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德育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促进学生的发展来实现德育自身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此,必须通过构建主体参与式的高校德育立体网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探讨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义,并以此审视德育的理念及探讨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一本质和核心要求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视野来思考高校德育的改进,应依据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发展新理念。祭紧围绕培育德育主体这个目标,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维护学生的德育主体利益,促进和实现德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要求.在高校德育中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努力更新德育工作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完善机制,建设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创造健康德育氛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审视德育工作,赋予德育工作新的内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化德育为先意识,创新高校德育建设的内容和手段,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造就和培育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大学生群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我国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它将随着社会实践和发展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从语义学与复杂系统理论角度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基本性质与内容,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德育意义,分析了它对大学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大学德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我国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高校发展的重大机遇。高校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形成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服务社会、发展特色的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论述了德育创新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认为德育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主体(人)的需要,一切服务于主体性道德人格(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中的发展伦理,其核心应当是注重和强调发展的市场经济伦理,同时它要根据中国西部的实际吸收中西发展伦理的一般研究成果,并对西部传统伦理进行优化改造,从而达到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2.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思路是 :人才辈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之本 ;创新乃企业可持续发展之源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魂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保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区域银行结构、股份制银行产权及治理结构约束和西部经济初始条件的讨论,认为在区域(西部)发展中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绩效会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产权改造和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人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分析 ,指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发展 ,必须将加强人的能力建设、开发人的潜力放在城镇发展的核心位置 ,并从观念更新、制度创新、环境培育、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建成及人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和管理机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点,发展人性化的科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建国以来产业布局政策不断演变的历史 ,分析了现阶段产业格局现状和趋势 ,从产业政策角度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倾斜”产业布局政策对实现全民族的经济腾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是西部地区及西部民族发展的需要 ,更是推动和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复兴中华民族的内在需求。回顾历代开发西部的实践活动及其经验教训 ,深入分析西部地区自身的特点 ,可以看出 ,西部开发是立体的开发 ;西部开发与西部民族的发展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 ,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相结合 ,使之在互动中发展 ,是推动整个西部地区及西部民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的配置使用和开发 ,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强弱和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源概念入手 ,分析了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结合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以宏大的历史尺度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他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总纲领.马克思通过劳动性质、财富尺度和自由时间这三个基本维度,不仅从"自由个性"、"自由劳动"与"自由时间"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人和社会互动生成的社会历史机制,而且从"实体"与"主体"相统一的角度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本原.  相似文献   

20.
文化建设包括核心价值建设与生态群落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建设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个"理性化"的价值基础,这个"理性"包括功利计算的理性和思维方法,也包括社会行为从欲望向伦理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还为当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文化楷模,它作为中国文化转型的微观试验将对中西文化的融合、现代与传统的交汇等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提供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