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代青年研究》2010,(2):F0004-F0004
<正>《当代青年研究》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宗旨,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是青年研究理论探索的阵地和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同青年理论工作者一道,为我国青年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青年研究的史学范式与理论图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历史中发现青年和在青年中发现历史,对于青年的历史研究以及一般青年研究,都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引入现代史学研究范式,综合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理论路径,是克服青年研究缺乏对历史的必要关注和理解的理论缺憾的比较现实的选择。青年史的重建是青年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在青年研究中强调历史观点和方法的运用,进而形成一种关于青年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建构青年研究的新的理论图景和展示青年的历史画卷,担当起青年研究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则是更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年研究》2010,(7):F0004-F0004
<正>《当代青年研究》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宗旨,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是青年研究理论探索的阵地和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同青年理论工作者一道,为我国青年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遵循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编排规范,进一步提高来稿编排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年研究》2010,(6):F0004-F0004
<正>《当代青年研究》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宗旨,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是青年研究理论探索的阵地和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同青年理论工作者一道,为我国青年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遵循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编排规范,进一步提高来稿编排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年研究》2010,(1):F0004-F0004
<正>《当代青年研究》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宗旨,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是青年研究理论探索的阵地和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同青年理论工作者一道,为我国青年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遵循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编排规范,进一步提高来稿编排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研究》2010,(3):F0004-F0004
<正>《当代青年研究》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宗旨,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是青年研究理论探索的阵地和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同青年理论工作者一道,为我国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研究》2010,(4):F0004-F0004
<正>《当代青年研究》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宗旨,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是青年研究理论探索的阵地和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同青年理论工作者一道,为我国  相似文献   

8.
一、青年文化研究的必然性在我国,科学地研究青年,也就是将青年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理论研究的历史较短,七十年代末期以前,青年研究只是一般性的工作研究,而且主要偏重于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七十年代末期以后,随着青年问题的普遍化和尖锐化(当时的青年问题有:“民主”青年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年就业问题、青年信仰危机问题、知青返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青年研究》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主办的研究青少年问题的学术刊物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办刊宗旨,以青年研究理论、前沿意识为特色,关注青年发展、青年文化、青少年心理、青年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坚持高质量的学术品位,是中国青年研究探索的坚实阵地和平台。感谢新老渎者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欢迎投稿和订阅本刊。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当代青年研究》2007,(7):F0004-F0004
《当代青年研究》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宗旨,以其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是青年研究理论探索的阵地和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同青年理论工作者一道,为我国青年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此,诚征青少年研究类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青年研究的日益发展,定量研究的数据模型不足以呈现和解释当下纷繁复杂的青年现象,而文学领域中的叙事凭借自身的实践价值逐渐走近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视野。青年研究的叙事转向为读懂青年、走进青年提供一条认识、理解以及研究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青年研究的叙事转向内在地含有三个维度,分别是青年研究视角从"问题本位"转向"青年本位",青年研究范式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青年研究关系从"主体与客体"转向"主体间性",这三个维度中叙事转向问题及其现实的实践路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思维问题依然是青年研究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它涉及如何理解并应答青年及与青年相关的问题,而这又将直接影响青年学术发展与青年工作实践。在多学科跨视域研究中,群体思维、生活世界思维、场域思维和圈子思维等四种理论研究思维对于探索青年及与青年相关的问题、顺应以青年为本的青年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们昭示了青年研究思维方式的本应内涵:首先是怎样想——置身多元文化视域;其次是想什么——关注青年个性与发展;再次是做什么——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最后是如何做——架构青年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青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纳入西方学者研究的对象,随着青年研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种种关于青年的理论模型。了解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青年研究事业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本文按照西方青年研究大体发展逻辑,简介青年文化学和青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一、青年文化学理论青年文化学是把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文化人类学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旨在指示青年亚文化发生发展并起作用的规律。首先用文化人类学观点对青年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主题:青年发展与发展青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如果说20世纪青年研究主题是“青年教育”,21世纪青年研究主题则将扩展至“青年发展”。研究青年发展,首先应研究影响青年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维度取向。新世纪青年的发展,不再像以往几代人,仅在某一维度追求发展。而是希望在三个维度(价值、技术、效用)上都得到发展。青年已从“边缘”走向“主流”;青年从成人“接受”转向对社会“反哺”。因此,要关注青年发展中的“新白领”与“后现代”现象。改善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强对未来的青年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青年研究与英美的文化研究在学科与路径问题上的相似性.而在梳理西方青年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的研究实践和理论观点探讨青年研究的学科和路径问题.认为伯明翰学派在英美的青年文化研究领域成就最为卓越,得益于反学科立场和独具特色的研究路径.提出青年研究的核心是再现青年现实.而清醒的问题意识、坚实的学理基础和恰当的研究路径,是研究者进入青年的生活和思想世界而真实、可靠地再现青年现实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代青年研究》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研究所主办的研究青少年问题的学术刊物。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办刊宗旨,以青年研究理论、前沿意识为特色,关注青年发展、青年文化、青少年心理、青年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坚持高质量的学术品位,是中国青年研究探索的坚实阵地和平台。感谢新老读者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17.
一、罗马尼亚青年研究机构概况罗马尼亚青年研究中心是唯一全国性的青年研究机构,成立于1968年9月。该中心在管理上属团中央领导。由于罗马尼亚政府设有青年部,由团中央第一书记兼任青年部部长,因此从法律上讲,该中心是青年部下属的一个机构。这使它与罗马尼亚社会政治科学院和其他独立的研究机构并行。罗马尼亚青年研究中心负有协调全国青年研究的责任,既包括中央的研究、工作部门,也包括指导各地的青年研究活动。在中央,如社会学研究所要研究青年的问题必须与之联系,申报研究内容,以便统一规划。该中心如需研究青年犯罪问题,公安部必须送上全部有关材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青年发展从社会空间的视阈进行系统研究还几近空白。从当代青年发展的现状来看,其社会空间挤压已经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困境。青年发展研究向社会空间视阈转向,研究青年发展社会空间挤压的生成逻辑和主要特征,重新审视青年群体社会空间和整个社会空间的结构关系,再构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新秩序是青年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大课题。因此,要不断探索和建构促进青年群体科学发展的社会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保障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代青年研究》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研究青少年问题的学术刊物。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办刊宗旨,以青年研究理论、前沿意识为特色,关注青年发展、青年文化、青少年心理、青年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坚持高质量的学术品位,是中国青年研究探索的坚实阵地和平台。感谢新老读者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青年研究》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研究青少年问题的学术刊物。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研究青年、发现青年、发展青年"的办刊宗旨,以青年研究理论、前沿意识为特色,关注青年发展、青年文化、青少年心理、青年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坚持高质量的学术品位,是中国青年研究探索的坚实阵地和平台。感谢新老读者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