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扬州四所高校457名大学生,利用自编的“大学生消费状况问卷”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消费的各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呈现以下特点:独生子女的消费层次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以生存消费为主,且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针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进行合理的消费教育:家长要区分孩子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本不仅起着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还隐含了政治、社会以及道德价值观念等信息。这些隐藏在英语课本中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英语课本中的性格刻板印象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中一年级外研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中的第二单元,找出其中所含的刻板信息,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找出隐含的一些关于性别的负面的刻板印象对学生造成的潜在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意见以减弱该方面所产生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3.
残疾污名是针对残疾人负面的刻板印象而引发的偏见和歧视,其消极影响渗透残疾人个人生活和社会参与的诸多方面。现有研究对其成因的解释越来越注重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公众污名和自我感知污名是污名测量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方法以外显态度测量和内隐社会认知方法为主。当下残疾污名干预的研究主要围绕增加群际接触来改变公众对残疾群体的偏见,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改变个体自我认知,通过融合教育塑造包容、共享的社会文化三个方面来进行。未来研究可以围绕污名影响的保护机制、残疾人内化污名的差异、残疾污名测量的优化、污名干预效果的评估及干预方式的改进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大众媒介新闻报道中的独生子女形象进行了系统解读。结果表明,大众媒介新闻报道中的独生子女主要是一种负面形象。通过将相关调查统计结果与媒介建构的形象进行比较,本研究发现当前大众媒介所建构的独生子女形象与独生子女在社会中的客观表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论文进一步对媒介新闻的形成方式、叙事逻辑和所用材料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大众媒介对独生子女的形象建构存在着明显的妖魔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政府通过大力整顿使传销的活动空间步步紧缩,但无法回避的是,传销仍能借助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地方语境中的话术操弄而产生新的变种以吸纳“招商对象”,其成员主要以青年人员为主。基于对青年人员陷入传销的过程分析发现,传销组织主要通过布局邀约、自我范畴化、内群吸引等方式诱导青年加入,群体范畴身份的激活使得他们习得传销内部刻板化印象和行为以抵制社会污名,而内群规范的遵从则让青年为实现理想生活方式的转变而走向杀熟。抑制传销不仅需要外在司法的强制涉入,同时还要深入社会肌体内部,引导当代青年群体对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规范的积极评价,通过“再范畴化”帮助他们摆脱因感知曲解所形成的消极社会认同,避免资本逻辑和唯利益取向对青年群体价值观和日常行动策略形成“裹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1980年至2011年收录的有关独生子女教育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研究主要分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对比研究和针对独生子女群体进行的教育研究两大类型。对比研究中,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是否存在差异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结论.大多数研究结果倾向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各有优势和劣势。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上。研究结果认为独生子女的很多问题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家庭、学校各方面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因此。在制定教育对策时需要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发挥其优势,纠正教育误区。对独生子女教育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成为解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现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万伟 《现代妇女》2014,(4):299-299
地域刻板印象(Regional 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某一地区人群的一种概括而且固定的看法。本研究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使用ST-IAT实验范式对湖北人九头鸟地域刻板印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域被试对九头鸟的内隐刻板印象都比较消极;男性较女性对九头鸟持更消极态度,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富二代"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使社会大众对"富二代"群体产生了刻板印象,炫富、飙车、打人成为和谐、经济的良性运行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本研究通过借助相关理论基础,对"富二代"炫富行为进行客观分析,进而从加强"富二代"教育和塑造良好社会风气角度提出引导"富二代"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姚巍 《现代交际》2012,(1):236-237
自发特质推理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主要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对其的影响。文章就自发特质推理中的性别刻板效应的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主要通过它对自发特质推理的阻碍作用体现出来,而没有体现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开始陆续进入老年期,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的新趋势,社会正逐步进入“独子养老”时代。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等部门预测,从2013年起,上海市新增老龄人口中80%以上将为独生子女父母。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伙伴群体内的人际交往的紧密程度,即伙伴成员相互联系和人际吸引的深浅强弱,是体现伙伴群体内部状态的重要指标。刻画独生子女伙伴群体内部人际交往紧密程度的方法有多种,我们选取信息与情感沟通、互助行为期待、人际吸引这三个主要因素为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的照顾与养育是城市家庭面临的重要事务。在强调相互影响的“双向模型”理论导引下,将中国城市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养育过程还原到跨代育儿的家庭系统之中,《多重照顾》由此给读者呈现了儿童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能动性,展示了他们与由父辈、祖辈共同构成的跨代育儿组合的互动过程,用丰富的经验数据揭示了跨代育儿组合内部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双向模型”、“跨代育儿组合”等理论性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独生子女养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变迁的大众媒介,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解读和传播也日益达成一个共识,如“70后”、“80后”、“90后”等一系列代表代际差异的名词划分,使得代际问题从社会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学术议题。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代际问题的提出、代际特征个性和共性的描述等方面,而代际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探讨,将是今后研究中需要不断完善的部分。研究发现,“80后”被试在外显和内隐态度上出现了分离,被试在外显报告中表现出了对“90后”的积极偏好的显著倾向,在IAT实验中对“70后”的评价要比“90后”更加积极.由此为积极情境线索的反刻板印象想象实验提供了可以降低被试内隐代际刻板印象的IAT效应理论依据。分析代际刻板现象的形成机制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青年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增进代际间的理解和沟通,消除代际刻板印象和偏见,从而构建有利于青年身心发展的包容性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重视“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计划生育年鉴数据,1979年全国第一批领证的独生子女人数总计约650万,此后每年按类似的比例递增,直到2003年总量达到80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3%。由此可以预计,未来十年,随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出生,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新家庭将很快超过千万。为此,2003年我们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进行了“独生父母现象”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独生父母”的婚恋生活为:恋爱更早、观念更开放、经济上依赖性更强、家庭结构以三代同堂为主。本调查中的独生父母群体中,核心家庭远未取代传统家庭。“独生父母”的生育观念为:养育孩子的价值取向上,个人取向胜过传统功利取向;生育意愿上,两人孩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家庭是潜在的风险家庭。现代社会生存系统性风险,可能造成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因疾病或意外伤害而死亡。此种情况一旦发生,这类家庭稳定的“三角结构”就被彻底打破,家庭就会陷入“失独”的被动尴尬困境,独生子女家庭就成了“失独家庭”。失独家庭的形成,既有计划生育基本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心理学的视角透视《非诚勿扰》节目及其走红背后包含的诸多社会心理根源:当代大众的自我认同焦虑;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固着;社会转型时期,“80后”的情感守望;受信息噪声影响的社会人际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7.
“失独”描述的是一个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由于疾病或意外等原因死亡,而父母丧失生育能力并且没有另外收养子女的状况。当代中国的失独现象与失独问题近年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有专家估计未来中国即将迎来近千万失独家庭,失独问题业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年发展,2000年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1亿多的独生子女就意味着有1亿多个独生子女家庭和1亿多对即将进入老年期的父母。怎样给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老,成为一个摆在社会面前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袁梦 《公关世界》2023,(8):79-81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的变化,家庭中开始出现二胎、三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开始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1]本文通过案例报告的形式,探讨一名非独生子女学生因家庭关系紧张以及校园矛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非独生子女职校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应对策略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周斌 《职业》2014,(19):65-67
今年3月以来,全国出现了“单独二胎”新政启动的小高潮。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1个省份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新政。“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未来将有可能每年拉动中国0.2%的GDP,同时改善独生子女带来的社会问题。既然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大事,又有明文政策规定,职工和用人单位都很关注,如何保障由此涉及的劳动者权益?本文从政策法律方面试作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