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个性的下属,常是指那些有棱有角、个性较强、不大好驾驭的人.这些人由于具有某一方面的能力或优势,往往不太驯服,容易与领导"较劲",甚至偶尔给领导制造点"麻烦",令领导颇感棘手.如何驾驭有个性的下属,扬其长、避其短,使他们服从管理、听从召唤、为我所用,是摆在领导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驾驭有棱角的下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单位,最令领导者头疼的人是有棱角的下属.这些人大多数工作积极肯干,有一定才能,但说话生硬,办事死板,人际关系差,往往会使单位发生小"地震".单位领导若能很好地驾驭他们,并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特长,将有利于单位的稳定和发展,提高自己的领导魅力.驾驭有棱角的下属,以下几点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3.
领导从来不是领导者向下属发号施令影响下属的单向过程,而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交换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下属的需求、价值观、个性特质和能力等状况会或强或弱、或明或暗、或积极或消极地左右着领导者手中权力的运用. 一、下属的盲从、逢迎和依赖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重要促成因素 安弗莎妮·纳哈雯蒂的权力腐败循环理论认为,私欲膨胀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开端,而导致领导者私欲膨胀的除了个人因素和组织结构因素外,还有来自下属的因素. 首先是顺从型下属.顺从型下属被罗伯特·凯利看作是“积极的但却没有任何批评精神的依赖者”,是领导者的“应声虫”(yes people).他们缺乏独立性,唯命是从.只要是上级命令,无论是否违反组织原则和规范,他们都毫不犹豫立即去执行.他们行为的动机并不复杂:可能出于对领导者手中权力尤其是强制权和奖酬权的畏惧或期待;可能因为卑躬屈膝和自我轻视的个性倾向,也可能为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避免与领导发生冲突.无论哪种情况,他们的总是服从让领导者产生“服从的幻觉”——相信自己总是英明正确的,否则下属为什么总是没有异议地服从呢?于是,领导者变得飘飘然而逐渐自我膨胀,滋生并不断强化自我特殊性的意识,越来越轻视下属,从心底认为他们无能并进而无视他们的参与权,直至无视组织规范,大权独揽,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4.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却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有些时候言谈举止甚至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容易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或部门的整体战斗力,最终对事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如何领导强势下属,是领导干部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细观察:怎样逞"强"强势下属往往会在有意或  相似文献   

5.
正一是降低领导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是因为领导的高度天然比下属高,要领导降低高度,无异于要领导削足适履。二是提高下属的高度。这是最正确的做法,但要防范一不小心高度超过了领导,那无异于自寻死路。三是把长不高的下属弄走。对于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下属,与其把领导气疯,不如趁早把他们弄走,这叫作"不换思想就换人"。四是把高个子领导弄走。或者领导被赶走,要么下属更有能耐,要么下属抱成团一致对上,要么强龙  相似文献   

6.
能否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领导自身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领导安排下属一项任务,由于这个下属是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对工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领导在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上欠妥,以致在接受任务时表现得有点不大恭敬。偏偏这位领导年轻气盛,最后和下属拍桌子动板凳地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领导是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即自己的下属去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要想顺利完成这个过程,领导者不仅要领导听话的下属,更要学会领导因自以为是而不听话的下属.  相似文献   

8.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言行举止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的整体战斗力,对事业造成极大损害。怎样驾驭比自己更强势的下属,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肖玉冰 《领导科学》2002,(15):14-15
领导要树威信,下属也爱"面子",这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是双边的、对等的.这里所说的给下属一点"面子",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一味的退让,也不是无视下属的错误而护短,而是当下属身处矛盾的焦点、陷入被动的困境、工作出现偏差时,领导能体谅下属的苦衷、宽宥下属的过失,伸手解围"救场".  相似文献   

10.
"领导不讲理"虽是一种笑谈,但也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言外之意就是:在一个部门或单位,领导一定要有绝对的权威,自己说的哪怕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下属也必须坚决去做,在自己辖区内绝不允许有不同声音,否则,就要采取相应措施"统一意志".  相似文献   

11.
苏洁  阚卫华 《决策》2007,(10):52-53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它是领导干部自身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新时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较多议论的一个问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说,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公众面前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2.
汇报情况"六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下属,经常向领导汇报看法,提供信息,反映一些情况,相互之间沟通一下思想,这是很正常的.有时,领导也少不了找一些下属谈谈心,了解了解情况,这也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那么,下属如何向领导汇报和反映情况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13.
"黄金分割"亦称"最佳分割".领导讲话中的"黄金分割",是指对讲话时机、内容、长短、风格等度的把握问题.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由于目前领导工作中普遍存有下属和群众怕领导讲话的现象.怕什么呢?一怕长.讲起话来,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自己还兴致十足,全然不顾听众的兴趣如何.二怕读.讲话稿每每由秘书写好,自己到时照本宣科,"替秘书讲话".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和下属长期相处,下属对其处世态度、行事风格、工作方法、脾气性格等都了如指掌,就可能导致下属对其失去新鲜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审美疲劳".下属对领导者的"审美疲劳"会不同程度地削弱领导者的亲和力、号召力和单位的凝聚力.因此,领导者如何在下属面前保持恒久的人格魅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善待"逆才"     
所谓“逆才”,是指那些个性独特,桀骜不驯,敢给领导挑毛病、出难题,甚至对领导当面顶撞,让领导心意不快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这类人称为“逆才”,是因为他们多带“逆”性,常现“逆”态。具体地说,他们在思维上常取“逆”向,思考问题往往独辟蹊径,分析理解问题见解独到,并时常提出不同的意见;人格上多带“逆”性,因自身有一定才华,对自己认定的事情往往表现得比较固执、自负,甚至恃才傲物;行为上多见“逆”态,对领导的意见不时地“鸡蛋里挑骨头”,不完全信奉上级指示,不拘泥于领导安排,爱在工作中翻新花样、发挥创造。正因为这些“逆”性、“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领导价值观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研究识别了三种企业领导人灌输价值观的典型模式--强制式、制度驱动式和激励式,并检验了这三种灌输方式对下属认同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应用强制的方法灌输个人价值观,会导致下属"内化"程度的显著降低;制度驱动式和激励式的价值观灌输方式能导致下属的"认可"和"内化".另外,本研究也比较了企业创始人与非创始人型领导在价值观传递过程中的差别.本文讨论了所发现的有意义的结论,也探讨了相应的研究局限性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无个性不可交,文无个性不可读。选编《领导科学》杂志,阅文万千,最怕的是虚与应付、言不由衷、空洞浮泛、没有个性的文章。文章的个性源自新颖的见解、深邃的思想、广博的知识、透彻的理论、独特的体验以及生动感人的情趣和富有创意的表达。读者喜欢有个性的文章,我们期待领导干部更多的个性化写作。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相似文献   

18.
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领导的话,在下属面前应该是有号召力的。在领导与下属关系和谐的环境中,工作有干头,顺心;心结有人解,顺气;任务有人领,顺意。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不是这样。有的领导与下属之间非但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反而产生了很大的离心力,关系很别扭:下属不愿见领导、不肯听话、不想做事,甚至避而远之。下属一旦产生了离心力,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作为领导干部,不妨从以下“六心”入手,化解下属的离心力。双向沟通多交心。有些下属之所以与领导产生离心力,主要缘于领导不注意、…  相似文献   

19.
今日的社会现状向未来领袖们敲响了警钟:员工对公司缺乏应有的忠诚度,对应而言,公司也缺少对雇员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在市场环境下,那类惯于猖狂放肆、冷酷无情的领导者会发现,如同他们下属萎靡不振的士气一样,他们"撕咬攻击"、 "坚持死撑"的哲学观将一去不复返. 随着组织精简,最终什么类型的人会成为领袖?是那种心态沮丧、像操控纸牌那样控制着意志消沉的员工的领导,还是那些以愿景、原则、价值观为导向,善于建立信任释放员工能量和创造力的人作为领导?答案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正"问题下属"主要指的是在思想品德、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有严重缺点或非主流倾向的下属。近年来,随着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元,各个组织或单位"问题下属"的人数不断增多,其表现也五花八门:有的不合群,不爱交际;有的个性强,爱和同事与领导"顶牛";有的工作懒惰、懈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倚仗某种背景,无视单位规章和组织纪律;有的倚老卖老,破罐子破摔,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有的心机重,自私自利;有的以单位存在的某些问题为把柄,要挟领导,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