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平二年(195),长安一场私密的"小型朝会"正在进行.天子汉献帝坐在高位,下方的文武公卿,正有气无力地向他汇报工作. "陛下,关中大旱,百姓已断粮多日!"有臣子悲呼出声,打破了原本死气沉沉的气氛. 听了这话,有臣子站出来为天子解释:"陛下何尝不知百姓断粮?只是,这关中钱粮,尽在李贼手中,就连陛下的私库,也被此人给强行...  相似文献   

2.
田梦 《领导文萃》2009,(23):127-127
问题213:《宋稗类钞品行》记载,宋代名臣富弼出任枢密使时,宋英宗赵曙刚上台,随后将其父仁宗皇帝的遗留器物都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众臣领赏后告退,唯独留下富弼,特别赏赐他几件器物,富弼不接受这份额外的赏赐,赵曙有些奄高兴,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  相似文献   

3.
星云大师:自古以来,臣子嘴脸,千奇百怪,我归纳为“四种臣子”。 崇年先生:哪四种臣子? 星云大师:一是乱臣。乱臣又称奸臣、僭臣、贼臣。这种臣子不管大臣小臣,只有坏事,不会成事。自古以来.秦始皇的辅弼之臣赵高、唐玄宗的宰相杨国忠、宋高宗的宰辅秦桧、明崇祯的太监千岁魏忠贤,这些人都是瞒上欺下、一手遮天的乱臣,  相似文献   

4.
底色     
鲁国国君孟孙进山打猎,活捉了一只小鹿,让臣子秦西巴先送回宫中,供日后玩赏。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发现一只母鹿紧跟其后哀号,叫声十分凄惨。秦西巴心中不忍,便放了小鹿,自己因此被赶出宫门。一年后,孟孙要为太子找老师。许多臣子都来向孟孙推荐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直士”,历史上有一段精彩对白。魏明帝时,有人问楚郡太守袁安:“已故的内务大臣杨阜,难道不是忠臣吗?”袁安答:“像杨阜这样的臣子,只能称之为‘直士’,算不上忠臣。为什么说他是‘直士’呢?因为臣子如果发现君王的行为有不合规矩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使君王的过失传扬天下,只不过会给自己捞个耿直之士的名声,这不是忠臣应有的做法。已故的司空陈群就不是这样,他的学问人品样样都好。他和朝中的高级官员们在一起时,从来不讲皇帝的错误,只是私下给皇帝送了几十次奏折,指出皇帝哪些事情做错了,哪个缺点必须改,有批评,也有建…  相似文献   

6.
晏子,即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大夫,亦即宰相。晏子颇有治国才能,辅佐国君齐景公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家也较为富足。可晏子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却安于清贫。齐景公认为,晏子简朴的习性与他的官位太不相称,多次借故给他各种各样的赏赐,却都被晏子拒绝了,而且拒绝的理由很充分。  相似文献   

7.
吴淡如 《领导文萃》2010,(1):137-139
明英宗年间,北方最大的敌人就是蒙古。某次。一位蒙古的贵族名叫也先的率领大批兵马来犯。高估了自己能耐的明英宗,竟然接受了一位更天才的臣子王振“御驾亲征”的提议,结果,在土木堡这个地方遭蒙古人袭击,不但全军覆没。而且皇帝还被蒙古人俘虏了。  相似文献   

8.
何勇 《决策》2015,(1):89
逢年过节发放福利,在古代就已有传统,也不是今天才形成的规矩。古代公职人员的年终奖始于汉朝,是皇帝为巩固专制统治而给官员的赏赐。根据官职大小分三六九等。一般由朝廷统一从国库预算拨付,国家财政出钱,有时候甚至是皇帝亲自给宠臣发放红包。到了东汉时期以腊赐发放年终奖,魏晋时以卖公文废品做福利收入,唐朝和宋朝允许放高利贷做生意补足官员公差人员福利补贴,清朝则用荷包赏赐大臣  相似文献   

9.
河之洲     
臣子飞蛾有一位臣子,很受国王的宠幸,可臣子觉得还不够,希望能得到国王更多的宠幸。臣子去请教一位智者,智者告诉臣子说,要得到国王更多的宠幸,就要更近距离地接触国王,更深入地了解国王,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掌握他的好恶,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得到国王的宠幸。  相似文献   

10.
君臣之间     
周怀宗 《领导文萃》2007,(11):99-100
君臣之道,其实是人间最难。做臣子的太聪明了不行,所谓功高震主;做皇帝太聪明了也不行,所谓人至察则无徒。诸葛亮对幼主阿斗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所以最终遭阿斗忌惮,功败垂成。崇祯皇帝对臣子太讲规矩,明察秋毫,凡错必罚,所以最终众叛亲离。其中微妙,端的存乎一心。不过,倘能运用得好,必然成一代名君或千古名臣。  相似文献   

11.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2,(10):92-93
公元559年6月,陈武帝陈霸先去世。当时皇子陈昌被北周拘押在长安,名将侯安都等人便拥立陈霸先的侄子陈蒨做了皇帝,是为陈文帝。第二年,北周为了挑动陈朝内部的争斗,故意把陈昌送回陈朝。陈昌在回途中写了一封信给陈蒨,措辞很不谦虚,陈蒨看后一肚子不高兴。他把侯安都召来,故作平静地说:"太子就要回来了,我应该让位,另找一个藩国作为自己养老的地方。"侯安都急切地说:"自古以来哪有被替代的天子!我这个  相似文献   

12.
非常话语     
李异鸣 《领导文萃》2011,(19):91-91
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太后过寿,两湖地区各衙门张灯结彩,并唱新编的《爱国歌》以示庆祝。时在张之洞幕中的辜鸿铭对梁鼎芬说:“满街都在唱《爱国歌》,竟未闻有唱《爱民歌》。”梁鼎芬回答说:“那你就编出歌词来给大家唱吧!”辜鸿铭略一思索,便脱口而出:“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相似文献   

13.
正南朝宋张兴世,战功卓著,封征虏将军,官当得很大。朝廷因为他有功劳,也照顾他父亲,他父亲是个农民,朝廷给了这个农民一个待遇:给事中,即每月领一份"给事中"这样官职的薪水——过去朝廷封赏官员的家属亲戚,是明赏,这样高调赏赐一个有功之臣的家人,就为的是给天下人做榜样:你们也要这样好好做事,为朝廷立功,将来自己当大官不说,家人也能沾光。这样  相似文献   

14.
吏胥之害     
王学泰 《领导文萃》2010,(11):83-86
吏是“庶人之在官者” 古代社会能够担任官员的都是士大夫。先秦是贵族社会,天子、诸侯、大夫、士从身份上说是贵族;从职务上说,他们都是不同层级的社会管理人员,或说是官。他们世代相承,血缘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二文化     
付军 《领导文萃》2006,(8):86-88
记得小时候有句很流行的口号:打倒“孔老二”!孔老二是谁?孔子也!于是,从那时起,我就认定排行老二的都是坏人,理由很充分:孔老二孔老二,看到没,在家里肯定是排行老二!那时和弟弟打架,我会喊出一声很响亮的口号:“打倒付老二!”,弟弟就会闻之色变。长大后学习孔孟之道,细细一想,孔子的哲学不就是一种活生生的老二哲学吗?孔子用自己的政治理想给中国人设计了一种老二型社会:人人礼让,个个知趣,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孔子是万世先师,他的哲学,就是中国人的哲学。于是,许多中国人都成为老二哲学的忠实信徒:不当老大,甘当老二。臣子面对皇帝,要甘当…  相似文献   

16.
<正>《说苑-君道》中记载:有一天,齐景公宴请百官之后,同大家一起射箭取乐。每当景公射出一支箭,文武百官都会高声喝彩,即便脱靶,那些人也是"堂上唱善若出一口"。于是,景公便沉下脸,失望地叹息,扔掉了弓箭。事后,臣子弦章进来,景公对他说:"自晏子过世之后,十七年来没有人指出过我的过失。刚才射箭时,我脱靶了,那么多人竟然还一起喝彩!"弦章说:"这是各位臣子不贤的缘故,他们的才智不足以知道你的过失,勇气不足以触犯你的脾气。但是有一点,我听说‘国王喜好什么颜色,那么臣子就会穿那种颜色的服装;国王喜欢吃什么,那么臣子就会  相似文献   

17.
李世民与孙权熟谙慈之道,深得臣子爱戴长孙顺德是唐太宗长孙皇后的族叔,多有战功。高祖即位,拜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为薛国公。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长孙顺德与秦叔宝等参加了玄武门政变,为唐太宗即位立了大功。唐太宗登上皇位以后,特赐给长孙顺德宫女,长孙顺德也受到特别的允许,常在皇宫内住宿。但后来长孙顺德让自己的管家接受了别人赠绢,被人告发。照唐朝的法律,这要受到严重的处罚,而太宗不仅没有加以惩处,还在朝廷上当众赐绢数十匹,使他感到非常惭愧。  相似文献   

18.
田梦 《领导文萃》2009,(7):128-128
问题197: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统一北方,决定北上征服塞外的乌桓。这一举动十分危险,许多将领纷纷劝阻,但曹操还是率军出击,并取得了胜利。事后,曹操调查有哪些人不同意北伐计划,那些人认为要遭到曹操严惩了,个个十分害怕。不料,曹操却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并说:“北伐之事,当时确实十分冒险。虽然侥幸打胜了,是天意帮忙,但不可当作正常现象。各位的劝阻,是出于万全之计,所以要奖赏,我希望大家以后要更加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你若作为领导者,读罢此故事,有何感想?请谈谈。  相似文献   

19.
温特 《决策与信息》2006,(11):73-74
纵观世界政坛,许多国家的-政要都有自己宠爱的“幸运物”,他们相信这些物件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帮自已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20.
美侨 《决策与信息》2005,(10):73-73
北齐后主高纬,幼颇善良,长好文学。即位之初,亦有料事之明。他曾作“无愁曲”,自弹瑟琶唱之,侍从和之者以百计。一时称为“无愁天子”。然而这个“无愁天子”骄傲放纵,奢侈暴虐,使得百姓愁苦,终致国灭身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