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教到这些学生的时侯,我就对他们说:“我没打算做一个好老师,但是我想做一个好人.” 在中考之后,有同学问我以后打算干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继续教下去吧,教你们上瘾了,呵呵……” 后来,又有些同学那么问我.我也毫不犹豫地重复着那样的回答.听了我的回答,同学们的反应好像都是一样的:微笑地瞪着我,默默地不说话,似乎不太相信我的说法. 其实,我自己也不解,怎么突然间冒出个那样的说法,是不是在潜意识里我早就这么想了呢?然而就是现在冷静地想来,我依然不喜欢教书.但是,我很喜欢那些学生.我会不会因为喜欢学生而喜欢教书呢?就像学生一样,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他所教的那门学科,进而喜欢上读书.  相似文献   

2.
英语成绩在学生中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中考的时候都能游刃有余,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退休后更应该是精神的解放,“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着了,而且可以忘记年龄而活着,又怎能忍耐度日?每年一度,高中的几个同学都要来我的寓居之所看看,也是贾母情怀,怜贫惜老,慰问一番。今年又增加了一个当了企业家(也是我们班的唯一一个企业家)的同学。他看到我移居山里,诧异不已:“都这个岁数了,还折腾啥呀,能忍就忍得了呗。”好心,好愿望。我笑笑无以回答,好像也不必回答。  相似文献   

4.
笑话     
正我不过去了我们班的一个女孩在后排戴着耳机听音乐,所以说话的声音很大,她对同桌说:"老师过来了你告诉我一声。"这句话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听到了,老师也不例外。老师看看那名同学,说:"我不过去了!"丘比特之箭儿子好奇地问我:"爸爸,你初恋的时候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5.
网友来信: 我和老公峰是大学同学,我们都是彼此的初恋,我很珍惜我们的这份感情. 历经坎坷,我们毕业后在一个城市安定了下来.但因为没有钱,我们连婚礼都没有办,在我怀孕五个月的时候才匆忙去领了证.在他老家住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出来自己住了,就连生孩子也是在外面租房子.婆婆一家人就打了几个电话问问,都没有人来照顾我.现在孩子已经一岁十个月了,一直由我一个人带.自从辞职回来待产、生孩子、带孩子,我一直没有去上班,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孩子,我妈妈身体又不好,我只能毫无怨言一个人带着孩子.  相似文献   

6.
吴飞在即将下班时跑进了我的办公室,见左右无人,就不再顾及我们职位上的差别:“头儿,有一件事需要你亲自出马才能摆平,我试了三次都没有,认输了!”作为这家保险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我是轻易不会亲自由马的,除非有大客户集体投保。但对于吴飞则不同,他和我是大学同学,是哥儿们,是一块地进入这家保险公司的。我正想以上司加同学的身份训他几句,不料地反应敏捷,甩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说:“等下次我请客时喝醉了,你再给我高谈阔论,现在办正经事要紧。”原来吴飞的一个客户投了人身保险,在结婚前夕不幸遇车祸身亡。他写的受益…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一起度过了四年求学生涯的同窗们都背起行囊开始更长远的人生旅途。和每位同学告别时,我都一直在重复:“以后可以来珠海找我,我去做农村社会工作了。”农村社会对于我们社工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也谈不上熟悉。在初学社会工作时,我们就学习过“我国最初的社会工作是在20世纪初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都是我们课堂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1978年之恋     
王陆 《中外书摘》2006,(3):56-57
1978年,我十八岁,考到辽宁师范学院(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入学那天,下小雪,我戴着小瓜皮解放帽,想找中文系的楼。我看到有一个包着破头巾的妇女在我前面走,我就先喊她一声阿姨,问她知不知道中文系的楼怎么走。她说她也在找中文系,她也是新生。我俩就一块儿签字报到,一块儿走进教室。我俩同班,我俩差十四岁。后来我一直叫她孟大姐。她是班里最大的,是一个母亲,我是班里最小的,是一个中学生。在我俩中间的同学是各种年龄各种职业,下乡知青最多,工人其次,还有卖水果的、修理自行车的和军人。我们的第一堂课是英语,一个刚从俄语系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教了我们八个字母,从A到H。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字母旁边标上汉字,跟老师很努力地读。课间休息的时候,很多男同学都聚在一起卷旱烟抽,走廊和教室里是乌烟瘴气,满耳粗话和尖锐的话。在宿舍也是一样。那时我很愿意挤在他们堆里,听他们讲。在他们中间,我什么都不如他们。记得教我们鲁迅课的张老师开玩笑说:这里哪像大学?这里就像工农革命讲习所。那时我们都渴望了解文明的东西,伟大的文学是一个,自由的思想是另一个。我非常幸运,我什么都不懂,但我能和这些比我年长的比我有思想的青年们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1978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坐在大学课堂里。  相似文献   

9.
一天,正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对我说:“爸爸,我们班好多同学从星期一到星期天都在上‘兴趣班’!”我问他:“你愿意吗?”“我才不愿意呢!那样不是没有玩的时间了吗?而且压力也太大了”,儿子不无成熟感地跟我说。我很诧异:上幼儿园的儿子都知道“压力”何谓了!  相似文献   

10.
《女性天地》2014,(7):53-53
薇薇:你好,偶然问看到你的信箱,鼓起勇气写这封邮件给你。我是一名大二女生,从大—入学起就喜欢上了我们系里的一个男生。他长得非常帅气,个子一米八几,学习成绩很好,为人也很低调,对同学也特别友善,总之我每次一看到他就感到心砰砰地跳,周围的世界都变得不真实起来。我真的很喜欢他,很想向他表白,连做梦都想成为他的女朋友,哪怕一天的时间也好,可是我又不敢行动,因为我们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1.
Q:女儿出生后,我们就带她进城了。我们夫妻都做快递,辛辛苦苦在城里买房、买车。女儿一直很开朗,成绩也很好。但前不久,10岁女儿突然责怪我们不该来城里。她觉得我们太辛苦,也为我们是快递员而感到自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A:你让我想起了一则小新闻。一个孩子的妈妈是环卫工人,一天,她和同学一起经过妈妈扫大街的地方,同学嘲笑说她妈妈是扫垃圾的,她却义正言辞地说:"如果没有我妈妈扫垃圾,你们怎么能走在这么干净的大街上?"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家海姆·吉诺特说过:“我总结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我在课堂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加或减缓,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每个家庭的希望从老师这儿升起,每个家庭的变化也是从老师这儿开始的,我们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话都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改变一个家庭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周末,上大学的儿子一头;中进我房间里,对着我边哭边说:“妈,我真郁闷呀,昨晚我被一个同学骗去了手机。我几乎一晚都没有睡,你看我的脸色都是蜡黄的。”  相似文献   

14.
佚名 《金色年华》2011,(6):12-12
事多打打电话。我:知道了,最近忙呢,有时间再打。爸:什么时候的车?回头来接你。我:不用了,今天留在县城了,在同学家吃饭。妈:我做了一桌子的菜呢,咋又不回来了?我:难得回家,和同学聚聚嘛。妈:你也难得回家,我们半年才看到你一次啊。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擦着眼泪告别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十二班的同学,与妈妈一道去了美国。在美国上学,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美国和中国在学习上的差异。中国的中学生每一天都为中考和高考累得喘不过气来,而在美国,下午两点多就放学,我们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做喜欢的事,同时也不会耽误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上学时,我有一位同学,为人很实在,就是有个小毛病:即使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的事,也非要别人帮他。我在他下铺,因而成了他的“小支使”,不是让我拿这个,就是让我拿那个。心里不乐意吧,又碍于兄弟情面,不好意思驳他,反正也是举手之劳。可其他同学看不过去了,就商量着改改他这个毛病。为了不影响同学间的友情,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人每天“支使”他一次,但又不露痕迹。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他再也不让我们拿这拿那了,而我们也不再“支使”他了。可见,人际交往中,有很多事让你碍于情面难以拒绝。尤其对朋友、同事,往往因…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学好英语,邀游英语世界。很多同学想知道:高中英语到底该如何学?一、预习我发现那些英语成绩好的同学都有预习的习惯。对于自己老师的教学进度,同学们应该比较清楚,所以他们都会抽时间提前预习第二天的内容,这样可以使自己有心理准备,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难点在何处,听课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帮助自己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笑     
新同学 班上来了一个插班女生,她自我介绍:“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正当班上同学都称赞她的谦虚时,她突然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相似文献   

19.
一位女士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 真正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的。但是最近,我不这么认为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我这个不懂世故的蠢人幼稚的幻想而已─—相交了二十几年的朋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居然不肯伸出手来。 我和这个朋友是中学同学,在学校里关系就不错。后来各自参加了工作,虽然来往少了,但仍有联系。再后来,我们又相约一起上了“夜大”。又是四年同学,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后来,她的家庭发生了危机,为了离婚,她什么都没要,给自己来了个扫地出门。因为闹离婚她跟父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梦是一个人在睡眠状态下的创造性心理活动,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做梦吧!”我用了一句煽情的话语结束了心理学这一章节的讲授,准备开始下一章节的讲授。 “老师,我们在网上看过许多分析梦的文章,你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个梦?”有个学生问。 “行。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昨晚上做过的梦?”课堂上一时静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