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on 《现代交际》2009,(2):I0003-I0003
前段在热的《奋斗》进述了一群“80后”的爱情与事业、快乐与迷茫,剧中几位“80后”的爱情与事业、快乐与迷茫,剧中几位“80后”更是把搞怪、折腾进行到底,而他们(她们)突显自我个性和时代特点的造型则成为该剧又一大点,现在,就跟随我们,一一为你解析。  相似文献   

2.
《伴侣(A版)》2013,(11):47-47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享受此刻拥有”这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似乎也是一部分80后爱情观的真实写照。很多年轻人跟着当下的感觉走,活在当下,享受爱情的每分每秒。他们可以一瞬间就爱得死去活来,但又能很快就分手当作不认识。“闪婚”、“闪离”已经成为80后的代名词。80后恋爱结婚已经不像60、70那样单纯,80后的婚姻掺假太严重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愿能引发我们共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时韵 《现代交际》2011,(11):5-6
“80后”辅导员遇上“90后”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新挑战。“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和认知上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80后”辅导员自身素质有其优势和弱点,他们在工作中要扬长避短,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创新的工作方式谱写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入访谈,对19名“80后”青少年对“80后”现象的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一些学者研究中社会媒体和家长、老师对“80后”青少年更多持负面、否定评价相比,“80后”青少年对自身评价更为积极明朗,他们对社会及一些媒体对“80后”青少年的看法表示否定。对“80后”青少年持积极肯定态度。他们对“80后”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认为“80后”可以分为“85前”和“85后”。“85前”与上一代价值观念更为趋同,而“85后”更符合社会和媒体所描述的青少年特点。“80后”既有突出的优点,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改革开放特定的时代环境造就了“80后”的一代,他们既有相对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方式,也存在着特有的精神的困惑和心理的压力。“80后”绝对不是垮掉的一代,而且时代的发展也不是一代不如一代,“8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  相似文献   

5.
王卓识 《现代交际》2013,(10):23-25
本文从概念化对英语“good”和汉字“好”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了西方人和中国人在认知角度上是有共性的,但因认知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他们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享受此刻拥有”这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似乎也是一部分80后爱情观的真实写照。很多年轻人跟着当下的感觉走,活在当下,享受爱情的每分每秒。他们可以一瞬间就爱得死去活来,但又能很快就分手当作不认识。“闪婚”、“闪离”已经成为80后的代名词。80后恋爱结婚已经不像60、70那样单纯,80后的婚姻掺假太严重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愿能引发我们共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80后”以父母的角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是我们发现在他们成立的家庭中.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常常被其他群体所替代,特别是被孩子的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所替代,这种角色替代现象已经普遍存在,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80后”父母的角色替代现象的产生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无论是“80后”、“80后”的父母还是社会,都应认识到这种现象存在的客观性,也应采取有效方法以规避此现象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0后非主流”的出现是随着“90后”自身文化特质的不断展现,以及他们与“80后”的文化话语权的论争而逐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的。它遭到“80后”甚至是更老几代人的批判,被定义为娇纵、冲动、不懂事,甚至是胆大妄为的形象,但是“90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探寻却乏人问津。  相似文献   

9.
步入e时代,网络“恶搞”逐渐走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又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外来的“恶搞”在本土生根的背景可归结为技术的推动等四个原因。大学生群体在舒缓精神压力、对有时代感的东西和新技术好奇、追求和想要参与社会讨论等心理因素下被网络“恶搞”文化“吸引”。这种新兴文化形式一方面能够给大学生群体减压,给他们提供创新思考的新维度和新技术,并且满足他们作为准社会成员想要参与社会问题讨论话语权的需要,但与此同时网络“恶搞”文化由于缺少规范、品质参差不齐可能导致大学生群体形成不正确价值观和影响他们接受正统的学院式教育的合理内容等方面.大学生群体自身要更加理性的对待这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后,“80后”服务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热情,改变了我曾一度加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0,(26):24-26
在中国,80后(指1980~1989年出生的人)正好是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一代人,随着他们逐渐进入而立之年。我国迎来了“421“家庭模式——两个青年男女结合成一个家庭,上要赡养四位老人,下要抚养一个孩子。8月下旬,媒体的一篇《调查称我国90%以上80后无法赡养父母》文章,把“421”家庭的养老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2.
人们把恃力气或利用不正当手法抢购物资以及车票、门票后高价出售而从中取利的人称为“黄牛”。在火车站售票室里,球赛现场大门外,是少不了“黄牛”的身影的。随着外汇市场的放开,在一些城市的角落里,出现了外汇“黑市”,这成了“黄牛党” 的又一栖息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开始在西方盛行的音乐类型,“摇滚”这一概念传入中国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直到1986年崔健在北京首开演唱会,才宣告摇滚在中国正式落户,而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开始在80后这一代作家身上显现出来。摇滚乐在80后作家作品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艺术、精神、命运方面,80后文学与摇滚乐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点。80后作家是80后这一代人的代表。80后文学与摇滚的诸多相似之处。正是80后生人受到的摇滚文化的影响。,对于这一代中国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发现并选择了摇滚精神作为反抗中国的权威主义文化的武器,并希望这种精神能带领他们走出青春的迷惑与无助。摇滚文化对于唤醒中国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自由精神有着独特的积极意义。并且它也同时促进了社会民主化、开放化、文化多元化、平等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孙玉占 《现代交际》2010,(10):78-78
唐诗宋词里炼字炼意的精品曾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出了万般自怜。“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一个词的最终敲定往往绞尽了诗人们的脑汁。动词、形容词是诗人炼字最爱,其实也有些诗人注重虚词的锤炼,“又”字就是其中之一。“又”《说文》:手也。后引中为“复,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动作的连续”,“表意义更进一层”等意义。而择用在诗词中,便有了丰富而微妙的情感韵味。本文通过品味几首诗来细腻地赏鉴“又”字的诗味精义。  相似文献   

15.
李林 《职业》2009,(7):26-27
一难:绩效难以衡量 彼得·德鲁克先生提出“知识员工管理”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就像大师预言的那样,在后工业化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欧美国家不约而同地遇到了这个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被“进口”到了高速发展的中国,但由于中西方政治文化的差异,知识员工管理问题在中国似乎又有新的变数,这就注定了我们既不能依靠“进口”管理者,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同行的方法,必须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摸索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桩有法律争议的“死亡之约”,这是一场有许多悬念的“悲情之恋”:田甜与男友因恋爱受阻而相约殉情自杀,男友死了。她被死神拒绝后却获罪被判处重刑。他们的恋爱观给人们留下了一串的沉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在用“忠实义务”来约束男人时,是否想到他们的“同居权”也应受到保护? 曾经经历过一个因禁锢情感而造成婚姻基础薄弱的年代,是否可以成为今天的男人“婚外寻情”的理由? 在一个依旧以男权为强势的社会里,在40%的人一生中都会出现一次婚外情的社会里,在法律并没有规定姘居有罪的社会里,怎样判定性错罪?做为弱者的女人如何寻求保护?又如何寻找情感上的平衡位置?——每一个话题沉寂后的复出都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包二奶”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法律不外乎人情”,但在我们为此组织的一次法律界人士的聚会中,讨论的范围却突破法律涉及了更多的情感和人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段全林 《职业时空》2008,4(7):134-135
一、尝试前的思考 让教师“参与课程研制”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培养新课程实施者的高等师范院校,我们不能把“参与课程研制”这一理念、这一准则仅停留在口号上或简单的知识的传授上,应该让他们在我们高校的课程中,在我们高校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亲手实践,以便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真正地“参与”中小学的“课程研制”。  相似文献   

19.
小组成立背景 5·12地震给灾区青少年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自我意识强,追求独立而又不得不依赖于父母,自尊心强但又不够成熟,感情丰富却又非常情绪化,其困难与需求也具有特殊性。为了给青少年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符合青少年群体需求的服务,我们在“儿童友好家园”实习期间,针对灾区青少年开展了“阳光下的我们”青少年成长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20.
空间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而“前后”的空间隐喻认知却少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英汉“前后”空间隐喻认知的共性,描述英汉空间隐喻认知共性的表现,这包括两个特点:一个是空间隐喻的普遍性;另一个是空间隐喻转换的整体规律性。从而得出结论英汉“前后”空间隐喻认知共性存在很多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