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评价一样,较多定位在泰勒(Tyler)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上。本文在回顾学生素质评价模式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素质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基于自我完善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基于自我完善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以大学生个人档案为依据,依靠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金的支持,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进行独立评价,从而提高大学生教育方案和激励措施的针对性.以达到大举生综合素盾提高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夏妮 《职业时空》2008,4(8):61-61
一、素质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使人的身心、潜能得到最优化的组合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强调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最终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把外语作为一种得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高校公共选修课价值偏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惜勤  聂慧  魏银霞 《职业时空》2008,4(10):198-199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信息量的激增剧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多门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公共选修课通过其广泛性和灵活性,能够及时地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永吉 《现代交际》2010,(10):213-213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素质评价的现状,指出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围绕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使大学生的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能够有机的结合,对大学生能力发展有导航的作用,真正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邱霓 《职业时空》2009,5(7):102-104
通过分析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指出存在的弊端,提出以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学科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改革的依据,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革新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编写实践课程教材、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我国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教育机制还存在着固步自封、难以突破等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应该在充分认识我国教育机制存在弊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些优良的教育方式,大胆改革,为培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而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如今高校考试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一套完备的适应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的考试和评价体系对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时下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高校需要努力实现考试评价体系向多元化、实践化转换,健全考试制度和监管机制,使得高校考试制度真正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适应,最终达到高校考试对于学生的能力检测、引导和培养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静 《职业》2009,(23)
创新,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振兴与进步的灵魂.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时代课题和任务.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会计教学中,创新教育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又了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素质主要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把创新素质教育融入到化学教育中,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学,培养适应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必须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开放性,让学生个性飞扬。开放性具体体现在教学情境、课堂问题设计、作业设计、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师应从这些方面充分地体现开放性,从而更好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 一、教学情境要体现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杨振国 《职业时空》2009,5(11):80-82
基于培养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公共关系学教学应从教材、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手段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其一,精选教材,编写教学资料;其二,要以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和提高学生公关能力为重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其三,创新考试手段,对学生的形象、素质、能力进行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在方案的具体设计中,始终突出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特征,同时强调英语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通过有效评价机制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诊断,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了解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实现高职英语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解梅  段兴利  陈红 《职业时空》2010,6(6):108-109
人文素质课程是适应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目前,我国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相关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普体课程设置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目前急需的教学改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要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其中身体健康是本。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经过整理分析及论证,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建立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学生健康素质的教育,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袁睿泽 《公关世界》2024,(4):127-129
本文通过分析“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策略的改革与创新方法,通过对教材、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然后着重提出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其中强调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实践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共同作用下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在传统方式与项目式共同结合的思路下,用多种维度的数据更加全面地评价反映学生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对高职学生更好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基本情况入手,着重探讨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的培养机制,以促使大学生村官一到岗就能胜任工作,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霞晖  周玉明  黄卫良 《职业》2013,(30):51-5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形成数据,根据调查数据,得到企业最关注的职业素质要素,即专业技能、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企业对大部分学生满意的是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食品行业职业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创业平台、大学生创新项目、和谐校园、公共选修课程群等方法。加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重要。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成长经历、学习模式和专业方面的特殊性使其个性心理也与其它院校学生有很大不同。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工作环境、能力素质要求也不一样,为了全面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不断提高艺术院校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才能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进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艺术生。本文对艺术院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专业既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学术内涵,又有强烈的应用背景,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文章以通信电子类专业为例,探讨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总结出一套满足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英语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它渗透到教学中。本文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