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样性皮损、易渗出,皮肤粗糙变厚、境界清楚,有明显瘙痒、血痂,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中医里,"湿疮"的概念等同于湿疹,认为或因先天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  相似文献   

2.
周治 《老人世界》2013,(9):52-52
胃痛,中医称为胃脘痛,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等;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气逆犯胃;再者是饮食、劳倦等因素久伤脾胃,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寒。下面介绍一组针对胃痛的食疗方。但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认为,长口疮是饮食所伤、食积胃热,或外感邪热、虚火上炎导致的。患者可将适量黄柏皮切丝,浸入醋液中,取浸渍液含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帮助口疮缓解。本方最早记载于唐代孟诜所著《食疗本草》。方中,黄柏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良药,尤善清泄肾经相火、下焦及膀胱湿热,与善清上焦湿热的黄芩、善清中焦湿热的黄连齐名。其味苦性寒,入肾、膀胱经,可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等症状。明代著作《医学入门》一书  相似文献   

4.
脾胃阳虚的主要表现是:脘腹有不同程度的冷痛或冷感,口多清唾,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大便稀薄或泻下稀水,小便如常,舌淡苔白,脉搏较弱。脾胃阳虚可发生以下四种情况:(1)平素消化吸收功能较差,且不耐寒凉;(2)过食瓜果和冰棍、冷饮等生冷饮食者;(3)过度服用苦寒药物,致使脾胃阳气受损者;(4)因避暑贪图凉爽,或冷天疏于腹部保暖,而使脘腹受凉者。以上病情大多见于体质较弱的人。脾胃阳气可以保持其正常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脂肪肝属“肝痞(癖)”范畴,与痰、湿、瘀密切相关。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肆意饮酒、多卧少动而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肝脾血瘀,甚则日久化热伤阴。病性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病位在肝、脾二脏。笔者临床将脂肪肝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困脾、湿热中阻、气滞血瘀四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每获良效,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09,(15):40-40
胆囊炎、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两者往往互为因果,又同时存在,所以合并叙述。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胆是“中清之腑”,耐于肝,与肝互相表里。胆的机能以通降下行为顺,肝气疏泄。凡是精神因素、饮食不节以及中焦湿热或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影响肝脏的疏泄和胆腑的通降功能,使胆汁排泄不畅,胆汁郁结,肝郁生火,湿热交蒸,日积月累,久经煎熬,结成砂石,不通则痛;湿热熏蒸,胆汁逆溢肌肤而发黄;气血郁滞,热积不散则化脓,而成胆囊炎。  相似文献   

7.
正中耳炎是指发生在中耳部位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临床以耳痛、耳道流水和听力下降、耳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风寒、风热乘毒侵袭,循经上犯,与气血搏结;或表证未解,传于肝胆,郁而化热,湿热内生,日久成毒所致。在此推荐一个方子,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肝经湿热型,症见耳内疼痛渐重或跳痛、疼痛向头部放散、流脓后疼痛减轻、耳鸣声粗、听力障碍等。  相似文献   

8.
正尿路结石是泌尿科常见疾病之一,不但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还可导致肾积水、肾功能不全,严重时危及生命。90%的尿路结石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症状。该病属中医"石淋"范畴,其病机主要是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受损、积湿生热,湿热久蕴下焦,继而形成尿路结石。症状多见尿中夹有砂石、排尿时尿道疼痛、  相似文献   

9.
雅琴 《女性天地》2013,(1):54-54
节日期间,饮食作息较平日多不规律,各大医院里的常客多是生病或者发生意外伤害的儿童。掌握哪些防“恐”术,可以帮孩子们安全应对节日“毒”害呢?  相似文献   

10.
正尿道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结石病,大多数来自肾或膀胱。本病属中医"砂淋""石淋""血淋"等范畴,多由于过食肥甘厚腻,以致湿热积于下焦,尿中沉浊物累积,久成结石。治疗以利尿、通淋、排石为主。在此推荐一款清除尿道结石的药方。具体为: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每日分3次温服,每日1剂。方中,玉米须味甘,性平,归肝、肾、膀胱经,能利水通淋、利胆退黄、下乳;  相似文献   

11.
正十几年前,我患了结肠炎,肚脐下经常扭痛,吃药总不见好。我按照老朋友告诉的方法,找了些鱼腥草,洗净舂细,空腹生吃,每天2次,每次10克左右,忌吃猪油和肥肉。一个月后,肚子不痛了。后来,我随时把鱼腥草当菜吃,七八年来没有复发。点评:结肠炎多是由于湿热毒邪蕴积肠道所致,而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可用来治疗结肠炎。但鱼腥草性寒,不属于湿热毒聚肠道者慎用。  相似文献   

12.
正打嗝虽说是一个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是在某些场合不免让人既无奈又尴尬。引起呃逆的原因很多,大部分与饮食有关,特别是过食生冷食物后容易发生。胃寒呃逆的主要症状为呃声沉缓、得热呃减、遇寒则甚、胸膈及胃脘不舒、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等。根据寒者温之、逆者降之的治疗原则,可将丁香6克,柿蒂、高良姜、刀豆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相似文献   

13.
名医问诊     
名医问诊编辑同志:要保证身体健康,除了注意休息、饮食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陕西汉中明日明日朋友:你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要把头发、指甲和皮肤当做营养状况的温度计。头发脱落或质地改变,指甲易断或没有生气的皮肤说明你饮食不良或是出现...  相似文献   

14.
王真权 《老年人》2010,(11):55-55
大便干结或便秘容易诱发肛肠疾病。饮食合理,可保持大便通畅,能预防肛肠病的发生,也可减轻症状。所以,肛肠科患者的饮食调理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胃肠痉挛属中医的胃脘痛、腹痛病范畴,常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腹部受凉等而诱发,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疼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多可自行缓解,亦可反复发作。我在行医当中,每遇有此病患者,便施以推背疗法,皆获良效。此法简单易行,非医务人员亦可操作,特介绍如下:  患者俯卧床上,不要枕头,头偏向一侧,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床头,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患者背上部,手掌与背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运至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由上向下暴发性推出,使患者背部皮肤肌肉在一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至…  相似文献   

16.
一种化整为零的无定时进食方法,被人们称作“放牧式”饮食法,近年来为国外老年人所倡导、奉行,并认为是最健康长寿的饮食方法之一。 从胃、肠的消化来看,这种少吃多餐的饮食方法,可大大地促进胃、肠的蠕动,同时又不至于因过饱而让胃、肠负担过重,并可保证血流的畅通,让血液中的血糖、血脂乃至所有的养分都不会急剧下降或升高,可有效预防“富贵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北方 《老年世界》2008,(12):40-40
腹泻.是胃肠疾病中一个很常见的症状,俗称拉肚子。不论男女老幼都可能有过这种经历。春夏之交时节。医院的门诊、急诊病人中,因饮食不当或饮食不洁导致的急性腹泻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一些腹泻病人甚至需要住院治疗.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饭后或平时上腹部撑胀饱满不适,嗳气不畅,与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有密切关系。首先要从源头做起,吃饭时要心平气和,别贪食油腻、生冷食物。要细嚼慢咽,吃七成饱为宜。有三个方子供使用:1.食积腹胀可用萝卜籽30克,炒黄,打碎,煮水喝。2.橘子皮切丝6克、玫瑰花3克,加开水冲泡当饮料喝,可消除胀气。3.有胃肠湿热,常有口苦、口黏、苔厚腻、大便不爽等症的患者,可用丝瓜叶4~5片,  相似文献   

19.
抗疫实践孕育了抗疫精神。尊重科学作为构成抗疫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推动我们战胜疫情的"着力点",也是我们赢得抗疫斗争胜利的"关键点"。在抗疫过程中,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疫情,用科学精神与疫情斗争,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抗疫斗争的各方面、各领域、全过程。主要表现在:领在科学,旗帜领航,扬抗疫之帆;控在科学,决策指挥,攻抗疫难关;治在科学,病患治疗,避抗疫险滩;防在科学,技术攻关,破抗疫藩篱;管在科学,社会治理,稳抗疫成效;扬在科学,彰中国精神,显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倡科学饮食,需要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在人们的日常食物中,有些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作用。由于在饮食(烹调)中食物搭配不当,易导致副作用或中毒反应(慢性过程),影响人体消化吸收食物营养,甚至产生疾病,危害健康。因此,在后面几期的养生栏目中,我们将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类、果品类、肉蛋禽类,水产品类、调料饮料类的搭配禁忌和人们习以为常的某些错误饮食观念,旨在引导广大读者走出饮食误区,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