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利川市民宗局一直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作为民族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力求抓紧抓好。根据恩施州民宗委《关于建设第一批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通知》,在全市分两批先后建设了三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一是柏杨镇栏堰村,二是毛坝乡五一村,三是凉务乡和平村。可以说,利川市民宗局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最大特点是:围绕团结进步,注重产业发展。1、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2002年,建始县委、县政府按照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具体要求,由县民宗局牵头,联合州直、县直有关部门在三里乡石牌村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试点。  相似文献   

3.
舍米湖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的西南方向,南接潇湘,北邻重庆,被称之为一脚踏三省之地。这是一个典型的土家山寨,寨内97%都是土家族,全村共六个村民小组,145户,636人。自古以来,土家族只有语言,却没有文字。在后来的记载中,许多地名就按照土家语的读音进行了标注,舍米湖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意思是阳光照耀的小山坡。  相似文献   

4.
如今燧人又再世,天福沼气梦成真。树茂了,山绿了,生态自然保护了……地处鄂西大山深处的巴东县野三关镇木龙垭村,近些年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阡陌纵横的沥青路,茂密葱茏的经济林,清新怡人的农家院,成为318国道边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5.
在莽莽武陵山区中,有一个凤凰迷恋的地方,她就是来凤。在来凤的西北边陲有一个古道、古庙、古院落遍布的村落,它就是三胡乡黄柏村。  相似文献   

6.
高罗小茅坡营村地处宣恩县南部,距县城45公里,离209国道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5个村民小组,124户470人,其中苗族44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95%。  相似文献   

7.
小茅坡营村以其湖北惟一保留和传承的苗族语言及习俗,引起全州全省的极大关注。该村由于地域偏僻,基础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8.
恩施市灯笼坝村距乡政府2公里,市中心21公里,辖区内有7个村民小组,4285人,1167户,现有耕地面积4048亩,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样板——恩施市唯一的省级文明村、小康村,一个交通便利的行政村。近几年来,该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民宗局挂帅,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在该村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9.
高乐山镇官坝村地处咸丰县东大门,与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接壤。距咸丰县城2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28个村民小组,1446户,5278人,耕地面积12378亩。土家、苗、汉、侗、彝五个民族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占69.74%,其中,土家族占38.92%、苗族占24.17%、侗族占6.56%。官坝村是恩施州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06年,被确定为湖北  相似文献   

10.
指导思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电脑农业示范村、民族小康村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村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建立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特色浓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利川市毛坝乡五二村,有8个村民小组,234户,849人,是利川市少数民族主要聚居村之一。茶叶是该村的主导产业,现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湖北省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民族工作部门的共同努力,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村建设经验在中部六省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进行交流发言,得到了国家民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彝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时代文化为视角,分析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罗里密村以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的个案,总结罗里密村在民生保障、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乡村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炼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的经验与启示,对新时代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日,在武汉市洪山礼堂,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民宗委联合开展的"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民族团结进步湖北行"新闻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湖北省人大副主任蒋大国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据她介绍,此次活动是湖北省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相似文献   

15.
踏着2006年残冬的积雪,记者迈进了黄家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村民彭道望的家。洁白的楼房,整齐的菜畦,葱茏的柑园无不显示出彭家的殷实与富足。这只是黄家坪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屋内厨房、洗浴、起居与现在城里相比毫不逊色,又着实让记者感到吃惊。这个村庄所发生的变化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给农民所带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利川市毛坝乡五一村,是2003年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宗委批准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近年来,利川市民宗局、毛坝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根据湖北省民宗委《关于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意见》中的“八条标准”,以茶叶支柱产业建设为依托,整体推进,将一个昔日的山旮  相似文献   

17.
在举国上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关注"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各种解决农民、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理论和模式层出不穷。作为集老、少、山、穷一体的恩施自治州,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更大的艰巨性和特殊性。但恩施州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没有等待天上掉馅饼,而是在不断的探索。恩施州民委系统倡导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便是恩施州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绽放的一朵思想之花,结出的一个希望之果。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恩施州民宗委坚持着眼大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以村为单位,开设民族政策直通车,把民族工作与…  相似文献   

18.
金秋十月,当全国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时,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也不例外,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10月2日,记者专程来到野三关镇石桥坪村实地采访。当我们走进这个群山环抱的  相似文献   

19.
"山民歌高亢嘹亮,民族服亮丽多彩,南曲韵味纯正,节目非常精彩!"2009年12月28日,湖北省民族乡镇"1+1"对口帮扶工作现场会暨省民宗委委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在宜昌召开,面对前来考察的省、市、州领导,白岩坪村农民艺术团以一台民族特色浓郁的歌舞,得到省县(市)民宗部门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金秋九月,收获时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在三湘大地掀起了一起新一轮热潮。本刊特推出本专题,从不同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