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政治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和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众传媒于其"喉舌"功能之外,还应发挥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功能.将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事实上的单向传播(灌输)模式,使双向对称传播真正得以落实,从而真正成为公民与政府、政权政治与政权外政治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民主的内在复合结构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式民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构成了中国式民主的内在复合结构,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式民主得以形成的基本经验。这同时决定了中国式民主的战略选择,即进一步以民主政治建设为核心,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机复合。  相似文献   

3.
围绕协商民主的可行性,西方协商民主论者及其批判者针对协商民主的内涵特征、协商民主得以运行的条件与基础、协商民主的目标与实质、协商民主得以展开的范围与领域、协商民主与代议制的关系、协商民主面临的难题与挑战等细节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审视协商民主理论及其论争,对于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协商民主大有裨益,尤其对于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和思考中国协商民主进路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就目前中国的政治发展而言,要使协商民主成为更具实质性民主意义的新型民主形态,当下重点应该从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育协作型公民社会三个主要方面来夯实协商民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表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内涵。基于传播的物质属性、对话属性、共享属性,自媒体平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传播与构建过程中扮演着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意义诠释的对话场域、政治影响的放大器和扩音器的重要角色。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通过自媒体传播培养公众政治心理、形塑价值秩序、协调平衡秩序而生成。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媒介化重构了自媒体平台中的政治话语秩序,使其适应网络传播规律,逐渐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目标、政治愿景与政治期待。自媒体传播在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秩序中,通过发挥话语的身份功能、关系功能、观念功能,强化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认同、维护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稳定、塑造了国家政治安全。自媒体传播由此促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民主政治稳定和政治社会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了政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不断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民主化启动和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内在规定性及其领导属性的逻辑延伸和自然结晶,并通过共产党领导而得以充分彰显。随着世界民主化潮流衰退及我国民主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只有进一步改革共产党领导体制,才能加强共产党领导,保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有效展开并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6.
民主制度的运行依赖于公众的政治参与。参与民主理论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异化而导致的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危机而得以产生的。在坚持中国宪法结构所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参与民主理论与制度,能够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有效保障公民的人权和尊严,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证成政治统治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主张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实现了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巨大进步,逐渐走上了民主、自由、平等和解放的道路。不论是从这场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与传播,还是民主行为的养成,新的政治关系的建立等各个方面来看,辛亥革命应该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伟大开端。  相似文献   

8.
跳出民主的西方话语中心论,中国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探索,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启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社会先发优势,垄断民主的解释权、评价标准、议题设置,形成民主的国际话语霸权。与此同时,由于西式民主实践的异化、理论的固化以及民主价值的虚假性,致使西式民主遭遇失实、失效、失信的话语叙事危机,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在国际传播场域迎来新的话语机遇期。比较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在价值优越性、实践优势性、话语优质性上实现了对西式民主话语的多重超越。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比较优势,需从提振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国际自信、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国际话语体系、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国际传播着手,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网络协商是协商民主在新时期的重要实现形式,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政治参与"近似地"实践协商民主的理想。鉴于网络协商民主中参与主体身份的开放、地位的平等、话语权的开放及网络本身的即时性等特征,公民参政的途径得以扩大,参政的热情和能力得以提高,这些都有助于我国的公民参政逐步走向成熟,并最终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对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对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比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当前,需要在理论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在思想上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在实践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人民民主发展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共识。但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民主,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党情下,党内民主建设在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①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②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③党内民主建设有助于中国政治稳定发展。认清党内民主建设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魏源作为中国从中世纪走向近代这一关键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其反帝爱国思想、政治变革思想、发展商品经济的主张以及倾慕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无疑启迪着近代国人积极探索“启蒙、救亡、自强”为主题的近代化道路;而国人自办报刊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报刊舆论积极传播西方民主政治,宣扬反帝爱国、政治变革以及发展商品经济等主张,无疑是对先贤魏源思想传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民主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它的形成有着自身特有的逻辑线索,这些逻辑线索深刻地蕴含在中国传统民主思想发展的内在导向中,蕴含在西方民主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历史影响中,更蕴含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指导和根本取向中。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形成正是中国传统民主思想内在影响、西方民主主义思潮历史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决定性影响三者综合作用、逻辑递进的结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顺应历史潮流,并沿着特定的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的。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挥网络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网络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传播、培育、提升等功用,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利用网络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应注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渐进性,应尽可能消除或缩小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可以说是对西方传统民主模式的反思和修正.协商民主的当代复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及多维价值.政治平等、能力平等和社会自由仅仅是协商民主论者站在西方现实民主的基础上,从公民个体进入协商的视角得出的协商得以有效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结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在根本意义上,有效运行的宪政和积极负责的公民社会才是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制度性保障)和社会条件(社会支撑).中西协商民主发展的不同理路决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只能是:通过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协作型公民社会的培育不断夯实民主基础,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拓展新领域,创建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两大基本方针.在寻求法治化的过程中,民主对法治的基础性作用逐渐清晰地凸现出来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民主为良法提供了保障,为守法提供了前提条件,为法治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沃土.因此实现法治必须要先发展民主.特别是在中国语境下,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更要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只有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为法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法治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庚款留美”学者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庚款留美”学者积极介绍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思想,批判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教育、科技的进步,而且在传播现代民主思潮、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也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传播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大众传播史的梳理和研究,认为"传播即政治"的命题在中国大众传播史的视阈下显著呈现。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生态始终融合在政治生态中,各个时期的政治结构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底层结构,其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是当时政治活动的一种反映。中国大众传播史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诠释着"民主""专制""新知""启蒙""解放""革命"等政治核心话语。具体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和演进是在"民主"和"专制"两种框架的碰撞下演绎叠进的;在社会制度交割的关键时期大众传播媒介总是扮演着"新知""启蒙"与"解放"的工具之角色;其在历史发展的多数时期作为"阶级斗争"工具而存在;目前正在经历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媒介革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论坛舆论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指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一个基本方向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展基层民主。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舆论管理手段在网络舆论管理的失效使网络舆论管理近乎真空。文章针对现有网络舆论的主要阵地网络论坛,利用现有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舆论中的主体和传播的信息进行分析,将网络中众多的舆论传播主体纳入舆论管理中,并对网络舆论传播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从而实现网络舆论的真正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所以选择人民政协这一表现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本质的应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够保证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人民政协切实履行职能,而人民政协切实履行职能则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