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瑛 《殷都学刊》2004,(1):78-81
何景明《大复集》的版本主要有三种 :明嘉靖三年刻本、嘉靖三十七年刻本和万历五年刻本。王重民先生曾对嘉靖三十七年刻《大复集》三十七卷本及万历五年刻三十八卷本提出疑问。其实出现不同的原因是编纂人的指导思想有别造成的 ,并无删削或残缺  相似文献   

2.
郭朴     
郭朴,字质夫,号东野先生。明代安阳人。生于正德六年(1511),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5),谥文简。嘉靖十四年(1555)进士。嘉靖、隆庆之际,官至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称“阁老”,郭朴被人称为“郭阁老”。  相似文献   

3.
陈士元,字心叔,明湖广应城(今湖北应城)人,生于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卒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1].士元天资卓迈,学识渊博,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进士及第,并在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官滦州知州.  相似文献   

4.
<正> 海瑞,海南琼山人,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生于正德八年十二月廿七日(1514年1月22日).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举人后,历任福建南平县教谕,淳安、兴国知县,户部、兵部主事,尚宝司司丞,大理寺右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提督着黄,隆庆三年(1568年)六月擢升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粮储巡抚应天十府,在任九月,便被解职乡居.闲居十六年后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一月再度出山,被任命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赴任途中改任南京中部右侍郎,直至万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587年11月13日)卒于南京任上.享年75岁.死后谥忠介.一生经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这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孙应鏊,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卫人,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二十五年 (1546)乡试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春闱成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补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迁四川右参政。隆庆元年(1567),擢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后因事罢归。万历元年(1573),复起故官抚郧阳,万历二年入为大理卿,五年晋户部右侍郎,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逾二年,以病告退。万历十三年,起用刑部右侍郎,晋南工部尚书。十五年(1587)病卒,年仅五十九岁。万历三十年(1602)赠太子太保,赐谥文恭。  相似文献   

6.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隆庆年间(1567—1572年)入阁,万历初年(1573—1582年)起任内阁首辅。他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挽救明朝的危机,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张居正变法是和王安石变法齐名的。下面试就这一事件作一些粗浅的论述。一、张居正变法的历史背景张居正一生经历了明中叶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社会矛盾空前严重的时期。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7.
孙应鳌,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今凯里市炉山镇)人,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卒于万历十二年(1584),王阳明的三传弟子,曾做过当朝国子监的祭酒,亦曾效仿吕楠整饬国子监.  相似文献   

8.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正月。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试进士,唱名第二。历任翰林院编修、左春坊中允等职。熹宗继位,又迁左庶子,充日讲官,拜詹事府少詹事,加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后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在明清辽东战争中,他两次督师,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整顿边务,招抚辽  相似文献   

9.
汪道昆,生于1925年,卒于1593年,享年69岁。嘉靖26年(1547)23岁的汪道昆以第三甲107名中进士,改字伯五。是年12月出任浙江义乌县县令。汪道昆才华横溢,性情耿直,一路职位高升。曾任南京工部主事.兵部职方司主事,武库司员外郎,襄阳知府.福建按察副使、与戚继光抗倭有功,升福建巡抚。嘉靖45年(1556)6月,因宦官弹劾,自福建巡抚罢归。  相似文献   

10.
简述李之藻的治学观及其西学图籍王力军李之藻,字振之,又字我存,号凉阉居士,存园寄叟等。明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嘉靖44年(1565)生,万历26年(1598)中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崇祯3年(1630)去世,享年66年。李之藻中生致力于播引西学,...  相似文献   

11.
关于澳门开埠的确切时间,迄今仍是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概括起来共有七种,即嘉靖八年、嘉靖十四年、嘉靖三十年、嘉靖三十二年、嘉靖三十六年、隆庆初及万历中等。本文根据中外文献原始记载,对各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辨,并得出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应是澳门正式开埠的时间,郭《广东通志》嘉靖三十二年之说很可能是“三十三年”刊刻之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则是葡萄牙大批从浪白移居澳门之年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与<水浒传>的早期传播有一定关联.现存文献揭示,嘉靖初年的一批著名文人学士是<水浒传>的最早评论者,也是<水浒传>的早期传播者,<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之说有文献依据.明末人张丑所著录的文征明小楷古本<水浒传>可以肯定在万历年间流传过,但是否为文征明手书却难以断定.即使确系文征明手书,也不可能是其20岁至30岁时所书,甚至不可能是其嘉靖二年做翰林待诏之前所书,而只可能是其嘉靖五年致仕后所书.由于其致仕后赋闲家居33年,晚年仍能书写蝇头小楷,故这一时段的任何时期他都可能用小楷书写<水浒传>.这一信息就<水浒传>的早期传播而言,意义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千顷堂书目》载明代修有五部广西通志,今仅存嘉靖与万历年间修的两部。《(万历)广西通志》的修纂是由广西巡抚戴燿在其任中授命苏濬编纂而成的。该志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修成,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杨芳主持刊行,体裁以志为主,分为二十一个门类,从类目设计、小序和后论的运用以及材料的遴选等方面,均体现了"驭夷"的地方政治需要。在内容上,该志亦注重掌故,广采文献,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华独一无二的“八脚牌楼”——歙县许国石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解放街和打箍井街的十字路口,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1584年)。又名“大学士牌坊”。1988年,许国石坊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国石坊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坊主许国是歙县人,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  相似文献   

15.
何乔远,字稚孝,号匪莪,福建晋江人。生于嘉靖三十七(1558),卒于崇祯四年十二月(1632)。父何炯(?—1582),官至靖江县教谕。颇精地方文献的研究,辑有《清源文献》十八卷,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书》拟目有此书。一何乔远好诗亦喜爱史书。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亲自教诲下,“博综经史子集、文选、唐诗”,尤“工古文词”。故而,少年时代的何乔远“慨然以儒者自命”。万历四年(1576),何乔远与兄何乔迁同登乡榜。次年,归娶。以后十年间,他主要在家乡赋诗结论,和乔迁、杨文恪、陈及卿、李世祯、黄克晦,有“温陵五子”之称。  相似文献   

16.
明朝戕杀臣僚如草芥。熊廷弼就是被冤杀用封疆大臣之一。熊延弼(1569—1625年),字飞百,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万历进士。他曾三次主持辽东军务,在抗击后金的斗争中功绩卓著。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首次巡按辽东。他刚正秉直,不畏权贵,勇于弹  相似文献   

17.
田澍 《学术月刊》2012,(6):147-154
明朝中后期的改革不是始于传统所认为的万历初年,而是始于嘉靖时期,因为永乐之后的正德、嘉靖之际出现了由大礼议而引起的明朝最彻底的一次人事更迭。新君嘉靖皇帝与"大礼新贵"张璁等人组成了全新的人事格局,开启了明朝真正的改革,对百余年的弊政进行了尽可能的革新。而隆庆、万历之际政局的演变,仅仅是一般性的皇位更迭,并未出现政局的巨变。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尽可能效法嘉靖革新,以遵循成宪和综核名实为主要施政特点。一方面,在嘉靖革新基础上有部分的推进,如一条鞭法的推广和推行考成法等;另一方面,对一些重大难题无力作为,如沙汰生员和裁减宗室禄俸等。只有以此为视角,才能认清张居正对嘉靖革新的效法与继承。也只有如此,才能有理由说张居正是明代改革家。  相似文献   

18.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沙市)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隆庆六年神宗即位后,出任内阁首辅。万历元年至十年间(1573——1582),他发动并主持了一场震撼朝野的政治改革,挽救了明朝的危局,赢得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被誉为“救时宰相”。他所创行的考成法,既是他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的起点,同时又是它的高峰。研究张居正的考成法,是研究和把握张居正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考成法的由来和内容张居正的考成法是在明代考察官吏制度混乱不堪、弊端丛生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19.
袁崇焕,字元素,又字自如,广西藤县白马圩人,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公元1584年(明万历12年4月28日)。他从小奋发读书。1597年(万历25年)应藤县试补弟子员,入学后,更加勤奋。1606年(万历34年)到桂林乡试,名列前茅。1619年(万历47年)去北京会试。当时辽东经略杨镐统兵二十四万抗清失败,(清当时的国号是“金”,史称“后金”,本文为了前后名称统一,故一律称清),朝廷急  相似文献   

20.
明代浙江湖州府岘山结文学社团的现象颇多,前后继踵.在几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从正德年间的"苕溪五隐"社到万历年间的"岘山逸老社",文学活动绵延不绝.从正德到嘉靖末年(1508-1566),以刘麟为中心,形成了从"苕溪五隐"社到"岘山逸老社"的演进过程.刘麟等人去世以后,岘山社或有中断,但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后,许孚远薪火相传,复举岘山社集.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理学思想和丰富的风格,与前后七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