞,殊不知,牛顿透过自己的谦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学会接力思维,有助事业成功。所谓接力思维,是指在认识某个问题时,要首先弄清楚人在该问题上的思维层次和认识水平,然后,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思维信息以及自己所擅长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批判、革新,从而推进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这样一个过程。古人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时代都为个人的成长与成功提供了不同的思维信息和认识工具,关键是个人能否充分认识、改造和利用这些条件。接力思维,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7.
一次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胡扯,谈及创新性国家这个话题,我随口说道,没听说过奴才有创造性的。有人不服,认为我看不起奴才,有种族歧视(严格说应该是族群)之嫌。可我还是坚持己见,在这个世界上,做奴隶的,如果碰巧是个能工巧匠,碰巧有条件,也许能有创造性,但是一般我们说的奴才,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一般我们所说的奴才,都是指家里的下人、仆人。这样的人,就是有创意,也无非表现在如何揩油、如何买菜买贱报贵上什么的。这一点,晚清和民国在华的外国人,印象特别深。  相似文献   

18.
低年段的古诗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对某件事感兴趣了,那就会有动力去把这件事做好。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一下古诗。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我们学校就做的比较好,一到两天,教师就教授一首古诗,每天的语文课上课预备铃声响了以后,就会安排学生背一到两首古诗,我认为这样日积月累的话,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古诗,而且还会对它们慢慢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成家 《人才开发》2011,(6):37-39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眼里呈现着不同的蒙代尔。有人认为他是"怪杰",有人称他为"天才";有人感到他落拓不羁、甚至行事有些荒唐,有人则认定他是旷世罕见的世界一流经济学家。其实,这正是罗伯特·蒙代尔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19岁时,我认为没有什么能侈伤害到我,我认为自己是无敌的,从来没有意识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我没有想过有什么会危及我的生命,从未想过会发生灾难,总是假定不管怎样我都是与众不同的。当然,也有人提醒过我,我却没有在意。直到我发现自己迷失在水下一个重达22000吨的沉船里,将要无法呼吸时,我才彻底清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